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五化”协同发展的时空演变

2017-07-03 15:31项桂娥吴义根
池州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五化工业化安徽省

胡 鹏,项桂娥,吴义根

(池州学院商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安徽省“五化”协同发展的时空演变

胡 鹏,项桂娥,吴义根

(池州学院商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利用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1—2014年的面板数据,计算了“五化”发展指数,并运用HR模型测度了“五化”协调度。结果表明:信息化和农业化发展较快,绿色化水平滞后;“五化”综合水平迅速上升,但增速在下降,动力不足,形成了“中间高、四周低”的格局;“五化”关系日趋协调,整体上达到了中级协调等级,形成了“四角高、中间低”的格局。研究认为应该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全面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现代农业,持续支持技术创新,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着手促进“五化”协调发展。

“五化”;协调发展;HR模型;空间格局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党和国家先后提出了“两化融合”“三化同步”“四化同步”和“五化协同”的发展理念。伴随着国家发展理念的演进,国内学者对“化”与“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在“两化融合”提出之后,学者们从理论上分析了“两化”的内在联系、融合机理[1-2];对“两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融合度和融合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两化”的融合度越来越高、融合效率越来越低[3-4]。“三化同步”提出之后,学者们对其内涵、内在机制和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5-6];相关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三化”基本协调,但农业现代化严重滞后[7];各省份“三化”初级协调,其协调程度呈现出东、中、西部递减的现象[8];对具体省份的实证研究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9-10]。“四化同步”提出之后,学者们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内涵、互动关系、作用机理及本质特征[11-13];对“四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四化”融合不够、互动不足、协调不力[14];“四化”发展具有区域不均衡和地区内不协调的特点,“东高西低”特征明显[15-17];也有学者对“四化”协调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是各自分析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差异较大[18-19]。

由于“五化”提出时间尚短,对“五化”的研究较少。丁志伟讨论了“五化”协调研究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20];颜双波归纳了“五化协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其实证研究发现“五化”之间相互作用、不可或缺,但是融合不够、互动不足[21];刘凯等的实证研究表明,“五化”综合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五化”协同度逐步提高[22];杨勇等则发现,东部地区“五化协调”发展的效率提升较快,中西部地区则提升较慢[23]。也有学者从省级层面开展实证研究,侯纯光等的研究表明,山东省“五化”协调发展等级不高[24]。现有研究对“五化”的测度,基本沿自对“四化”的测度方法。测度“五化”之间的协调度时,主要用的是耦合协调度模型[23-24]。虽然都借鉴李裕瑞等的方法,通过引入变异系数,克服了计算结果数值区间较窄的缺陷;但是,模型都暗含了变异系数介于0和1之间的前提。个别文献构建了HR模型[22],但是模型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并未进行面板数据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表明,“化”与“化”的发展水平及协调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特点等密切相关。不同区域的“五化”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差异较大,因此对“五化”的研究非常有必要结合具体的区域。安徽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同时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等问题。实现“五化”协调发展,对安徽省经济产业调整、经济社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利用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1—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五化”协同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运用HR模型测度“五化”协调度,对安徽省“五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开展研究,探析安徽省“五化”协调发展的状况和特征,为推动安徽省“五化”协调快速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2 指标体系、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指标体系

“五化”提出时间尚短,相关文献较少,各文献的指标体系并不一致。但是,学界对“两化”“三化”及“四化”的研究为“五化”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本文在借鉴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6-19,23,25],遵循系统性、可比性及数据可得性原则,构建了安徽省“五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五化”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

2.2 数据来源

本文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所有经济社会数据均来自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2-2015和安徽省2002年至2016年的统计年鉴。为减少价格因素的影响,数据均以GPP平减指数(2001=100)进行了平减。

2.3 研究方法

研究“五化”协调程度,需要先测度各“化”的发展水平和“五化”的综合发展水平。需要在建立指标体系后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常用的确权方法有熵权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其中,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带有主观性;主成分分析结果的解释性较为模糊;熵权法则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因此也是用的最多的确权方法。杨丽等对熵权法进行了改进,并应用于面板数据[26]。本文直接采用改进的熵权法来确定各“化”指标的权重。

计算工业化 G(g)、信息化 X(x)、城镇化 C(c)、农业现代化N(n)和绿色化L(l)的发展指数的公式依次如下式(1)(2)(3)(4)(5)所示。

式中:αi、βj、γk、δt、λs为各指标权重,gi、xj、ck、nt、ls为各指标标准化值。

“五化”综合发展指数Z(z)是各“化”发展水平的加权平均数。由于各“化”处于同等地位,已有文献均对各“化”赋予了相等的权重,即综合发展指数可用式(6)表示。

对于“化”与“化”之间协调程度的定量研究,周振等(2015)在薛红霞等(2010)、曾福生等(2013)构建的HR模型基础上,突破了变异系数介于0和1之间的限定条件[27]。本文将借鉴周振等(2015)改进后的模型来测度安徽省的“五化”协调度。该模型如下式(7):

3 安徽省“五化”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表2 2001—2014年安徽省“五化”发展水平描述

