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生态德育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2017-07-05 09:08徐自凤
山东青年 2017年3期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体验思想政治教育

徐自凤

摘 要:德育是从常识通达道德境界的途径。生态德育是一种体验性、实践性、情感性很强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它是由防御型德育、任务式德育转变为开放型、发展式德育的契机。生态德育在内容架构和理论特征上都具有超越性。生态德育还是一种情感通达的德育,它重在培养人们对生命的情感体悟。道德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门艺术,它是教人如何去爱生命的艺术。生态德育在生态德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激活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近发展区。

关键词:生态德育;情感;体验;思想政治教育;最近发展区

一、生态德育的理论内涵

至今,学界对“生态德育”的界定基本上相似,普遍认同的是刘惊铎和王磊对“生态德育”的定义。生态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态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①。

笔者认为,生态德育既是一种体验式德育,领悟式德育,又是由防御型德育、任务式德育转变为开放型、发展式德育的契机。它是一种情感通达的德育,重点在培养人们对生命的情感体悟。道德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门艺术,它是教人如何去爱和体验生命的艺术。

关于生态体验式德育,刘惊铎教授在《道德体验论》一书里提出了生态体验德育。他认为“生态包括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重关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在此基础上,我把生态体验描述为人置身于一定的生态关系及生态情景之中,在圆融互摄的状态下全身感受、理解和领悟三重生态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生灭之道,经历内心感动,诱发和生成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的一种过程和境界。”他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人在达到三重生态的和谐状态时,是最幸福的状态。在这本书里透彻地讲到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在生活或工作中,三重生态不和谐或者被分离,会导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迷失了自己,远远不能满足于金钱带给人的幸福。钱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而是当人的目标达成后,内生态已经发生了变化,需要更新和调适。

这里的三重生态是一个有层次的概念。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并不是并列结构。其中,自然生态体验的场域是在自然之镜中的生态体验。它侧重于对人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领悟。类生态体验的体验场域是人类生活世界中的生态体验,它侧重于对人与其他族类之间关系的领悟,包括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群体、人与国家民族、人与文化、民族与民族或国家与国家等的关系的领悟。内生态体验主要是人对自己内心世界之存在境界的感受和领悟。“人在进行生态体验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寻找自己内在的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包括社会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与和谐。”三重生态最后是在内生态体验中达到统一和谐状态的,即生态德性最后生成的关键取决于内生态的状态,类生态体验和自然生态体验都是以内生态体验为内在基础而发生的,并以内生态体验为最高境界。

二、生态德育的内容架构

面临生态危机带来的恐惧感,生态智慧是我们最紧迫需要的智慧。当代人面对的不是生存到另一个世界中去,而是要用更高远、更超越的视界来发现未曾领悟的生态之道。所以说,生态智慧是理解复杂多变的生态关系并在其中健康生存和发展下去的主体素质。在生命与生命之间寻求平衡、和谐而不只是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笔者认为,生态德育的内容架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重视人文环境

人文是理念层面的文化,也是生态德育的精神支柱。人文环境是人与文化相融在一起所构成的周围的状态和条件。优良的人文环境,具有催人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力量,有助于形成科学的态度,开拓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建立和谐、融洽、民主、合作、友好的人际关系和客观公正、相互理解、抑恶扬善的集体舆论环境。依照心理学中“情感产生及其相互转化规律”,恐惧、害怕容易转化为攻击、仇恨,而安全、信任容易转化为同情和爱。所以我们在德育教育中,一定要給学生提供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人文与生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不能忽视读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因此,良好的人文环境是生态德育的精神支柱。

值得注意的是,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不是一回事,二者之间有区别和联系 。环境教育是从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出发,用一种相对功利的、实用的、单向的观点来灌输环境的规范。但生态德育是从生态体验的观点出发,用一种长远的、战略的、互惠共生的观点研究问题,在体验中建构和生成生态道德境界。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还有质上的区别,环境教育在体认和试图摆脱生态危机的恐惧中诞生,是人类的一种防御性措施,而生态德育则是教人在平衡中体验生命和感悟生命。环境教育可以包括在生态的德育中,作为生态德育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萨克塞在《生态哲学》中深刻揭示:“自然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从敌人到榜样,从榜样到对象,从对象到伙伴。”② 因此,人文是依托于自然的,我们也要充分利用人文环境为生态德育做出贡献。

