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本原的思考

2017-07-04 07:52王肖英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创新性思维学生主体中学语文

王肖英

[摘 要]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运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信息接受、处理和传播的过程,也是信息创造的过程。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原则和实践原则。实践和训练是满足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方法,教师让学生在实践和训练中融入自身经验,发现新知识,养成科学探索的精神。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本原;创新性思维;学生主体

语文教学到底怎么教,已经是中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很多教师对教什么和怎么教都缺乏清晰的认识,相对于其他科目的教学,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大难题。语文教师如果像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师那样只是依据课本教學,要明显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显然很困难,于是语文教师纷纷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探索语文教改的途径。但是这也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并且又将进一步造成语文教学的不规范。语文教学要成为一门具有科学性的专业,就必须形成一套可供普遍遵循的规范。语文教学的困境,本质上来自对语文教学的目的缺乏一致的科学认识。只有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目的,改进和改革语文教学才有明确方向。

一、培养创新性思维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得到了广泛认同,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就表现为“ 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这样庞大、松散和难以驾驭的结构,对于这样一个宽泛而缺乏重点的目标而言,课程内容的庞杂就是不可避免的。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填鸭式教学盛行:教师条分缕析的烦琐讲解,对课文内容和结构进行一再肢解,题海战术和注重枝节的教学与社会生活失去联系,其结果是遏制和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要了解语文教学的本原,需要回到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上。人类语言的发明和运用为的是方便传递信息,尤其是传递复杂的信息,因此语言在本质上就是信息的载体。从信息载体的视角可以看出,听、说、读、写,只不过是信息交流和传递的不同环节和方式,这四个方面是整体的四个部分,它们共同满足了信息交流的需要:听和读是获取信息的环节,说和写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的环节,从“听、读”到“说、写”,就形成了信息收取—处理—传递的闭合回路,人类的交流通过听说读写而得以完成。

“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分为两个类型的能力,一是获取信息的能力,即听和读的能力;一是加工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听是即时获取信息,读是获取历史信息;说是即时加工、回应信息,写是深度加工和储存信息。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两个类型的能力就获取的难易程度和意义而言都是不同的。在难易程度上,获取信息比加工信息要容易,获取信息(听与读)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学习过程,加工信息(说与写)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创造过程,由此在意义上两者也就有了区别。学习知识是为了创造知识,虽然学习现成知识对每一个人来说是生存的条件,是一种必备的生活技能,但在人类发展的意义上,知识的创造才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永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在知识创造的维度上,“听”与“读”只具有手段和方法价值,“说”与“写”才具有目的价值。如果“说”与“写”只是对原有信息的简单传递,没有创造新的知识,那么人类的认识水平就会停滞不前。

根据上述讨论就得到了语文教学的几个层次:

第一个是基础层次,即听与读的训练。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创造的前提。相对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比较简单,因而这种能力也比较容易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自我养成的能力。多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理解词义当然只是阅读最初、最基本的能力,从材料中抓取重要信息的能力才是阅读能力的体现。个人通过大量阅读以及因此形成的知识积累,是最有效地培养阅读能力的途径。

第二个层次是说与写的训练,它比基础层次更重要。说与写的能力比听与读的能力更难培养,因为它是思想表达的部分,是运用知识的部分,其中包含了对创造的要求和广泛的个人创造的可能性,在语文教学中需要花更多的时间。

第三个层次是核心层次,即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训练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语文教学最重要、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

现在就能更加清楚地看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症结所在。在第一个基础的、学习上比较容易的环节,实际教学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教师精讲细分,学生陷入题海,事倍功半。在第二个层次上,在说与写的层次,学生却是沉默、安静的,课堂上保持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秩序,而写作教学则进入进退维谷的困境,教师难以对学生写作进行有效指导,学生难以提高写作水平。正如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荣生教授所说:“在语文课程里,教师不可能教会学生写内容‘独创、形式‘独创的好文章,因为教学按其本性只能教已有的东西,比如写散文的知识和技巧这些形式方面的东西,教学生如何模仿好的例文等等。”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助长了学生作文的形式主义风气。至于在第三个层次上,即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不但被现有教学模式所忽视,而且事实上也受到严重压制。

二、训练和实践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创新是教不出来的,但可以通过训练培养创新思维。因此,语文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训练,重点在于思维训练。就像游泳教练训练运动员那样训练学生,教练必须让运动员自己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实战水平,而不是停留在课堂上讲授游泳理论和技巧。

强调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中心位置,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两大基本原则:一是学生主体原则,一是实践原则。学生主体原则要求教师从目前教学的中心位置上退出,让学生站到教学的中心位置,结束被固化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讲—听”关系,代之以新的“教—练”关系。实践原则要求实践主体在做中学,在训练中掌握方法,获得真知,塑造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位英国教育工作者在《金融时报》网站上发表文章,记述他在北京八一中学五个星期的戏剧教学经历,从中对比出西方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差异。这是一次训练和实践教学,他挑选了22名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14岁中国小演员,将为1500名观众用英语表演《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他写道:“他们所接受的全部教育都告诉他们,戏剧是个无关紧要的东西。”他有一天听了该校的一堂语文课,学生们先起立背诵他们正在学习的文章片段,然后在接下来的课堂时间里记录教师的上课笔记。在他的戏剧课上,学生们一开始非常害羞,他们只有在被要求发言时才会说话。即使是在戏剧课程里,采用死记硬背办法的本能依然强大。一位班主任对他说,她和她的同事一直在让所有学生排练他们的台词。这位英国教育工作者评价说:“我们的理念与中国的教育原则可谓截然相反,西方戏剧课的基础理念之一就是只要肯尝试,犯错也无所谓。在西方,学习艺术类科目、培养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内在价值被认为是不言而喻的。”这在这些中国孩子身上也得到初步体现,参加一个多月戏剧排练、表演的每一位学生都写了日记来记录这次的经历,“自信”“改变”和“乐趣”几个词反复出现。

