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海平
提升小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读者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个人语文素养的层次。如何让学生对文本展开全面、深刻的解读,领悟文本内容的精华,已经成为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领、细节研读、朗读感悟等方法设置悬念,启发学生思考并进行深度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一、问题引领,设置悬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指南针。通过问题的指引,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能够启发学生边读边思。因此在组织学生通读全文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悬念,营造探究氛围,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教师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设疑: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呢?改成“勤奋”行不行?这个问题围绕标题展开,并设置了悬念,让学生带着思考初读课文。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了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中经历的屈辱,真切体会到司马迁意志坚定、忍辱负重的性格,对“发愤”蕴含的寓意有了深刻认识。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抓住“几次想血溅墙头”一句进行設疑,司马迁为什么想“血溅墙头”?此时他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为什么他最终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呢?环环相扣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品读文中的描写,体会主人公的内心,并展开合理想象,深度感知文本。由此可见,问题引领可以让阅读变得悬念重生,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升阅读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细节研读,启发思考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不分轻重主次,找不准研读的关键点,一堂课下来平均使用力量。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阅读教学,制约了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对文本的解读不是通篇品读,必须要抓住重点章节,通过对细节描写进行浅斟慢酌式品读,突破一点,举一反三。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一课时,文中描写苏格拉底启发学生的过程运用了独特的引导方法,他让学生在寻找最大麦穗的活动中感悟人生的道理。这一段的语言描写非常生动,蕴含了深刻的含义。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教师将该段作为重点解读的文本,引导学生逐字逐句进行品析。在阅读过程中,抓住关键语句组织学生品味和思考。“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只要有一个人摘到了最大的麦穗,其他人摘到的肯定就不是最大的了,然后再和另一句“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行对比。这两句话读上去感觉有些矛盾,学生将两句话多次进行对比,在反复咀嚼和品味中领悟:人生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如果不懂得大胆取舍,也许到头来将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把握眼前的机会才是最真实最重要的。像这样抓住文中一两句话或者一小段文字进行研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解,提升感悟文本的能力。
三、诵读感悟,深度体验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优秀的文本倾注了作者的心血,是作者丰富情感的具体体现。要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文本的意蕴,就必须全身心投入到课文中体验,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解读文本。抓准了这样的关键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船长》一课中,描写“诺曼底”号遇险后的场面用了一串短促的句子。学生初读这段课文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遇到这样的场面,你会怎么做?让学生阅读课文,体会乘客的惊慌失措,懂得哈尔威船长下达第一道命令时为什么要“大声吼叫”,从而明白紧张的场面适合用短促的句子来表达,再次阅读时就知道要读出慌乱急促的感觉。分角色朗读船长与船员的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让学生准确把握这段对话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将对话进行了如下改编:
——“洛克机械师,你在哪儿呀?”
——“船长您在叫我吗?我在这呀!”
——“炉子现在怎么样了?”
——“已经被海水淹了。”
——“那么炉子里的火呢?”
——“火也全部熄灭了。”
学生朗读后感到对话软绵无力。此时再让学生阅读原文进行对比,他们就对原文简短有力的对话有了深刻的理解,体会到哈尔威船长的镇定自若、奥克勒大副和洛克机械师的忠于职守,感受到这支船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更重要的是领悟到对话中彰显的智慧。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读出了船长的力量和威严,读出了船员的尽职和果断。以读促悟,让学生读进文字里去,读到当时的情景里去,读懂文字背后的深意。
提升文本解读能力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唯有多管齐下,引导学生细品文本,感受文本意蕴的关键点,方能使其读有所得、读有所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高新区孙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