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雅娇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审美观、表现力和发展观的重要阶段。新课改后,素质教育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觀,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规律值得教师不断探索。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趣味性”教学;培养策略
美术是一门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的学科,教师应该针对美术课的教学现状采取有力措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大多数美术教学存在的缺陷
1.师资力量缺乏
在大多数小学中,美术教师数量有限,有的由其他任课教师充当,而学校中学生数量较多,这些因素导致了学生无法学到专业的美术知识,丧失了提高美术修养的机会。
2.家长和教师忽视小学美术课堂教育
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家长和教师将升学率放在首要位置,占用了学生的美术课堂时间,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潜力被忽视。
3.教材内容没有创新
学生在美术课上所要学习的内容总是来自课本,教学资源受到限制。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的益处
将“趣味性”教学方法运用于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小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同时,“趣味性”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趣味性”教学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实用方法
1.创新教学环境,课堂“移居别处”
现在,提到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大多数人的脑海中最先出现的应该是四四方方的教室,教师在三尺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认真听、认真学,人们的思维形成定式,目光局限在室内教学。但是,教育往往源于生活,自然界中的一切美好事物都是学生学习的导师。因此,自然界也可以作为教学环境。教师应该放宽思路,对于某些课程适当地走出教室,让学生去生活中、去自然界中亲自感悟,去发现事物的奥秘,去感受大自然的韵味。教师要试着创新教学环境,为学生创建新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发现课堂学习的有趣之处。
例如,对于《走进大自然》这节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使用颜料、毛笔、油画棒。在这一前提下,教师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事物,了解每个事物的特点,而这些靠教师单方面地说无法教给学生,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学习。
2.尊重学生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同样,小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天赋也各有不同,就像教师让学生观察月亮,并说出月亮的特点,有的学生会觉得月亮像镰刀,有的学生觉得像小船,还有的学生会觉得像灯笼。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不要将自身的思想和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开阔思路。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教师要积极引导,对于学生的特别之处加以培养,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教师切勿抓住学生的不足之处严肃批评,这样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而对于学生的特别之处,教师不应该以自己的观点主观臆断,因为这样会严重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教师需要明白,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特别,其思维不像大人一样已成固定模式,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春天的色彩》时,每个学生看到的春景是不一样的。提到春天,人们会觉得春意盎然,想到一片绿色,但是教师应该明白,春天的意境在每个人的思想中是不相同的,小学生眼中的春景也许更加绚丽。教师不应该严格限制学生,让学生只围绕春天的一切都是绿色的展开绘画,而是应该让学生发挥创造力,使课堂具有“趣味性”。
3.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无论哪一门课程,教师均应提前做好充分准备,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课堂时间,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小学生是比较活跃的群体,所以,教师应该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前提下,抓好课堂纪律。而这便要求教师必须提前备课,对于课堂中所涉及的问题做好充分准备。
例如,在教学《水墨情趣》时,教师应把握住“情趣”二字。小学生对水墨画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先做示范,针对某一方面的特点给予学生暗示,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活跃与发散,从而使小学美术课堂更加高效。
美术课堂是否充满“趣味性”,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可以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特点,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陈巍.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