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鲁渤
清晨测试你听觉的有七种鸟声
你始终都没能找到
可以角色互换的那一种
你捕捉鸟声,徘徊在
第五和第六种的呢喃之间
左右两张网的耳朵
剔除了第一与最后两种
喧闹的飆歌
而三、四过于小心翼翼了
第二的存在更像反复不停的质疑
春天多么好,树木繁茂
枝叶在风中搧起的七种鸟声
婉转清新的悦耳动静
暗夜里踽踽独行的你的足音
柳絮扬雪般的万千心语
分明都是懵懂一时的功课
七种鸟声,清点你此生半壁江山
但问敛声展翅何去
飞鸟归林,不在夕阳西
(选自本刊2019年第六期“首推诗人”栏目)
一苇渡海品读:
就心灵的成长或休整而言,聆听自然,聆听鸟鸣,当然也是聆听教诲、劝勉。事实上,早晨的鸟鸣也许是九种,这里的七种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丰富性。作者试图赋予七种鸟声以不同的心理投射。作者明白,鸟声只有鸟懂得,作为人的心理投射,鸟声是不稳定的。因此,作者是以游戏的方式来完成不同鸟声的心理投射的,那种确凿无疑的、鸟声与心理情愫的对应是没有的。这就是作者为何说想要“角色互换”而不得。明知不可互换而欲求之,实乃贪欢的游戏。但此等游戏乃心灵成长或休整之需,往往发生在心灵放空之时,由是称听鸟鸣及其他籁音为“懵懂一时的功课”甚为恰切。听鸟鸣,恰为心灵功课;而借鸟鸣清点人生,“敛声展翅”,尤显从容。此从容既是人生的从容,也显示诗文本叙述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