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珊娜
摘 要: 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地理现象。随着社会发展,旅游需求提高,在高中地理选修课程中开展旅游地理教育,增加未来公民的相关知识储备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旅游地理作为选修课程,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和普通高考考生大纲中均作了明确的要求,全国卷对旅游地理知识的考核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地理综合能力。
关键词: 旅游地理;课程标准;普通高考;教材比较
1 开展旅游地理课程的依据
1.1 当今社会发展需求
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游憩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人类体验,一种社会行为,一种产业,同时也是一种地理现象 [1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民收入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加,受教育程度提升,各地旅游资源开发程度提升且交通便利程度提高,同时旅游价格降低,人民币升值出境旅游成本降低等都不断激发国民旅游动机,旅游需求提高。自2006年至2015年,我国出境游客由1278.6万人次上涨到3452.36万人次,国内游客由139400万人次上涨至400000万人次,2015年国内旅游创造收入达34195.05亿元,为2006年的5.49倍。旅游者数目增多,超出旅游地旅游环境容量,旅游者及旅游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对区域产生一系列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不利影响。因此在高中地理选修课程中开展旅游地理教育,增加未来公民的相关知识储备具有迫切性。
1.2 符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课程标准中关于“选修3 旅游地理”共有13条,重点要求学生把握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旅游与区域发展 [2 ]。
1.3 满足《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版要求
2016年10月14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关于2017年普通高中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修订后的文综考试地理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作答。客观上提升了旅游地理在高考考核中的地位,“旅游地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选考“旅游地理”更具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而近几年“旅游地理”问题的设置越来越“生活化”、“多元化”,很多学生面对多元的问题很难准确把握答案,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开展《选修3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地理思维看待地理现象的发展。
2 全国卷(文综)关于旅游地理知识考核分析
2016年高考进一步扩大高考统一命题试卷区域,除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和江苏五地外,全国26个省份(全部或部分)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2016年高考全国卷有三套,分别为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旅游地理选做题位于高考试题全国卷的第42题,分值10分。相较于各省自主命题试卷,全国卷更具有权威性、公平性和科学性,题目更加灵活,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全面考核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和生活常识积累。例如2016年全国Ⅰ卷旅游地理题目为:分析莫干山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该题以莫干山近年来的“民宿”开发为背景资料,通过结合图文信息,分析其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难度不大。2016年全国Ⅱ卷旅游地理题目为: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该题考察的是旅游地理模板,分析旅游资源的价值,如观赏价值、美学价值、开发价值、科学价值、体验价值等。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评价应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从游览价值、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条件、距客源市场的远近、交通通达性、环境承载力和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即可。2016年全国Ⅲ卷旅游地理题目为: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该题考察目的在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学生必须通过读图获取该地地理位置和地形等相关信息,并套用旅游地理模板知识,与2016年全国Ⅱ卷的解题思路有相通性。全国卷对旅游地理考核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旅游地理相关知识的考核,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考核,总体难度相较于环境保护选考小,学生选做人数和得分率也较高。
3 旅游地理课程开展建议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初审通过的《选修3旅游地理》教材共有湖南教育出版社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中国地图出版社和山东教育出版社4个版本,每个版本的编写思路和内容的选择都是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版本教材的编写既有相同点也存在部分章节内容选取和知识框架较大的差异。例如对课标“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观赏方法”、“运用资料,描述若干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中图版和湖南版将这部分均设置在第二章,且每一点独立成一节,人教版则将这部分放置在第三章,分别位于第二节和第三节进行编排。有别于人教版和湖南版,中图版在章节前设置了“课题”,该“课题”以章节内容为基础设计研究题目,课题进度按照每节内容进行编排,第一节进度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确定从哪些方面来欣赏你们选择的旅游资源”。第二节进度为“分析所选旅游资源的景观特点和成因”。这样,学生在学习每一节的过程中可以解决相应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是中图版的优势所在。人教版在章节呈现上没有局限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顺序,而是进行了知识的重构。无论选取何种版本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课程标准进行,用教材教授知识,而非简单地教授教材知识。教材中较多的图表数据均为2005年之前的数据,而旅游地理属于人文地理分支内容,其旅游地理现象发展变化较快,课本引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有些数据已经不能说明当前旅游事物的发展现状。因此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能采用更符合现状的地理事项解读课标要求。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知识整合,归纳旅游地理答题模板,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提升,最主要的是材料分析能力和讀图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