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7-07-04 21:19徐冠敏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自主学习

徐冠敏

[摘 要]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合作教学、情境教学、问题教学等模式,优化评价方式,营造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训练与指导,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具体可从五个方面着手: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大胆质疑,灵活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关注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优化评价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者。我们知道,在初中的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热情,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一般说来,初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强,教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针对性训练。

一、创设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推动力。著名学者布鲁诺曾经说过:“对学习最好的刺激物以及促进物就是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兴趣。”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与认知特点来创设一些学生好奇的、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图片的旋转以及裁剪”时,教师可以在上这节课之前出示两张相似的图片,让学生比一比谁先找出两张图片中的不同之处。由于学生在这个年龄段都有竞争心理,因此学生肯定会集中注意力去寻找其中的不同。当学生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之后,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两张相似的图片中有很多不同之处,如何使这两幅图变得一样呢?”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尝试。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一些学生启动电脑中的Photoshop进行图片修改,一些学生会启动ACDSee进行尝试,亲自将软件中的“旋转画布”或者是“裁剪”等工具用于图片处理中,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这一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自动参与到课堂中,还可以让学生自由操作,自己动手寻找解决的办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注重实践操作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途径,就是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思维中进行操作,再将实践步骤在上机时加以巩固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教学Word文字处理时,教师可以就标题的排版、文字的修改、段落调整以及行间距等方面知识设置题目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课前就班级人数进行分组,让学生在上机操作中不仅能够直接参与到知识的获取中,而且能够让学生学会借助集体的力量,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可以在课前通过共享形式群发给学生一份样文,让学生通过自主完成作业将自己的作品做成样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收获喜悦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鼓励大胆质疑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一观点充分说明质疑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同样,其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设置一些适切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并引导学生在不断的自我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如教学“设置卡片的大小以及边框”相关内容时,很多学生都会对教师采用的“设置文本框格式”产生疑问:“如果不使用这一格式,是否还有其他格式也能够完成这一任务?”此时,教师抓住学生的这种质疑心理,鼓励学生就自己所质疑的地方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学生还可以通过自主求证的方式,自己动手实践,最终得出不只有使用“文本框格式”按钮才能完成卡片的大小以及边框设置要求,改变了书本上单一的操作模式。如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实质性发展,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与体现。

四、关注学法指导

信息技術学科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课堂活跃性要求较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也相对其他学科要求更高。因此,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能够以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例如“活动2:制作我的名片”一课,要求利用Word绘图工具画一些名片的装饰图案,教材上只是简单提到使用方法,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学时,教师可以“房子”为主线,通过用“绘画工具”来绘制房子,掌握圆、椭圆、长方形、圆角长方形等一些常用图形的画法以及技巧。在课的导入环节,幻灯片播放房子的图片,请学生观察:这房子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房子有没有要修改的地方?学生发现房子是由圆、椭圆、长方形、圆角长方形组成的,同时发现房子的窗户大小不一样。然后在教师提供给学生矩形示意图的帮助下,尝试练习画矩形,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图形的画法。通过画矩形,学生能画出房子的主要部分。接着通过“修房子”——窗户修改成同样大小,引导学生掌握一边使用Shift键,一边注意观察状态栏内信息,使画得的图形同样大。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给图形涂上丰富多彩的颜色。这样通过分层练习,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三个活动层层递进下来,此时的学生就会熟练绘图工具使用方法,再放手让学生来画名片设计中的图案已经不是问题,最后让学生创作作品也一定会水到渠成。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自身特点,以核心知识点为主线,把各个知识点组合在一起,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提升。

五、优化评价方式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每个“活动”后面都提供了“活动评价”栏目,这个非常有必要。学生经过自我评价,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决定进一步学习的进度和策略,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则使学生可以进行横向比较,确定自己学习的优势和不足。但是,评价栏目全部是表格组织的单选题,形式单一,学生客易产生视觉疲劳;问题简单,没有分层,不需思考就可以回答。如:你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提供“非常满意、还可以、不是很满意、失望”四个选项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的评价方式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这种只以评价为目标进行的教学,只注重形式化的东西,没有真正领会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这便需要教师在教材“活动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每一个活动的特点,重新设计评价。例如“活动3: 制作电子相册”一课,在实施评价时,可从学生作品角度出发,增加“作品内容”“创意”“艺术”“技术”评价标准,这样让学生在作品的每个层面都有收获,同时也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具体而言,在开展学生评价时,教师首先可用大屏幕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全体学生观摩,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依据评价标准目标对自己的作品(包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出评价(评价结果可以以分数的形式呈现,也可以以等级的形式呈现)。这样,不同起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得到了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丛娜.浅析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结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2).

[2]吴亚霜.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1,(07).

[3]贾丽姗.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析[J].信息与电脑,2014,(02).

[4]冯波.模块化的自主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05).

[5]段艳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05).

责任编辑 李杰杰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自主学习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