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花
摘 要:道德情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同时它于学生的成长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根本所在。在小学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可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既可以使得小学品德教學更加具有内涵,又可以使得学生更准确地把握道德情感。在此背景下,分别从创设情境、教师引导、道德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品德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以期诸位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品德与社会;道德情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认识不完全,对是非分辨不清晰,对道德认知不完全,想要促进小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就必须给予学生有目的的、有系统的道德情感培养,唯有如此,学生在启蒙阶段才可树立正确的三观。下文,我将根据教学经验及文献参考,浅谈在小学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初步掌握了知识,有了较为充沛的情感,因此,当他们面对某种情境时,能够发挥充分的联想,从而引起自己的感情,并将之表达出来。教师可以运用学生的这种心理,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在情境中感受其中的情感,从而触景生情,以此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这种方式对于初次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有极大的利处,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
效果。
例如,在教学《在公共汽车上》时,为了让学生拥有更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我与学生一起创设了一个公交车情境。在情境中,我充当了公交车司机,并将学生分成了三组,两组同学随意扮演不同的身份,如儿童、老爷爷、老奶奶、孕妇等等,另外一组学生则假装刚刚上车的乘客,同样有着各种角色。然后当行动不便的学生上车时,请问学生应该怎么做最合适。学生仿若处于真正的公交车上,分别让座和搀扶。在其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了启发,对学习的内容认识更深刻。
二、教师引导,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
从牙牙学语开始,懵懂无知的儿童最常做的便是模仿。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大多9~12岁,他们对人或是事物的好坏、优秀与否已经有了最初的认识,而且在众多学生的心里,教师便是其中最厉害的人之一,这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模仿跟随教师。因此,小学品德教师在教学时,务必注意自己的影响力,在日常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以良好的道德情感表现自己,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我是班级的主人》单元时,起初我请部分学生回答他在班级中有什么权利,有什么义务。在班级中充当了班级干部的学生能够回答出很浅显的一部分内容,而我发现其他的学生却是觉得自己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其后,我便以自己为例展现自己曾经的学生生涯中的权利与义务。我告诉学生,我并没有当班级干部,但是我在班级中的权利是可以在课堂上听老师上课,可以拥有自己的时间学习,我在班级中的义务是在不在老师传授知识的时候开小差,在值日的时候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等。从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真正理解了每个人在班级中的重要位置,对班级有了归属感,同时还意识到自己在班级中应该与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增强了自己的道德情感。
三、道德实践,将道德情感付诸行动
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所有学习到的知识都要通过实践将其转化为自己所用,才是真正掌握了这种知识,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也正是如此。品德社会教学一向是一种将教材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师在教学时不可将其仅在书面上大谈空谈,而是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根据所教学的内容将之真正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如团结师长或是义工服务等。将道德情感付诸行动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日常所学,又可以帮助学生检测自己的道德漏洞,使得道德情感更为丰富健全。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我们的民风习俗》中,我为了使得学生更正确地认识到民风习俗中蕴含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一些不正确的亟须改变的习俗,从而升华学生对民风习俗的道德情感时,我让学生在一周的课余时间内观察和询问家中长辈。期间,我建议学生可以采用小组的方式一起采访邻居或者路人等,并询问他们对这些习俗的看法。学生对这一课外活动十分积极,一周时间内采访了许多人,得到了多种习俗的信息,并在采访中认识到展现古人文明的习俗和一些陋俗,不仅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的道德情感也得到了运用。
道德情感的培养可使得小学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真正融入学生的心中,并再通过实践将知识转化为个人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合适地教学。同时,教师务必持续提升自我教学水平,丰富自我道德情感,以提供给学生优秀的道德榜样。唯有如此,学生才会积极主动锻炼自己的道德情感,才可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许蕾华.小学生学校道德情感教育的作用及实施探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
[2]隋彦玲.小学生道德情感的特点与培养[J].山东教育科研,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