训练和实践教学看重的是训练的过程,在训练和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是获取某个确定的结论和答案。与之相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看重的却是结论和答案,而轻视训练过程,这不仅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也是长期来教育偏离目标的结果。

语文教学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与整个教育改革相联系,但单一的语文教学改革也可以进行,通过改进原有的教学手段可以收到改善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要求改变现有的语文教学方法,使教育方法适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作文教學本应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但是当下的写作教学恰好是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一环。虽然看上去作文是学生自己写作,好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学生并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学生课堂写、教师课堂评的方式,不能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写作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没有进入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而仅仅是按照高考作文模式在书本中寻找例子、名句。同样,教师的作文讲评也无法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讨和发现。当教师试图教会学生某种“正确”模式的作文写法时,他事实上就做了不正确的事情。

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原则和实践原则,究其实质,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经验融入到书本和知识中去。学习更多的是一个自我教育过程,学生通过反复实践和训练激发想象力,在学习中不断结合自身经验,增加新经验,由此获得探索能力的提升。

三、语文学习应该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目标出发,中小学生作文就应理解为组织材料和思想、寻找结论、发现新事实的过程。这个过程自始至终是学生自己去完成的,教师只是在方法上做适当指引。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讲述了他读小学的女儿的一段学习经历:

“在我女儿她们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会花一年时间讲科学方法是什么,具体到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她们就学到,科学方法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假设,第二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找数据,第三步是做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第四步是根据分析检验的结果做出解释,如果结论是证伪了当初的假设,那么,为什么错了?如果是验证了当初的假设,又是为什么?第五步就是写报告或者文章。老师会花一年的时间给实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比如,我女儿读四年级时,老师让她们想一想如何应用科学方法,想针对什么来进行检验。她们四五个小孩一起酝酿了一下,或许可以研究学生每天早晨到校的高峰时间是几点钟。她们想,每天学校于八点半开始上课,那么,八点二十左右应该是学生到校的高峰点,这就是她们的假设。把这一想法告诉老师,老师说OK,你们可以去检验一下这个假设。于是,她们下一步是搜集数据。大概有四五个星期,每天清早,这些小孩分头站到各个校门口,去统计各学生到校的时间。通过统计数据,她们发现7:50是学生到校最多的时候。这一结论跟她们原来猜想的很不一样,否定了最初的假设。为什么7:50到校的学生最多,而不是8:20?后来,她们讨论、分析了很久,得出一个解释是因为很多父母送小孩上学后要去上班,而8:00或者8:30是很多公司和机构上班的时间,为了上班不迟到,父母肯定要提前一点把小孩送到学校。这就是她们最后得出的解释。然后,再写出作业报告,向全班同学表述、讲解整个实验。”

在这个事例中,“说”与“写”实现了统一,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书本之外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通过调查矫正原有的看法,避免武断作出结论,理解到在科学研究中思想适应事实、思想与事实一致性的重要意义,学生由此领会到什么是科学精神。

探索性作文与王荣生教授所说的我国语文课程里学生学习的“文学性散文”写作是截然不同的。他说,小学是“记叙性的散文”,初中由“记叙性的散文”过渡到“议论性的散文”,高中则主要写“议论性的散文”,或者叫“夹叙夹议”的随笔。而这类好文章的标准,一是结构巧妙,二是语言有文学的意味,即有“好词好句”;两者合二为一,也就是形式的“独创”。

这种文学性或随笔式写作与探索性写作在方法上、在教育效果上的差别表现在许多方面:

1.前者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对具体的实际问题的考察,是纯粹的课堂写作;后者扎根于现实生活,融入学生自身的经验。对现实问题和实际需求的关注,永远是发现和创新之源。

2.前者没有探索和研究,主要是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因而也不需要有科学方法的支持;后者是在科学方法的支持下获得结论。

3.前者,学生没有“思想—事实”的求证,没有科学精神的追求,观点没有从形成到逐步清晰、完善的发展;后者,学生不断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事实,检验自己的观点,调整、发展自己的思想。求证的精神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方面。

4.前者没有思维训练,没有学生的独立自主探索,没有培养受教育者创新和发现的潜力;后者相反,真正起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近年来不断有人有把西方国家的高考作文题或高中毕业考试作文题与中国高考作文题进行比较,并多次在一年一度的高考之后成为热议话题。人们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来说明中外教育的差距。西方写作考试题需要考生拥有大容量知识、需要对现实进行深度和广泛思考,恰恰是中国高考作文所缺少的。一位网友这样评价高考高分作文:“这些文章共同的特点是用一些华美空洞的修辞,来包装一个平庸空洞、似是而非的思想。”

语文教学在整个中小学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训练,培养其科学精神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目标。围绕核心目标开展教学改革,必须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学生只有成为主动利用和处理知识、信息的人,才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为此,要改变学生学的方法,也要改变教师教的方法,更要改变教学的内容。

责任编辑 范宏芳

猜你喜欢
创新性思维学生主体中学语文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创新性思维与设计方法的分析
跨专业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提升思考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高中语文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教学方式研究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