《清明》诗英译中的人称指示语对比分析

2017-07-06 18:33王艳
牡丹 2017年15期
关键词:路上行人酒家人称

王艳

古詩英译中人称指示语的翻译是一个十分微妙的过程。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语用预设来分析《清明》诗的不同英译版本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阐明人称指示语在古诗英译中的妙处。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璀璨文明的象征,诗人往往仅用寥寥数字便勾勒出一幅活灵活现的意境。由于中文重意合,加之中国古诗受其自身格律的影响,一般将人称代词隐匿,而英语本身是形合性语言,句子当中人称代词频繁可见。译者要再现原诗的主旨和情趣,并且保证译文结构合理、句式流畅、符合译入语读者的习惯,都必须在准确理解原诗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用预设分析,把握好翻译过程中人称指示语的运用。根据列文森(Levinson,1983)的归纳,目前语用学的研究主要包括指示语、会话含义、预设、言语行为和会话结构五个方面。本文将结合语用学中的人称指示语和语用预设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不同《清明》英译版本中的人称指示语的用法。

一、语用预设和人称指示语

根据著名语用学者何自然教授的定义,语用预设,也称“前提”(assumption),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预设同时也是一种语用推论,根据实际的语言结构意义,以逻辑概念、语义、语境等为基础,从而推断出话语的先决条件。由此可以表明,听话人可能误解说话人的意图。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使目的语读者和原语读者能够对文本达到大致相同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容易产生误解,而在古诗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更可能误解原文作者。语用预设和翻译关系密切,对原文预设的处理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

中国古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语言特点、文化特征决定了诗歌的翻译过程的难度可见一般。诗歌的翻译是一个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再到目的语的过程。这就更加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除了在逻辑语义上理解文字的含义,还要结合诗人话语的具体语境来把握全文,将其中隐含的语用预设再现。其中,人称指示语的翻译极为重要。作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指示语在语言结构上反映了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人称指示语,即谈话双方用话语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语言系统中的代词是典型的人称指示语,但是人们不能简单地将语法上的代词概念等同于语用上的人称指示语。何自然将人称指示语分为三类:第一人称指示,包括说话人;第二人称指示,包括听话人;第三人称指示,既不包括说话人,也不包括听话人。在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准确的增添和运用人称指示语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指示语的指示信息包括指示词语在话语中的指称和含义,它同语用预设有很大的关系。语用预设不是固定不变的,指示语的指称和含义也就随着不同的语用预设做出不同的判断。所以就古诗翻译而言,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译者能够准确再现原诗的语用预设,处理好人称指示语是十分关键的环节。这与读者能否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和情感息息相关。

二、《清明》英译本中人称指示语的对比分析

杜牧所作《清明》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用诗的语言记录了中国人代代实践的清明风俗惯制。诗的原文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诗作者寓情于景,描述了一幅时间、地点、人物皆俱全的画面。译者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在语境中,将隐含的语用预设意义理解出来。笔者在此做出以下分析: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道出了事件发生的时间:清明节;此时的天气情况:细雨绵绵。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诗中人物“行人”,在此译者必须明白此处的预设信息,对此时诗人杜牧的情况有所了解。他本该家人团聚,上坟祭扫,却在异乡(池州)刺史任上,孑然一人,不免思乡情切,心中凄苦。诗人是行人中的一员还是旁观者?“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指出诗人要在附近找个酒家,歇息、饮酒、消愁。借问酒家的动作发出者是谁呢?在翻译时,译者也要明白此处的预设信息,巧妙使用人称指示语。最后一句中“牧童”回答了“行人”的问题,为其指明了方向,不远处的村子里杏花簇簇,坐落着一家酒馆。

这首诗歌现已有多种英译版本,接下来笔者将就三个版本中的人称指示语进行对比分析。笔者在此抄录了译本:

(一)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版本

It drizzles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

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

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二)蔡廷干英译版本

The rain falls thick and fast on All Souls'Day,

The men and women sadly move along the way.

They ask where wineshops can be found or where to rest,

And there the herdboy's fingers Almond-Town suggest.

(三)许渊冲英译版本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mid apricot flowers.

译文(一)的意思是:在春天的雨季,细雨没完没了地下着,沿途的行人面露阴沉悲伤。我问牧童哪儿有酒馆,他指着一个坐落在杏花之间遥远的小村庄。第三句中译者用“I”第一人称来作为原文“借问酒家何处有”的主语,和第二句的“路上行人”对比,译文将诗人也纳入“路上行人”的一员,但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的时候,却添加了人称指示词“我”,意在表明心中苦闷,要借酒消愁的人就只有诗人一个了。笔者认为原文中并未指明问酒家何处有的人是谁,可能是“路上行人”中的一人或者多人,也有可能是诗人自己。译文直接使用第一人称,这样理解的话,原文情境的感染力便削弱了。

译文(二)的意思是:在万灵节这天,雨下得很大,路上行走的男男女女十分悲伤。他们问哪儿有酒家可以供他们歇息,有个牧童手指着杏花村,给他们建议。这是一个完全直译的译文,笔者在此不再赘述,只探讨其中的人称指示语的用法。第二句将“行人”译为“men and women”,指的是男男女女,第三句中的“they”具有前指功能,指代前面的“men and women”。不难看出,用“men and women”来表示“行人”已是稍显不妥,但第三句“they”这个人称代词一出,整个译文便完全是以一种局外人的口吻来描述了。而原文当中,人们普遍认为“路上行人”也包括诗人自己在内。译文的这种人称代词的处理方法,把诗人自身就排除在外了。这不免把读者与诗人所描绘的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诗人独处异乡,触景伤情的情境距离拉远了。

译文(三)的意思是:在清明节这天,毛毛细雨像眼泪珠子一样不停地落下,路上的悼念者心痛难耐。哪儿有酒家可以让他借酒消愁呢?一个牧童指向了掩在杏花中的小房子。译文将“路上行人”译作“mourner on his way”,首先“mourner”一詞更好地体现了清明节这天要上坟祭扫的这一习俗,其次“his”作为人称物主代词,与之前的“mourner”相呼应。妙处在于第三句“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将原文的“借问酒家何处有”这一动作性的描写转为了一个静态的问题,“哪儿有酒家可以让他借酒消愁呢?”前后两句人称指示语的用法完全相同,十分和谐。并且以不确定的第三人称来译,并未言明具体是谁,既可让读者容易设想诗人也是诗中凄苦和悲伤的行人的一员,也可以给整个意境增添几分神秘和寂寥。

三、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从语用学的角度,在根据语用预设理解原诗意义的基础上,结合人称指示语的运用,对以上三种译文进行了分析。显而易见,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是较好的,做到了前后人称指示代词的和谐统一,并且较好地再现了原诗的风格和主旨。同时,人们也不难发现,语用预设和人称指示语在中国古代诗歌英译中能起到十分独特的作用。因此,笔者希望今后在翻译中,译者能够加以重视,使译文能够行文流畅,更好地再现原文意义。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路上行人酒家人称
亭林园听雨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宋·王安石《咏竹》
拼图
清明
清明
清明
戏问花门酒家翁
装钱的褡裢
阳高方言的人称代词
造酒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