根据表1中的指标体系,算出2001-2014年安徽省16市的“五化”发展水平值如表2所示。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2001-2014年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五化”发展水平逐年增长。各市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指数均在快速增长。2014年安徽省的“五化”发展指数比2001年的指数有大幅增长,有的甚至增长了数倍。这既得益于安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受益于党和政府与时俱进地实施各种发展政策。

“五化”中各“化”的增长速度不均衡,内部差异较大。其中,信息化发展最快,农业化次之,城镇化与绿色化则增长较慢。得益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信息科技日益普及,信息化指标均值由2001年的0.063到2014年的0.382,增长了6倍。中央政府自2004年起每年都要发布支持“三农”的1号文件,一系列惠农政策相继实施,大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指标的均值由2001年的0.078到2014年的0.324,增长了4倍。城镇化指数增长缓慢反映了安徽省的城镇化质量不高,尤其是人口城镇化的质量有待提高。虽然增长速度差异加大,但是各“化”指数之间差距在不断缩小。

“五化”中各“化”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皖江城市带城市在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上排名前列,而在绿色化上排名靠后。工业化指数排在前四位的是铜陵、芜湖、马鞍山和合肥,排名最后的则是阜阳、六安和亳州。城镇化的空间分布与工业化基本一致,只是具体的位次略有差异。信息化方面,池州和黄山分别上升至三、四位,铜陵的指数最高,亳州最低。农业现代化方面,黄山列第四,合肥的指数最高,六安最低。绿色化的前两位是黄山和池州,而工业化靠前的城市在绿色化上排名都靠后,铜陵最低。

4 安徽省“五化”综合发展水平与协调度

将“五化”中各“化”的水平值带入公式(6),可以分别算出16市的“五化”综合发展水平。图1反映了2001-2014年间安徽省“五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均值及其增长率。

由图1可知,2001至2014年间,安徽省“五化”综合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五化”综合发展指数由2001年的0.162上升至2014年的0.363,增长了123%。“五化”增长率总体上具有波动下降的趋势,从2001年的12.47%降至2004年的2.45%,此后反弹至2007年的9.4%,又开始下降至2011年的1.45%,2012年略有反弹,2013和2014年又开始下降。反映出“五化”发展动力不足。这一方面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绿色化发展严重滞后。

图1 2001-2014年安徽省“五化”综合发展水平省

利用arcviews3.3将16市的“五化”综合发展指数可视化,如图2所示。限于篇幅,这里仅选取了2001、2007、2014三个年份的数据。由图2可知,各地级市的“五化”综合发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区域差异明显。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由于历史、区位等原因,始终位于前列,并有与其他城市逐渐拉开差距的趋势。淮北和淮南在充分利用先发优势的同时,利用结构调整,也实现了平衡发展。池州和黄山得益于自身在绿色化方面的优势,加之皖江城市带国家规划的实施,大有赶超之势。整体看来,安徽省16市的“五化”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以皖江城市带为中心,“中间高、四周低”的格局。皖江城市带城市除宣城外,其他城市发展水平明显领先。

图2 2001-2014年安徽省“五化”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

在各“化”的发展指数以及“五化”综合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公式(7)、(8)、(9)可以计算出各市的“五化”协调度。利用arcviews3.3将16市的“五化”协调度可视化,如图3所示。2001-2014年间,安徽省“五化”发展逐渐趋于协调,但仍有改善空间。按照侯纯光(2016)等对协调度的划分标准[24],2001年,安徽省“五化”发展整体处于失调等级。仅安庆达到勉强协调等级。至2007年,安徽省“五化”的协调程度提高,协调的范围扩大,基本到达初级协调等级。其中,蚌埠和安庆为良好协调等级,滁州、黄山达到中级协调等级,宣城、池州、淮南、合肥、淮北芜湖为初级协调等级,六安、宿州、阜阳是勉强协调等级,马鞍山、铜陵为濒临失调等级,亳州为失调等级。2014年,安徽省“五化”的协调程度达到了中级协调等级。其中,安庆市达到良好协调等级,宣城、滁州、阜阳、马鞍山、黄山、淮南处于中级协调等级,铜陵为勉强协调等级,其余为初级协调等级。

结合空间分布来看,安徽省“五化”协调度由2001年的皖中高,皖南、皖西低,皖北最低的格局,逐渐演化为“四角高、中间低”的格局。尤其是铜陵市,其2014年的协调度竟然排在最后一位。皖江城市带城市整体的协调度均靠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城市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快速推进,而绿色化则严重滞后。铜陵的绿色化指数2014年排在末尾,这也直接导致了其2014年的协调度最低。

图3 2001-2014年安徽省“五化”协调度的空间格局

上述研究表明,“五化”综合发展水平与协调度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完全相反。根据2014年的计算结果,铜陵市的“五化”综合发展水平排名第1,协调度却倒数第一;蚌埠市的“五化”协调度高居第一,“五化”综合发展水平仅列第11位;合肥的综合发展水平位居第2,协调度只排在第9位。因此,有必要将“五化”综合发展水平与协调度结合起来,综合判断“五化”发展质量。借鉴周振等的做法[27],将安徽省的“五化”协调度进行分类,记为CRD。限于篇幅,仅选取2001、2007和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2001—2014年安徽省16市的HR的均值为0.575,因此,以0.575为界,大于等于该值的为协调等级,小于该值则为不协调等级。另外,2001-2014年间各市综合发展水平Z介于0和0.905之间,将其数据等距分组。由此,做出不同年份协调发展的分类,这里仅列示2014年的协调发展分类,详见表3。

