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彬
摘要:本文结合以多次斩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等国家级大奖的宁波电视台节目《江南话语》为例,探讨栏目解说词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人文纪录片 《江南话语》 解说 修炼
人文纪录片在整个纪录片家族中占有重要位置,诚如资深纪录片人高峰所言,“人文纪录片是一种文化品位相对较高的节目形式,它以精致、简洁的镜头语言表达出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传播者对历史解读后通过电视元素表达出来的影像作品,能深入浅出地表现出节目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理念。”宁波电视台的《江南话语》是一档以文化为视角,探究江南地区文化形态,追寻其内在特质和渊源,并从中挖掘历史文化和现代反思深层内涵的电视栏目。该栏目自2001年开播以来,多次斩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等国家级大奖,是中国人文纪录片创作探索的重要阵地和成功典范。作为解说者,笔者通过多年的解说实践,体会到人文纪录片解说者在创作中修炼的重要性。
修炼一:价值认同,直指人文核心
身处一个求快、求变、追求时尚和追赶时髦的快节奏时代,人文纪录片似乎难免遭遇一种形单影只、曲高和寡的境地。正是因为当今的电视荧屏上,充斥着太多浅表的、空洞的、浮夸的视听符号,以致于琐碎的、低俗的、缺乏理性的各种价值观念横行,所以我们才需要人文纪录片这样一类能够另辟蹊径、坚守传统、勇于弘扬精英文化的电视精品。《江南话语》栏目所创作的人文纪录片,在这个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电视娱乐化时代,始终保持着一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最具特色的亮点是表现江南文化特有的“温文尔雅”“精美细腻”的风格。通过诗歌、散文、音乐、绘画、书法、琴艺等多种传统艺术形式,引领观众走进江南水乡、“世外桃源”、水墨风景,聆听古往今来的传说和故事,浸润一种风雅与思想。这种高雅,绝非一般的专题片和纪录片所能展示和分享,其中的文学性、历史性和艺术性的追求在这一栏目中得到完美融合。
解说者尤其是新闻播音员,如果突然接受人文纪录片,会有一种乍然之间进入另一种世界的感觉。人文纪录片对于播音员的要求,除了要保证基本的播音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这种形式的纪录片要有根本的价值认同,具体表现在与整个作品风格要融合得浑然天成。这种慢节奏、抒情化、唯美式的电视解说,绝不是一种拖沓,更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无病呻吟。解说词之间的停顿、空白往往是给观众留有想象的时空,实景和虚境的交融互渗,展示着更多意味深远的人生命题和情感纠葛。因此,要做好一名合格的人文纪录片的解说者,首先必须在人文纪录片的形式和风格上有一种认同式的自我沉浸,跟随纪录片的脚步,追寻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文意境,从对文字的表面熟悉,修炼到对艺术意境的自我追求上,才不会辜负一个好作品的横空出世。《江南话语》栏目中的片子,多趋向于一种唯美的展示、人文的思考,解说是一种对文本的“二次创作”。这就要求创作者平时必须多阅读文化艺术类的作品,多观摩一流的人文纪录片,时时关注人文动态,加强人文综合修养,把生活中的点滴人文体验都积极融入到整个创作的过程中,开启一种“慢生活”的人文之旅。
修炼二:知识储备,提升解说境界
与其他纪录片相比,人文纪录片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储存意义,更有着广泛知识传播的意义、创造电视经典的意义、改善电视文化生态格局的意义,其核心是以文化见长。“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界定一下必然有时空的限定,因此人们总是在一定范畴内说文化。具体到《江南话语》,表现的核心就是紧扣“江南”(地域)与“文化”(对象)这两大主题,在内容上涵盖江南地区的历史人文、民俗民风等,以文化的视角,探究江南地区的文化形态,追寻这类文化形态的内在特质及渊源;全方位、多角度发掘人物、历史、事件、情绪等相关内容及其深层内涵。从人文质地来讲,这档人文纪录片栏目,以散文诗式的笔致,引导观众徜徉于江南山川风物之间,躲开城市的喧嚣,求得内心片刻之宁静,从而达成一种文化的对话。当然,这种对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着力于对古之吴越、今之江南地域的人文精神的再探,而把纪录片的写实性与中国山水畫相交融,制作唯美、追求诗画于一体的意境则成为这种对话的天然意境。这档文化栏目的风格底蕴,在一定意义上也给出了人文纪录片的一个重要功能,不仅在于观赏与阅读,更提供了一种思想与思考。
