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靖
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只重“语言”而轻“言语”的问题令人担忧。即使课改如火如荼,遍地撒种,但陷于记忆为应试,疏于体验淡素养,僵化泛读求数量,细碎理解空耗时,生硬模仿止于像,人云亦云无深入,仍是课堂的常态与顽疾。
一、归“听”以世界
《义務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要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内容或者要点,要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倾听”要有从习惯到能力的演进,应有四个节点的关注:一是轻松愉悦的环境,学生完全是在一种放松、安全、心动的状态中自然进入倾听;二是亲近有趣的问题设计,学生主动走进搜素、了解、发现的境界中,自觉吸纳倾听;三是尊重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语言方式、课堂节奏、输出内容、达成目标都要适宜明确;四是点燃学生心灵的原野,在听声音时想象文字的画面,聆听文字的声音,抚摸文字的温度。长此聚集,学生自然会有话说、有笔落。
二、辟“读”以蹊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读”作为极为重要的手段和学习过程来表现,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历程。那么如何开辟“读”的蹊径呢?
一是细读课内文本。要保证三个层面的阅读经历。首先,是读中理解语言。这不仅指一篇文章、一个段落,还有一个词、一个标点所传递的意义品质。比如,在教学《莲叶青青》中描写祖母“咔”的一声剪下了一枝最大的荷叶。我在请学生读“咔”这个拟声词时,首先要读出就是这个词的本来意义,即读出一种声音。其次,是读中品悟语言。仍然是这个“咔”,我先让学生用手做成剪刀的样子来实际感受“咔”的一声速度之快。然后让他们读出这个句子,这样先动作感受,再朗读表现,一个悟的过程就存在了。接下来再引导学生体会这个拟声词用与不用的区别,自然地让学生感受到词语传递出的祖母“毫不犹豫”“果断坚决”的态度。最后,是读中升华语言。依旧是这句“祖母咔的一声剪下了一枝最大的荷叶”。在学生充分体会这句的内涵之后,教师可以就势提问:“祖母如此果断,难道是她不喜欢荷叶吗?”学生借此深入走进“祖母对荷花下的工夫让人吃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更深刻地感受到祖母对孩子的爱远远多于对荷花的爱。一个小小的拟声词,由表及里,以读为梯,从文字到文理,鞭辟入里,内化是素,升华是养。
二是拓读课外佳篇。量的厚积,才有质的约取。课外阅读是让语言转化为言语的有效过程,是学生积累、内化、接受、继承的过程,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博览群书。以下课外阅读的流程:携“趣”进入─用脑徜徉─给赏交流—修炼素养,是我与学生长期坚守的行走路线,如此向前,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丰盈、绽放。
三、给“说”以场域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说”无处不在。但如何让学生想说、会说、能说?则需要精心设计去“引”。其一,要创设说话的意境,让学生有要说的意愿和兴致。其二,要有正确诉说的方法。如“学会表达爱”这一话题,学生就在小童话故事中寻找出了“表达爱要真挚,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爱态度要适中”等方法。其三,要有真实的生活经历。就以“如何表达爱”作为课例,我会选择让学生在课堂上给父母打一个电话表达自己的爱,也可以为灾区的孩子们制作一张节日的卡片,用图画与文字书写自己的爱,甚至可以在课堂上走过去拉住某个同学、某位老师的手,直接说出自己对他的爱。这样的课堂充满了真情、真实、真味,不仅还原了知识的本源、生活的本质、人性的本真,也使言语能力得到提高,真正让语言充满灵性。
四、落“写”以台阶
写,即书面表达形式。关于对“写”的研究,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搭建书写的平台。其一,建议在留白处搭台。课本、读物里情节的叙述和言语的表达中多处留有意蕴“空白”。在这些“留白”处搭建平台,能让学生深化语言的理解。比如执教《鸟的天堂》,在学生学习到“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时,就可以出示这样的填空:“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如同 。”学生只有在充分地体会了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的基础上才能补充出意向生动、意蕴深远、情怀洋溢的语言。其二,建议在可仿处搭台。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常用的方法。大到仿一篇文章、一个段落的写作方法,小到仿一个词语的形式结构,而这些全部都是一种积累的过程,是一次言语提升的历练。其三,建议在具体实践时搭台。生活即语文,把生活变成文字,“写”就成了实实在在,就是沉甸甸的果实。
语言的传递和内化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工程。善破善立,仰望星空,坚实行走,定会走进语文文化的深处,徜徉语文世界的璀璨星空。
参考文献:
[1]纪丽敏.试论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J].课外语文,2015(6).
[2]高燕.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