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的个人发展过程中起着奠基作用,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顺利完成语文作业是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小学生学龄的递增,学生的学习逐渐出现分层的现象,越是高年级的语文学习越是明显。针对这一现象,必须进行分层布置作业,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能巩固自身的知识,并能发挥自身的才能。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分层作业;布置探究
以往整个班都布置同样的一份作业,不利于学生的能力提升。有的后进生难度大的完成不了,敷衍了事,要么留空白;中等水平的学生则对难度最大的那部分作业不能很好地完成。分层布置作业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很好地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提升自身的學习能力,扩展思维,获得启发。分层作业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中的应用,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同时,也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有利。
一、基于学生基础进行分层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学生学习处于不同层次的情况,不单单是语文,其他科目也是如此。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更应如此。小学语文作业不单可以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还能教会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继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习层次上的表现,进而分层布置作业,慢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首先,控制后进生的作业难度,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在对待后进生的作业问题上,我们要多加考察基础知识,尽可能地减少难度较大的作业。
其次,减少中等生的作业量,注重作业难度稍高于他们的水平,这样才能起到启发的作用。中等生占班级的绝大多数,这部分学生基础扎实,容易粗心和懒惰,需要督促其学习。作业的布置要减少量,注重学习能力的启发,多布置些具有相当难度且有启发意义的作业,写作方面也要慢慢培养,由简单入手,平时多督促学生阅读。
再次,以更少的作业重视优等生能力的培养。平时的学习除了基础部分,要加强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比如古诗词的学习,让优等生注重诗词解释、表达的情感等,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描绘诗歌图景,多表达。平时的语文学习必须加强优等生的阅读,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写读后感。
二、作业难度上要分层布置
小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要想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能力提高,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明确的作业难度上的分层,在学生能力水平上加大一点难度,使学生有可发挥的空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后进生保证基础知识的落实,在背诵和默写上抓紧;对于中等生要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除了生字词,在情感阅读方面也要多锻炼;优等生作业难度加大,阅读量也要加大。
比如,在《穷人》的学习中,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难度要分明。后进生重点学习生字词,能读顺课文内容;中等生明确知道课文表达的思想内涵,可给他们布置作业:平时的生活中哪些例子表现互相帮助的精神,自己课下收集并写出来;优等生要深入文章内容和感情,并模仿文章的写作方式,进行写作。
三、作业评价的分层
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都要客观地评价,除了甄别对错之外,整体的作业评价以鼓励为主,多鼓励学生完成作业,言语要委婉。客观地看待学生的作业,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评语也应饱含深情,体现对学生的关心。
同时,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的家长认清孩子的学习水平和提升空间,获得家长对分层作业的理解和认同。多陪伴孩子做作业,不能采取监督的方式催促学生的学习,更不能单一地认定学生的分数就代表学生的学习水平。家长要和教师站在同一立场,共同携手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客观地看待学生的学习。
此外,教师的评价方式,作业批改的形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对优等生采取竞争形式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和阅读量的提高;鼓励后进生互相分享彼此的学习感悟,共同促进共同提升;中等生存在学习松懈时,教师要及时地指出并恰当批评。
参考文献:
[1]陈贤.分层作业自主发展[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9).
[2]徐媛华.关于分层作业设计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5).
作者简介:钟远鸿(1974—),女,就职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柏埔中心小学,科室及职称:老师,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