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晓鹏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五中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要求发展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受到广泛地关注。虽然美术教育得到广泛关注,但不得不承认美术教育在广大的农村教育课堂还处于劣势地位,成为美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在农村的美术教育中,教师如何发挥农村特色,使乡土资源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创建优美的美术课堂,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水平,成为教师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乡土资源;高中美术
艺术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生活中的乡土资源整合进教学中。农村资源丰富,作为一名农村的美术教师,要懂得就地取材,用之于教,转化成学生熟知的材料,让学生深刻理解、体会“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让生活中的乡土资源成为农村高中生进行创作的源泉。
一、发挥农村特色,创建优美美术课堂的重要性
艺术源于生活。只有将农村美术教育扎根于广袤的乡土之中,充分发挥农村特色,美术教学才会不断散发魅力,吸引学生注意力,打造出具有农村特色的高中美术教育。一方面,将农村特色融入美术课堂,开发、挖掘、整合乡土资源,既丰富了课堂内容,让教学充满活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主动寻求生活中的美术,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将乡土资源融进课堂,丰富了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堂融合农村特色进行艺术创作,进而丰富地方特色。因此,美术教学要充分加强课堂和乡土资源的联系,构建文本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美术知识,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教师创建优美美术课堂。
二、发挥农村特色,创建优美美术课堂的途径
在课堂中,教师要整合各种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借助各种有效手段,带给学生不一样的美学享受。但是,教师教学不一定要拘泥于课堂,广袤的农村生活空间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
资源。
(一)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可以进行自主探索活动。教师可结合一定的文本知识,组织美术活动实践探索,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继承和发扬地域传统优秀文化,将文化元素融进美术作品中。比如,在《人间生活》教学中,教师要贯穿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畫作品,讲述分析,让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真正认识理解各个作家是如何在作品中表现世俗生活的。而后,让学生融入生活,发现生活中能人异士的美术作品并进行赏析,逐渐感悟生活中的美学艺术,领悟美术元素,并将这些元素转化成知识技能,从而进行更好地创作,积累美学素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教学利用一切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美学感知力
农村不像城市,建筑林立、车流川息,但其具有自身独特的美。农村春天的田野里有斑斓一片的油菜花,空气中都弥漫着泥土的芳香;夏天夜晚倦鸟归巢,剩下蛙鸣蝉叫;秋天遍地金黄,瓜果飘香,硕果累累;冬天原野银装素裹,乡间小路绵延悠长。农村孩子一出门就能见到各种各样的美景,或见山河,或见森林树木,或见一马平川,任何天然的山水平原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独具特色的美。美术教学中,可让学生收集各式各样的树叶、小草、石头、麦秆进行美术手工课程,或拼图,或制作美术标本,或在叶子上作画,丰富学生的美术生活。也可画石头,通过不同的视角观察石头,或直接展现石头的形象,或将石头进行抽象化创作,或画成漫画形式的图画,尽情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使普通的石头具有生命力,或将小点的石头拼成一副石头画,让石头换发生命力。在利用乡土资源过程中,给学生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空间,让学生任意驰骋在农村广阔的天地,感悟大自然的美,领略来源于自然创作艺术的美。
(三)乡土人文景观渗透美术教学
各地有其不同的地方特色、乡土资源。人文景观包含了一地的建筑(园林、寺庙、文碑、寺塔等)、自然景观以及建设的新的生态环境,是人们进行创作灵感的源泉。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就地取材,使美术知识和乡土资源相结合,设计美术特色教学课程。将教学建立在具有浓厚的民风民情的人文景观之上,让地域文化逐渐渗透进教学之中,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透过当地的人文景观透析乡土美术文化,再借美术文化展现地方特色。这样既扩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文化素养。比如,在活动实践课程中,可让学生收集农村中具有历史故事的人文景观的建筑图,在课堂上将自己收集到的故事和建筑图借助多媒体展示给全班同学。学生通过实践,不仅了解了当地人文景观的历史风貌、风土人情以及地域文化,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美术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继承和发扬当地的文化,从而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四)“废物”利用,培养学生再创造能力
农村中有很多东西看似是“废物”,但经过仔细观察、制作,“废物”也能变成具有观赏价值艺术作品。这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个很好训练思维能力和培养艺术素养的过程,使美术教学更具有实践性,美术素材资源也会变得相当可观。比如,让学生收集旧毛线、旧衣服、烟盒、糖纸、挂历等,利用平常的物品,将其制作成精美的年画或别具一格的装饰品,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创新能力,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只要去创造,生活中处处存在美,让毫无美感的旧物完美变身成精妙的美术艺术作品。
(五)充分利用室外教学课堂
在美术教学中,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室外写生对高中生来说,是个很好的创作机会。让学生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感悟自然、欣赏自然,从而用心、尽心创作。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提供了丰富的美术素材,并给予人们创作的灵感。春天来临,小草初露,柳枝发芽,让学生走向郊外,领略农村的美,当春风拂过心头,灵感泉涌胜过教师千言万语。学生写生的形式有很多,学生可自主选择形式,如水粉、水彩、线描、素描等。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领略到的都借助画笔展现出来,将农村美丽的风景尽收眼底,展现在画板上。教师可适时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当学生创作完成后,教师可将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举办一个小小的画展,让学生之间进行简单地赏析,取长补短,使学生在赏析中不断进步,增加自己的美术创作素养,使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
(六)乡土资源结合校园文化,创建美术新生活
乡土资源和校园文化相整合,是美术教学的全新补充。校园中可设置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或者植物,让高中生在校园内进行校内写生。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是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素材,通过观察校园,发现校园得美,从而进行校园风景写生,培养学生对学校的感情。
总之,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发挥农村特色,将其完美融进教学中。同时,在整合美术知识和乡土资源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将生活和艺术紧密联系起来,创建出美好的美术课堂,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生活,走向更广袤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付洋.挖掘资源注重特色: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之我见[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09.
[3]李杰超.谈如何优化中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艺术[J].成才之路,2009.
[4]马君玲.让乡土资源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J].东方教育,2011(5).
编辑 鲁翠红
新课程·教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