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雪玲
摘 要:“语言文字”及其“运用”是新课标的关键词。语文课教的是语言文字的形式,即教学生要重视朗读,还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要品尝文章,品语言文字气足韵美;要躬行写作,寓语言积累于运用之中,这样的语文课才富有“语文味”。从新旧课标的不同,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何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三个方面浅谈学习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文味;新课标;朗读;品味
2011版新课标与2001版旧课标相比,既一脉相承、取其精华,又稳中有变、彰显特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新课标特别强调“语言文字”及其“运用”。新课标在“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都强调突出语言文字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这给语文教师指明了教学方向。
语文课就是学习作者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形式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即作者是怎么写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品味语言文字放在首位。这样的语文课才富有“语文味”,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反思当前语文教学,有时夹杂了太多的非语文因素,缺少了“语文味”。主要表现在:一是脱离朗读。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教师费力烦琐地细解文章含义,学生只是“填鸭式”被动接受,没有主动融入课文的情感。即使学生朗读课文,也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停留在文字表面的意思。二是脱离文章。教学架空文本,枝节分散,重点模糊,甚至出现“串味”,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思想教育课等等。三是脱离课堂。漫无边际地拓展,活动过多,流于形式。如过于注重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全班讨论、大组讨论、小组讨论。有的把课堂变成影院、图片展,罗列一大堆视频、图片,形式固然丰富,但忽略了语文本身的内容。
如何与时俱进落实好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学好、运用好语言文字,让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重视朗读,读出语文味
新课标指出朗读和默读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语文课堂中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朗读、去领会、去感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感受它的优美,可以感受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作为老师,理所应当做好学生朗读文章的引导者、示范者,舍得花时间、下功夫,做到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在课堂实践中凸显朗读的重要性。特级教师支玉恒在这方面是个典范,支老师在讲授《匆匆》一课时用了近2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创设出一个层次渐进的“四读”课文的经历:自由读、指名读、听读、学读。仅指导文中一句话:“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支老师便运用范读、引读、伴读、对比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来点拨引导学生,真正读出了“语文味”。
二、咬文嚼字,品出韵味
朗读是感受文章内容的第一步,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是理解作者情感的第二步。新课标也指出品味词句的重要性。“语文味”正是从咬文嚼字、品味词句中散发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扣文本,从语言文字入手,抓住文章中耐人寻味、寓意深远的语句或词语,反复引导学生进行揣摩、品味,體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别出心裁,推敲一言一语的匠心独运。如著名语文教育家洪镇涛老师在执教《乡愁》一课时,通过提出四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能不能改变四个小节的诗之间的顺序?”“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中的‘浅浅的可否改为‘深深的?”“这首诗表达的意思可否改得更清晰点?”“可否把‘是全改为‘像?如乡愁像一枚小小的邮票……”通过四个问题,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语言的妙处,进而掌握如何用这种语言来表达这种情感的技巧。
三、经常练笔,写出文味
新课标主张多读多写,提倡多举行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归根到底就是听、说、读、写,而写作能力尤为重要,它可以全面检测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水平的高低。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写作多练笔。练笔的形式有很多,比如摘抄积累,模仿课文写一段话,改写,扩写,写读后感等等。语文课文就是个例子,训练学生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如学完《我的老师》这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模仿练笔:从你上学以来,哪位老师对你产生重要的影响,留下深刻的印象?选取一两个典型的事例,写一写你们之间的故事。学完《春》后,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中某一个片段的写法,以“ 的秋天”为题写一篇短文。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举不胜举,通过一次次的练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正确运用语言文字。
以上就是我通过研读新课标后的心得体会——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品味词句、经常练笔,引导学生读语“味”、品韵“味”、写文“味”,让语文课堂变得有滋有味。当然,对于“如何让语文课有‘语文味”这个问题,还有许多方式方法,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学习中进一步摸索发现。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