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江磊�お�
[摘要]新型课堂教学要求利用导学案,研究使用导学案的有效反馈方法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导学案;反馈;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7002102
新型课堂要求对导学案的编制不断地做出这样或那样的探讨与研究,我们现在或多或少在编制导学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而在编制导学案之后,如何发挥出导学案的最佳效果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新型课堂教学活动体现一种生态模式,构成生态是活体与活体的相互作用,所以需要教师与学生易位,体现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解放学生脑、手、眼、嘴,真正体现课堂生命活力,以实现课堂生命活力与教学质量双赢.以下是我自己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体会到的一些经验.我认为对导学案的反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师生问答式反馈
在一些概念教学中,知识点零散,并不好用一种完整的形式来反馈学生所学,这时用传统教学中的问答式教学,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充满思维碰撞式的对话,生成精彩,围绕问题而展开的交互式反馈为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搭建了互动平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对回答正确者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回答问题困难者要及时启发诱导,给予提示和帮助;对回答片面乃至错误者,要给予补充,具体指出其错误所在.教师的评价要把对学生活动的真实感受及时传达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选用不同的评价用语,使教师的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真实交流的一部分.如,在《数轴》教学中设计如下问题.
【例1】數轴上点A,B,C,D,E分别表示什么数?(按以下语句填空)
点A在原点的边,离原点个单位,点A表示数是;
点B在原点的边,离原点个单位,点B表示数是;
点C在原点的边,离原点个单位,点C表示数是;
点D在原点的边,离原点个单位,点D表示数是;
点E在原点的边,离原点个单位,点E表示数是.
正数在原点的边,负数在原点的边,原点表示数.所有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数轴上读数都读得很好,谈谈你在数轴上读数有何经验?
这一环节的反馈我采用了师生问答的形式,整个知识的形成就在问答中完成.
二、纠错式反馈
没有出错的课堂,必然不是真实的课堂.无论是在导学案的使用中,还是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课堂里都会有错误出现.这些错误就成了一种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挖掘其中的价值,那么课堂中纠错式反馈也就不可缺少了.让学生在辩错、析错、纠错中真实地战胜错误,使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绽放独特光彩.如,数轴概念形成中,要求学生根据说明自学画数轴(把学生的作品拍成照片呈现到PPT中).
若把温度计看作一条直线,正数、负数、0都可以用这条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这条直线我们叫它为数轴.按以下要求画数轴.
(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画上箭头);
(2)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称为原点;
(3)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呈现几位优秀学生的作品(三要素完整的).
呈现有创造性的作品(单位长度取较大的),问创意在哪里.
呈现不足的作品(不完整、不清晰),问哪里需要改进.
在纠错中明白画数轴的三要素,如何取合适的单位.通过比较,如何画可以让数轴更美观,明确三个度:准确度、合适度和完美度.
三、讨论式反馈
讨论作为教学的一般方法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共同进步.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获取信息,再经过分析、转化、吸收,得到新的认识.能力不同的学生组成一组讨论可以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有些问题需要通过讨论才能使意义建构更有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因此教师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将使意义建构更加有效.
例如,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1)0.5,-52,0,-4,52,-0.5,1,4;
(2)200,-150,-50,100,-100.
活动一:小组合作批改,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合理的建议.
活动二: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4和4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像这样只有不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叫另一个数的相反数.如-4的相反数是,4的相反数是,0的相反数是.
(2)本题中还有别的相反数吗?请全部写出.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反映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何特征?
四、检测型反馈
教材中提供的材料是正面的、标准的,学生对数学语言的陈述对象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难以区分,会导致概括的片面性和思维的错误.因此当堂检测型反馈也就至关重要了.例如,在数轴教学中设计以下的检测题.
(1)一个数的相反数是34,则这个数是.
(2)数轴上到原点距离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3)如果数轴上的两点A、B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点A在原点的左侧,并且A、B之间的距离为10,那么点B所表示的数是.
先学后教的导学模式,势必决定了课堂教学中的不常规性.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都反映在整个反馈环节中.因此如何把课堂交还学生,就看课堂体现中怎样把各种反馈环节恰到好处地实施.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难点,科学设计反馈环节,采用共同探究问题的形式,精讲少讲,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教师“满堂灌”课堂的形成.以上反馈形式在先学后教的课堂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当然各种课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不断创新.
(责任编辑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