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一士子,独品满湖雪

2017-07-03 02:22唐惠忠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湖心亭鸟声张岱

唐惠忠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

【教学目标】

1.诵读积累,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大意,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品读赏析,体会白描手法的妙处,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3.理解提升,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前准备】

1.借助注释、工具书,对作者、课文有大概了解;

2.预习课文,疏通文意,发现并提出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流程】

一、导入新课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张岱其人

1.张岱(1597~1689),号陶庵,出身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即写于他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2.他在《陶庵梦忆序》中说:“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由此可见其著书的旨趣,以及以“梦”名书之缘由。(在枕上听到鸡的啼声,纯洁清静的心境刚刚恢复。于是回想我的一生,繁华靡丽于转眼之间,已化为乌有,五十年来,总只不过是一场梦幻。现在黄粱都已煮熟,车子已从蚁穴回来,这种日子应该怎样来打发?只能追想遥远的往事,一想到就写下来,拿到佛前,一桩桩地来忏悔。)

三、自读交流

1.文中有个词语可以概括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痴”。曹雪芹《红楼梦》中有一名诗:“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语言品味:“天与云與山与水,上下一白”,这里三个“与”是否多余(可否改为顿号)?为什么?

——并不多余。理由:三个“与”让“天、云、山、水”四种景物融合在了一起,造成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如果去掉,好像它们就有界限似的);有三个“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更有气势。

3.学生疑问:这篇短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应该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出现一个舟子在说话;前文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好像犯了一个前后矛盾的错误。

——留待稍后讨论。

四、进一步赏读文本

1.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200字,请你试着加上4处旁批。

2.旁批交流,师生评点。以下是教师参考有关资料,自主写下的批注: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近西湖。这开头两句,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它使我们联想起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这无声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两者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是日”者,“大雪三日”后,奇寒之日也;“更定”者,晚上八时左右,寒气倍增之时也。“拥毳衣炉火”一句,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作者先总写,摄取了“上下一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能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从“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对于这里的“强饮”,有不同的理解: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的教学参考书认为,是“痛快地喝下”;一说“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还有的以为,无论是从“强”字的义项分析角度,还是从“强”跟表示吃或喝一类动词的组合来看,或是从课文的语境角度分析,“强饮三大白”的“强”都应当是“勉强”的意思——张岱一定是有所推辞,于是才有了“拉”的动作,张岱为什么会推辞,一种可能是不善饮酒,另一种可能是此时并不想喝,不管是哪一种,都会使他“饮三大白”的行为显得勉强。】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种地方,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

五、问题探究

1.关于“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是金陵人,客此”的不同解读

——人教版教参:作者写“两人”“大喜”,即写自己大喜,写“余强饮三大白”,即写两人畅饮,此处使用互文手法,使行文有变化。及写到“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才匆匆交代了友人的情况,这样写一方面是由于张岱是性情中人,最关注的是朋友之间在情致心灵方面的沟通,至于朋友的身份地位、官职爵位等世俗的问题并不在意;另一方面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询问对方身份之时,也是彼此分别之时,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这怎么不叫人遗憾!

——另一说:然而事与愿违,当他上了湖心亭,却发现,这里竟然有人铺毡对坐,烧炉煮酒。这一刻,他苦心经营的氛围,统统被打破;这一幕,也深深刺痛他的心。其实张岱并不想和别人一起分享西湖。如果认为张岱在这里遇到知音,那就更错了。虽然他们来得比张岱还早,铺毡对坐,烧炉煮酒,似乎比张岱更有情调,好像比张岱更懂得欣赏西湖。其实不然,这正如张岱在《西湖七月半》里面所讽刺的一种“看月者”,只不过是找个清净的地方喝酒而已,并不是真正在欣赏西湖。所以当亭上人大喜,引他为知己,粗鲁地拉他喝酒的时候,张岱是强饮三大白,勉强应付而已,随即离开。

——教师的意见:同意后者。湖心亭看雪,終于因为金陵人的好客而未能看够,郁愤之情也难得消解。只在去湖心亭的途中略见“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幅画其实是他心中的冬天西湖画面,或许他在没有去西湖之前,心中早就有这幅画面了)。可见这世上,难有清净之地。标题中的“看雪”而非“赏雪”之意,也由此明晰起来。

2.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为什么?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基于作者的贵族身份和等级观念,加之舟子等人根本不能理解其行为,故其也不会将所带仆从视为“同伴”。因而,他在潜意识里自然而然地认为此行没有伴侣。其云“独往”者,是从寒夜赏雪特立独行的角度,从痴迷忘我的角度来表述,是社会学的角度;而又言“两三粒(人)”者,则纯粹是从人的自然数量的角度出发,是生物学的角度。角度不同,说法当然也就不同。】

3.文中张岱“痴”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行痴:居然在夜晚去看雪,真是不可思议;自称是一个人驾船去的,胆子可真大;还不是一个普通的冬天的晚上,而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景痴:痴人眼中有痴景。心痴:“眼中无人”,“金陵人”尚且不顾,何况舟子;孤舟一士子,独品满湖雪。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本篇短文;

2.推荐阅读:《西湖七月半》。

猜你喜欢
湖心亭鸟声张岱
湖心亭看雪
期待
《湖心亭看雪》教学小结
张岱的“痴”的疏狂与孤独
湖心亭看雪
七种鸟声
《湖心亭看雪》
闲情
一个人的梦
我看《湖心亭看雪》中的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