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为什么说,我们现在遇到了文艺片最好的时代?你看《百鸟朝凤》都能跪出8000万的票房,这要在以前,就算上吊也吊不出8000万。”春秋时代影业的董事长吕建民曾经开玩笑似的说过这样一句话,却也为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现状做了一大注解。
尤其是在国产商业片票房遇冷,口碑扑街的尴尬境地之下,注重品质的文艺片似乎越来越受到资本的青睐以及大众的关注。比如,最近荡麦影业宣布,毕赣编剧并执导的影片《地球最后的夜晚》将于6月在贵州正式开机。作为毕赣的第二部长片,与其20万成本的处女作《路边野餐》相比,不得不说是豪华升级版配置。
在演员阵容上,不仅有产后首度复出的汤唯加盟,还有黄觉和张艾嘉的实力演绎;同时,幕后制作班底也十分强大:《刺客聂隐娘》的摄影师姚宏易担任摄影指导;《一代宗师》的编剧顾问张大春和副美术指导王志成分别担任本片的文学顾问和美术指导;《白日焰火》的录音师李丹枫将担任声音指导。而该片的海外发行权在开拍之前就已经由电影国际发行领域的大佬Wild Bunch抢先购得,该公司曾经是《刺客聂隐娘》《一代宗师》等文艺片海外高票房的幕后推手。
那么,为何毕赣的第二部长片就能获得如此之好的行业资源,而且背后更有华策影业和亭东影业的领投?要知道,资本向来逐利而趋,若向文艺片倾斜,无非是看中了其强大的市场潜力。那么,文艺片市场真的是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吗?
商业片投资风险大
小制作文艺片市场回报率高
就目前来说,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在这背后国产电影市场所呈现的两大趋势:国产商业片的羸弱之势以及文艺片的悄然崛起。
一方面,伴随着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资本的大量涌入,我们的国产电影市场有了量的突破:2016年全年产出电影故事片772部,动画电影49部,票房达到457亿。而往前倒数10年,2006年中国电影的总票房仅超26亿,这样的增速无疑是振奋人心的。
然而,另一方面,国产电影市场整体却并没有达到质的提升。甚至可以说,繁荣表象的背后是乱象丛生:大批跨界的公司和人才的涌入,使电影专业性有所下降;同时,“大IP+流量小生”的大制作已经沦为烂片标配。
而与此同时,观众的鉴赏力也在慢慢提高。虽然,国产商业片的存在是刚需,毕竟只有兼具视听语言及镜头语言,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上院线。但若只是空有其表,而不注重深耕内容,即便是名导之作也依然会被观众吐槽,比如张艺谋耗资10亿拍摄的《长城》,国内最终票房11.7亿元,无论从票房还是口碑都可以说是扑街之作。因而,越是投资大的商业类型片,越需要承担相当的风险。
而与此相对,选择制作投资成本少,口碑好的文艺片显然风险更小。虽然,其票房也许不足商业片的一个零头,但若与成本相对比,其实它的盈利空间不算小。
譬如毕赣的处女作《路边野餐》不仅有国内外各大专业电影奖项的荣誉加身,同时也顺利在院线上映,虽然只上映了10天,647万的票房乍一听也许觉得少,可是算上仅仅20万的拍摄成本,已经是大赚。更何况,据消息报道,《路边野餐》光海外版权的发行,就已经收回了成本。
事实上,大部分国内的文艺片,很大一部分收益来自于海外版权而不是国内票房。像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卖出超过50个国家的版权,每个国家最低不少于8万美元,总收益至少在数千万人民币。
所以,大多数能上映的文艺片,即便是国内票房不佳,也并未影响影片本身的投资回报。因而,对于投资方来说,投资这样的影片,无疑是名利双收的,也就不难理解在商业片逐渐式微的当下,为何文艺片会越来越受资本的青睐了。
明星不惜低片酬加盟
需要用文艺片证明演技
当然,不难发现,文艺片在受资本青睐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大牌演员的欢迎。正如此次毕赣的新片能请来汤唯、黄觉、张艾嘉等人的加盟,这样堪称大制作的阵容,无疑为影片带来了不小的声势,甚至有网友评论,这就是奔着大奖去的。
简单来说,文艺片为了拓宽市场,需要明星脸为其聚集人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助长票房。当然,这背后需要有足够的资本去支撑。
而纵观国内的文艺片市场,从票房上来看,最具说服力的恐怕还要属2014年上映的《白日焰火》,这部包裹在悬疑犯罪外壳之下的文艺片,不仅拿下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影帝两项国际大奖,同时有廖凡、桂纶镁、王学兵等一众知名演员的联袂出演,最终取得过亿的票房,算是近年来国内文艺片之最。而相比之下,没有大牌明星,没有大制作的其他文艺片票房成绩也就没这么理想了。
