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婷
摘 要:动态课堂是符合新课改原理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对于纠正现阶段高中课堂僵化死板的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课堂生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发散思维,构建新型的动态课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生成;动态课堂
高中教学受高考等因素的制约,很多时候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学生在课堂上十分单调、按部就班,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还适得其反。所以笔者始终认为,越是在高二高三阶段,反而越应该重视课堂的效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在提高课堂效率这一点上,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重视课堂生成,将高中的课堂变成灵活、多变、动态的高效课堂。
笔者是一名生物教师,接下来将从自身的经验出发,以高二的生物课堂为例,谈谈高二生物课堂的教学生成与动态课堂。
一、关于教学生成和动态课堂
所谓动态课堂,就是让参与课堂的各个元素都“动”起来。这其中既包括学生的“动脑”“动手”,也包括师生间的互动;还包括通过各种临时性的课堂生成,转变教学手段的“变动”。这既是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间的有机统一;又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正好带动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符合新课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与高考的目标不相违背,一个高效的课堂,会从各方面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这个角度来说,素质教育与高考这两者只会相互促进。
新课改的提出,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新式的课堂,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然而,现在的高中课堂,与我们设想的高效课堂还存在很大差距。在一次调查中,对于“高中教师课堂教学最主要的任务”这一问题,有高达58%的教师认为是“提高学生成绩”,可见,在现在的高中教学中,教师的思想还存在很大问题。诚然,在某些方面,我们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我们也不能因为某些因素的制约,便心生畏惧,固守传统不敢创新。而教学改革的最终落实,还是要靠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真正的高效课堂、动态课堂成为可能。
二、高二生物课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二生物课上存在的问题,首先还是要说上文提到的教师教学观念问题,其实说到观念,不只教师观念守旧,大多数学生也受社会意识的影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现在的高二生物课,大多数时间是学生在听,教师在讲,一节课安排得非常紧张,课容量很大,几乎没有机会开展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更不用说学生之间自发学习探究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教师和学生都认为高二时间紧、任务重,马上又面临着高三的升学压力,再加上到了高二,生物课的难度会有明显提高,这时应该抓紧时间“学会”预定的内容,以早日完成教学任务,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总复习。在教师和学生都有这种想法的情况下,生物课只能向着“灌输式”的老路子走去而没有人提出异议。即使教师有心想改变教学模式,学生也会认为无此必要而不愿意与之互动;同样,即使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了一些思维火花,也会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被淹没。这是一个典型的恶性循环。而习题课更是纯粹的“做题—讲题”单调模式,且还自以为是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殊不知,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被完全忽视,而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目标单一直接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学着厌烦,教师教着厌烦,也浪费了大量本可以好好利用的课堂生成点,束缚了学生思维。现在许多教师和学生宁肯多练几十道几百道习题,也不愿意提高课堂效率,激发探索思维,正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三、构建高二生物的动态课堂
那么,说了这么多,该怎样构建一个高效的动态生物课堂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尝试提出几点看法:
1.“对话”为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构建动态课堂,首先要从观念上转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高二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知识储备,完全有能力开展各种层次的自我学习活动。而生物课本身是一门以实验和探究为基础的科学,真正学好生物课,势必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从而探寻并总结出规律。所以,教师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学习,而自己则作为一个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即可。这要求教师真正放低姿态,做到与学生平等交流,使上课过程成为师生间针对某一知识点的“对话”过程。比如,提问“病毒算一种生命吗?”有学生想了想反问:“生命该怎么定义?”我当时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好,就将它留给大家讨论,大家从病毒的结构、病毒的复制说到细胞的分裂,最后归结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主题上,教师基本只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但是效果非常好。当然,高二的生物课毕竟内容非常多,且难度大,在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思维稍加控制,免得离题太久,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保证有序进行。
2.重视“生成”,勇敢突破课堂预设
由于高二的生物课时间紧,任务重,许多教师为了有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都会在课前制订一份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在课上,更是严格按照事先的预设开展教学活动,对课堂中出现的可以生发的生成点不予理会。其实,弓弦绷得太紧反而容易失去弹性,教师应该给课堂预设留出一些余地,以便可以从容地应对实际教学中的课堂生成。在课堂上,如果遇到学生的提问、疑惑,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对于引导学生思维有力的生成点,将其捕捉并扩大化,甚至还要在适当的情况下有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生成点,可以利用明知故问,将错就错等小技巧。比如,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有位学生在“光照”一部分中提到了南北方的植被差异,立即引来另外一个学生的反对,笔者借此机会让大家讨论区别“光照”与“温度”的差异,这本是课前没有想到的,但在讨论中有了新收获。最关键的是,在各种各样的课堂生成中,生物课的走向充满了无数种可能,这使得生物课真正“活了过来”,在无限的可能中运动发展,带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也给教师许多体悟和提升的过程。
3.“点燃”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到了高中学习的后半段,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日渐萎缩,而应试的压力让学生逐渐泯灭了对主动思考探索的热情。事实上,高二的生物课,由于难度增加,更需要学生用心动脑,以主动的精神来学习生物课程。尤其是选修部分,其中涉及的个性思维比较强,更加要求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只有如此,生物课堂才能充满不竭的动力,不管是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也好,还是课堂上的动态生成也好,都需要“点燃”思维这最关键的一步。这里举一个例子,学习“植物杂交技术”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介绍植物杂交技术的成果与前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选择地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两种不植物的细胞融合在一起,首要障碍是什么?”“去除细胞壁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等,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总之,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各种发散思维的条件,给“动态课堂”添加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葛小偉.构建高中生物学动态课堂的实践研究:以高三生物教学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2009.
[2]张杨.高中生物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