2.生态道德体验教育

当人对外部世界保持开放对流状态的时候,内部心灵世界更容易吸收外界的美善信息,并将体内的废弃能量排出于外,形成良性循环的内生态关系。人类对自然生态的工具价值理念应该转变为自然的目的价值理念。因为过分的追求物质财富给人带来的严重生态灾难,侵蚀了人的道德理性。在人类凸显自我的同时也剥夺了自然的平等地位,而现在我们要重建与自然平等的地位。梭罗认为,亲近自然是人类精神健康的构成要素。自然是生命的源泉,是个人保持精神独立性的避难所。只有在自然之中,人的灵性才能得到更新和提高。自然还能医治在社会中滋生的许多道德罪恶,增进人的道德,因为自然的简朴、纯洁和美丽能够砥砺我们的道德本性,更新和提高我们的灵性。③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教育是不完整的,它不具备充分的道德动能。只有当人的道德触及到自然的深度、活力、能量时,才会有充分的动能。

3.生态幸福观

人们如果能够从遵守道德中体验到幸福,这是一种最理想的德育。这样会强化人从善的行为。可是,我们曾经走过了消费累积幸福的阶段,人类用消费来实现功利性的幸福。现在,我们必须完全摈弃“增加和消费更多的财富就是幸福”的观念,明确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把“维护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的稳定、完整和美丽视为自己幸福的一个符号”④,从而把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实现与对其生命的关心和爱护联系起来,把追求“生命关怀的生态幸福”,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看成是人类真正的幸福。

4.宗教反思与批判教育

生态德育主张人们自觉面对宗教,而不再回避宗教,但反对简单接受和迷信各种宗教,提倡以对话交流的方式学会辨别和体会东方佛教、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某些合理的生态智慧和和合思想,把人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引导人们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倡导人们尊重生命存在的多样性,识辨和防止邪教对人类生命存在样态的人为分等和对生命体的戕害;引导人们不仅注意自己行为的当代价值,而且要关注自己行为的后代价值、隔代价值等。要敢于和善于吸取其合理性的精华,体会其中关于自然界和生命现象认识上的超前洞察力及其引导价值,从而加深对生态道德思想的多重感悟。

三、生态德育的特征

生态德育作为一个新的德育范畴,从存在特性到价值特性形成了人际德育不同的基本特征。它比人际德育更具有超越性和创新性。

1.生态德育颇具价值取向的超越性

生态德育本身就已经超越人际德育的狭隘视域,自觉上升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从自然界发展演变规律的高度去看待人类作为“类”而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与合理性,重新体悟人类各种行为的道德价值。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有关国际组织和学者对200年来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人统治和主宰自然的哲学思想提出质疑,开始了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扩展到其他生命的探索,从不同角度提出生态伦理思想。施韦兹亲自指导编辑《敬畏生命:50年来的基本论述》的划时代巨著,提出“尊重生命的伦理学”,莱奥波德提出“大地伦理学”的思想,丸山竹秋提出“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在《哲学走向荒野》中提出“荒野转向”,倡导人们以道德的方式重新完善人对自然的适应。凡此种种,生态德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更加看重传播和渗透这种更能体现“类主体性的生态意识”,生成人的生态智慧。

2.生态德育完善了教育过程的引导性

生态德育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既迫切又敏感却尚未被人们充分领悟的重大问题。尊重生命、崇拜生命是中国古代人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天人合一”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道法自然”已经涉足到自然规律向生态道德转化的问题,“与天地相参”是其生态伦理的价值目标。如何让这些静态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思想从静态目标转化为动态的活动领域,这是我们当下要做的努力。生态德育就是要用更加理性、自觉、系统的架构,引导受教育者从小养成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理解生命、关爱生命,学会关心可能影响整个人类社会、整个自然界的深层生态问题。

3.生态德育注重德性养成上的“类主体”

假如周围环境的德性修养有限或偏低,人们会主动放弃自己已提升的德性境界,而取等于或低于交往对象的德性境界,这样就会出现德育效果被社会、家庭生活损耗的状况,呈现出不稳定的“个体主体”特征。在生态德育中,人的德性修养从两方面体现出“类主体”的特征:一是作为交往和对话对象的大自然恬淡宁静,行“无言之教”,人们的德性境界呈现上不封顶态。二是生态德育冲破了灌输“国家”、“民族”狭隘意识的局限,引导人们体悟“类与类”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承认不同国家和民族人们短期利益追求上的差异性,尽量做到求同存异,互相宽容。道德是一门艺术,应该摈弃在人际德育中的夹带的技术特征。