思考发源于阅读,阅读不止于纸质。作为电视创作和传播中的重要媒介角色,解说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将解说词的内在涵义表达上与情感拿捏中,更需要解说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积累,这就要求解说者的知识储备足够丰富。以《缸鸭狗》为例,解说这一宁波汤圆的百年老店,需要解说者对该品牌的历史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对宁波传统小吃的厚重文化有一种敬畏心与欣赏力;在传播传统手艺上,十几道工序的解说也破费心思,不掌握其中的先后顺序以及其中的讲究,也很难把手艺绝活的精气神传达给观众,以上是一种对特定历史文化的知识储备。还有一种储备则含蓄地散播在片子解说的每一个段落中,就是对这种传统文化的守望、工匠精神的磨砺、古今对话的延续上。其实,对于解说者来说,每一个纪录片的创作都是全新的,而往往解说者本人并不参与前期的策划、摄制过程,只是在剪辑阶段聆听导演的介绍。因此,个人对于整个作品的及时吸收和锤炼水平,决定了解说配音的到位与否。在这种客观条件下,解说者的知识水平包括初级的认字能力、音准率,还有较高要求的对于地域人文的知识储备和传统历史的积累等,都是评价一个解说者业务水平的关键要素,对作品的最后成型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只有把工夫做在课外,加强对本土人文领域知识的储备和思考,勤于做当地群众的小学生,才能在人文纪录片解说创作上实现储备与提升的良性发展。
修炼三:语音把控,塑造雅韵风格
近年来,随着纪录片制作水平的提高和创作经验的积累,纪录片解说在众多纪录片创作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解说过程中,解说者根据个人生活阅历、审美情感以及对解说词由浅入深的感悟和理解,运用语言表达艺术的内外部技巧,在解说语流中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律动和音韵美感。一般来讲,就解说的语音技巧而言,主要体现在风格和节奏上。在人文纪录片中,有学者概括出雄浑大气、平实晓畅、典雅俊逸三种典型风格。当然,这些风格本身并无高下之分,只是根据文本的类型,而有所侧重地把控全文的语势。而节奏的处理,更是需要满足细节的要求,依据不同的语境,掌握不同的语速。《江南话语》栏目作为一档文化专题,在唯美中更突出一种潇洒清朗、风流儒雅、意境深远的意味,因此整体的风格富有一种文化的质感。其语音元素,就像乐曲的音符是随着情节的推进,始终处在一种动态的变化中,整体雅致与动态变化相结合的特点,给解说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的施展空间,同时又要求解说在变化中寻求与整体风格的高度协调统一,这种高难度恰恰体现了《江南话语》的语音个性。这也是人文纪录片所拥有的独特语音风格。
以《石浦渔光》为例,讲述三个与海洋文化有关的人文故事,东门渔村的船老大任建奇出海捕鱼的故事充满未知、艰险,其中一波三折,解说情感相对高亢;两位设计制作鱼灯的老者的老艺人的故事,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解说情感细腻,娓娓道来;梭子蟹养殖场主人丁敏杰,八年前弃船上岸,精心守护自己的一方水塘,解说情感平直,处于前两者之间。虽然故事之间的情感把握各有不同,但总体节奏趋势皆是舒缓、流动的。具体到每一则故事的特定语境,解说的情感和节奏又不得不精准考虑。比如梭子蟹养殖场主人丁敏杰平时的养殖生活单调而乏味,但导演居然找到了一个细节——船老大自己会做船模。这一段主要依靠主人公的同期声自述,解说词则点出了一个弦外之音:海上生活不会再来,船模寄托了他对曾经乘风破浪岁月的怀念。日落西边,渔光单影,在这段唯美的画面中,要求解说渲染一种情感,略有伤感,但不能太悲,在节奏上更显抒情性。又如制作鱼灯的二老在平静的石浦老街坚守一方传统,但是在解说制作鱼灯的过程中,情感上既有对技艺本身的赞美,又有对手艺人的崇敬,因此解说的节奏相比一般速度是加快的,体现一种褒扬的情感。这些对解说的整体把握和具体掌控,是人文纪录片对解说者提出的多层次要求。这就需要解说者加强语音技巧的修炼,在理解解说文本的基础上,深入故事,融入画面,在语境中综合运用好人文纪录解说的多种解说风格,对形成解说者的个性化风格也是极有裨益的。
(作者单位:宁波广电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