与此同时,大牌演员们其实也需要文艺片来证明自己的演技,尤其是现如今商业大片常常被人诟病,他们更需要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来为自己的表演生涯正名,畢竟要想在这行混长久,单靠脸远远不够。
在这方面,常常被质疑演技的范冰冰也是深喑此理。此前低片酬出演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但也正是凭借在此片中的出色演技,获得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从红毯到走上了领奖台。想来,这也是为何有很多明星不惜降低片酬也要出演文艺片的原因所在。
文艺片市场
柳暗花明还是提心吊胆?
那么,有资本加持,又有明星助阵的文艺片市场,是否真的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还是得依然提着心吊着胆亦步亦趋呢?
首先,从整体的大环境上来说,无疑是呈现积极之势的。一方面,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专业的为文艺片电影“保驾护航”的公司,比如出品《路边野餐》、《清水里的刀子》的黑鳍文化;站在《塔洛》、《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等文艺片背后的天画画天,以及获得《大圣归来》出品人路伟天使轮投资的专注文艺片宣发的放大影业。
此外,去年10月16日,中国成立了第一个艺术院线联盟,由中国电影资料馆、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暖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百老汇电影中心、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可以说是集聚了电影公司、发行方和院线等各方资源。首批加盟的100个影厅,也做出了“保证每天至少放映三场艺术电影,同时每周至少保证10个黄金场次放映”的承诺。在一定程度上,为文艺片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令大批文艺电影工作者欢欣鼓舞。
只不过,在这中间的发展过程难免会崎岖坎坷。就拿最近获得金马最佳影片的《八月》来说,这部影片同时也是全国艺术院线联盟和爱奇艺合作发行的第一部国产文艺片,但即便如此,3月24日上映首日排片占比依然仅为3.1%,首日综合票房72.6万元,最终累积综合票房433.9万,这个数字显然是不太乐观。百老汇电影中心曾做过统计,文艺片和商业片的排比是1:10,虽然就目前来说,情况有所好转,但商业片仍然是市场主流。
而且,一般来说,文艺片往往会因为某些因素面临过审问题,拿不到龙标也就无法放映。而我们能在院线看到的大多也都是参展获奖影片,更多的文艺片甚至是无缘院线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文艺片要想在票房上有所突破,还是得靠自身。当然,口碑自不用说,文艺片基本都是饱受赞誉的。但也因为文艺片自身带有浓重的导演个人风格,从而和普通的观众有一定的距离,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缩小了观众群,造成了文艺片叫好不叫座的普遍现象。
再加上近来文艺片似乎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套路,诸如黑白化的影像叙事,诗化的镜头语言,一味追求新锐破碎的结构,往往也会落入无病呻吟,为文艺而文艺的弊端。就像是同样利用时空交错这一桥段,商业片的媚俗之处是会把它写成穿越时空的老梗,而文艺片的高明之处则是把它营造成诗意的空间,其实这背后的逻辑并无差别。
因而,文艺片若想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还是得注意把握分寸,在真正讲好故事的同时为观众带来具有价值的思考,这样的文艺片市场才是真正值得开发和挖掘的,也才会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因为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好片,观众一定会追捧,而艺术和商业也并非不可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