4.生态德育丰富了德育内容

人际德育相对地局限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圈里,人与自然关系圈被忽视,这就丢失了周围很多生动的德育资源。生态德育不仅充分利用人际德育资源,还自觉顺应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天性,积极挖掘利用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富含审美价值的德育资源,使德育内容极大地丰富起来,使人们在欣赏自然风光、滋生保护自然环境意识的同时,获得对自然丰厚的道德滋润。

德育要及时超越自身的局限,增强其超前引导性。若不这样,就可能有被排斥的危险。为此,在理论上从生态德育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改革人际德育,不仅具有空前的必要性,而且已经获得了社会历史发展和哲学认识上的可能性。

四、生态德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生态德育是一种“意义教育”,聚焦于德育实效性和方法科学化问题,谋求让人们的生态和谐环境中健康成长。通过主体间体验有助于不断消化体验者的生态阅历,实现人生意义的“瞬间生成”。通过生态体验,引导人们自觉成为自然界、社会和文化精神保持多样性与协调发展的生态因子。生态体验按其共存存在状态可分为“亲验”和“想验”。这样一种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生态德育重视环境和场域的作用,重视营造一个生动的生命场域来感悟受教育者。在一个现实而实践性很强的背景下进行德育实践,可以很好的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认同。同样,这一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推动也是不可小视。生态德育的原则是,回归生活世界,积淀生态阅历;超越狭隘视界,陶养生态人格;全脑贯通,激发生命潜能、洞开复杂性思维;切合核心认知、认同核心价值观、注重基础品格陶养;引导师生身心合一、开放式对话、多样性分享;扎根文化土壤、汲取学校与民族文化滋养。遵循体验在先,领悟、结论在后的流程。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在评估很难开展,效果也很难评估,事实上这是跨越了一个体验阶段。如果连体验都没有的话,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形式大于内容的模式。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体验,延长体验,充分体验才会有领悟,结论才是有效的。

2.激活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概念是来源于化学和生物学术语。亲和力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接受情感和行动动机。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亲和力的重视远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重视。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结果,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过程。生态德育可以将道德情感融入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层面,有了情感就更容易通达亲和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的正是融合亲和力的德育模式,对生命意志的热爱和体验可以提升人的道德境界,也可以让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增加更多的情感投入,人的情感投入是在体验——这种目的性不是很强的活动域中,才能更好地进入下一个领悟阶段,才能更易于内化为人的信念和认知,从而更容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扩展和方式上的弹性变化。亲和力是一种真爱的情感,是一种思想文化、道德文化和人文精神。通过体验式的生态德育可以以亲近自然和生命的方式来亲近思想或文化的深层意义。当把情感从德育中抽离出来的话,只剩下苍白的道德规范知识。德育会失去魅力和效力的,就更别谈亲和力了。

3.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近发展区域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在学生现有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其“最近发展区”。如何发现和利用最近发展区,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利用从生态德育中学到的理念和方法。在生态德育模式中,我们可以学到系统和平衡两个重要的概念。从系统中体验动态平衡而这个动态平衡又能够促进教育者找到受教育者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可以通過仔细观察、了解每一名学生,找出其思想品德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引导受教育者觉悟的提高,使受教育者在自己原来的水平上有所提高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任意拔高关于政治的、信仰的、理想的、自由王国的认同,那任何的教育都会变成运动口号。这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建立动态平衡的目标模式,发展性的目标模式。为找出和发现最近发展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建立弹性的情感投入模式和动态的平衡模式。生态德育能够供给受教育者心理能量,让他们在体验互动中,凭借自己的经验主动地选择与创造,并在合作中不断丰富与完善,从而形成自己的主体性道德人格。这就是合作性把建构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注释]

① 刘惊铎,王磊.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J].教育评论,1998,(5).

②[德]汉斯. 萨克塞.生态哲学[M].东方出版社,1991.33.

③ 杨通进.生态二十讲[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14.

④杨通进.人类中心主义:辩护与诘难[J].铁道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5).

[参考文献]

[1]李平.论全民生态道德教育[J].求实,2009,(12)

[2]弗洛姆.爱的艺术[M].康革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9月

[3]朱国芬,李俊奎.生态德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支点[J].河南师范大学大学学报,2009,(3)

[4]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中共莒南县委党校,山东 莒南 276600)

猜你喜欢
最近发展区体验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班级内分层教学研究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