表3 2014年安徽省“五化”协调发展分类

2001年所有城市的“五化”发展类型均属于第1类,即不协调类型。此后发展类不断升级,至2007年第1类的城市已经减少为5个,第三类则占据了大多数,合肥和芜湖则率先达到了第4类,即协调且较有效类型。2014年,绝大部分城市处于第3和第4类,共有12个城市。第5类城市仅有合肥和芜湖两个。亳州因为综合发展说太低,属于第2类。铜陵则由于绿色化严重滞后而属于第1类。从区域来看,皖江城市带城市略占优势,但优势不明显。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本文构建了安徽省“五化”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权法和算数平均法测算出了各“化”发展水平及“五化”综合发展水平,并通过HR模型测度了“五化”协调度。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安徽省“五化”中各“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内部不均衡。信息化发展最快,农业化次之,城镇化与绿色化则增长最慢。工业化发展较快的城市,信息化和城镇化也发展较快,但绿色化严重滞后。绿色化指数高的城市,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水平较低,反映了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第二,“五化”综合水平提升较快,逐渐形成了“中间高、四周低”的格局。皖江城市带区域由于历史、区位因素,加之皖江城市带国家规划的出台,以及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的作用,在“五化”综合发展水平上明显领先其他区域。但是,绿色化滞后对“五化”发展的阻碍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三,“五化”发展逐渐趋于协调,并演化为“四角高、中间低”的格局。大部分城市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和“协调且较有效”之中。“五化”总体上达到了中级协调的水平,但由于绿色化发展普遍滞后,“五化”协调仍需改善。

5.2 政策建议

第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通过新型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降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城乡一体,消除二元结构,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第二,全面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现代农业。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支持,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农业技术设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绿色技术在农业广泛应用。

第三,持续支持技术创新,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要在产业规划、财税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节能减排、新能源等技术创新。

[1]程灏.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微观基础理论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5):56-58.

[2]易名,李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学研究,2011(9):80-86.

[3]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1):34-40.o

[4]张轶龙,崔强.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13(4):43-49.

[5]马敏娜,马秀颖,王志涛.“三化”统筹、“三化”协调、“三化”同步的内涵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2(10):64-68.

[6]陈志峰,刘荣章,郑百龙,等.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相互关系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2):155-160.

[7]周建群.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13(2):110-115.

[8]钱丽,陈忠卫,肖仁桥.中国区域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1):10-17.

[9]吴振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协调状态测度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J].统计与信息研究,2012(7):101-105.

[10]姜会明,王振华.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2012(5):591-595.

[11]蓝庆新,彭一然.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联机制和发展策略[J].理论学刊,2013(5):35-39.

[12]冯献,崔凯.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269-273.

[13]刘文耀,蔡焘.“四化同步”的本质特征和指标构建[J].改革,2014(8):65-71.

[14]董梅生,杨德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2014(4):14-24.

[15]黄安胜,许佳贤.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28-33.

[16]徐维祥,舒季君,唐根年.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测度[J].经济地理,2014(9):1-6.

[17]徐维祥,舒季君,唐根年.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与动态演进[J].经济学动态,2015(1):76-85.

[18]李裕瑞,王婧,刘彦随,等.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4(2):199-212.

[19]舒季君,徐维祥.中国“四化”同步发展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3):50-57.

[20]丁志伟,张改素,王发曾,等.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五化”协调定量评价的进展与反思[J].地理科学进展,2016(1):4-13.

[21]颜双波.基于VAR模型的我国“五化协同”发展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23-135.

[22]刘凯,任建兰,张存鹏.中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演变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4):27-34.

[23]杨勇,李忠民.中国“五化”协同发展的效率测度与时空特征[J].软科学,2017(2):19-23.

[24]侯纯光,程钰,任建兰.山东省“新五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J].经济地理,2016(10):60-68.

[25]吴义根,冯开文.安徽省“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和动态演进[J].经济地理,2016(12):28-36.

[26]杨丽、孙之淳.基于熵值法的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评[J].经济问题,2015(3):115-119.

[27]周振,孔祥智.中国“四化”协调发展格局及其影响因——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5(10):9-26.

[责任编辑:雷红霞]

F124

A

1674-1102(2017)02-0039-05

10.13420/j.cnki.jczu.2017.02.009

2017-03-14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4A177);安徽省名师工作室项目(2015msgzs161)。

胡鹏(1981-),男,安徽广德人,池州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项桂娥(1964-),女,安徽青阳人,池州学院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吴义根(1976—),男,安徽池州人,池州学院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学,空间计量经济学。

猜你喜欢
五化工业化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五化”建设给力纪律审查
着力促进“五化”协同
“五化”凸显作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