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垠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中部)
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看到许多学生喜欢语文这一学科,但是却不能高效学习语文课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考试成绩不理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最高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语文课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就会提高。我试图通过病句修改这一教学案例,来探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具体方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该节病句指导课中,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我将课程设计分为三步:
一、预备期
1.老师做。第一步:精心布置病句作业。第二步:老师自己认真做,边做边总结每题的知识要点和方法规律。第三步: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并进行有效的评价,评价不仅要给出对错、分数,而且需要统计学生错误点。根据学生各选项的错误率,选定需要重点解决的内容。
2.学生做。第一步:学生做病句作业。第二步:自己对答案,反思错误的题目。第三步: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做错的同学求问,做对的同学向做错的同学介绍答题思路,小组共同总结知识点和规律。
二、课堂环节
学生介绍自己的答题思路和总结的规律,老师或引导学生来解决问题,总结规律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或就某类易错题目作专题讲解。老师可以让正确率高的学生站上讲台,自己介绍解题思路,优秀学生的优秀答题思路对其他学生的触动更大,也更有利于其他学生的接受、模仿、学习。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但是老师该预备的,该拓展的,该专项解决的,老师要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做方向性的肯定和指导。
比如,某次病句训练中通过全批全改,我总结出学生大都出现的问题有两点:(1)病句中句式杂糅这一类题目,学生常常无从下手,错误率高;(2)衔接排序题错误率高。
作为教师,我根据自己多年来教学积累,把病句杂糅的题目汇总,发现了以下规律:
归纳句式杂糅两大类:
1.两句混杂类,如:(1)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或以……为原则;(2)以……即可→以……为宜或……即可;(3)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或是为了……;(4)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或在……问题上;(5)由于……下→由于……或在……下;(6)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或是由……造成的;(7)经过……下→经过……或在……下;(8)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或是由……决定的。
2.藕断丝连类(指一句话结构已完整,却把它的最后部分用做另一部分的开头),如: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学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十五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为让学生印象深刻,我安排了造句环节。学生轮流用以上出现的正确格式造句,培养语感。并将其记在笔记本上,以备查阅和填补。
三、举一反三,运用总结环节
我鼓励学生把以后试卷、练习册上遇到的句式杂糅类型病句模式积累在笔记本上。每遇见一次,如果做对,就证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一类型病句的改错方法,如果做错,恰好可以用来作为反面教材,以免再次出错。
这个过程针对性强,解答了学生的疑惑;課堂分组探讨展示,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归纳的笔记经过现场造句,令学生印象深刻;后期积累,又是对学生能力的鼓励和加强。经过这样一堂课,许多句式杂糅类型,学生大都可以识别和修改,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中提到,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努力践行该教育理念,使教学从知识本位向学科素养本位转变。在这样一堂课里,体现了三个转向:一是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情境”。传统病句教学往往过于抽象,当时看似学生听懂了,可是句子一变,学生就认不出来,难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节课把抽象问题与真实情境相结合,现场造句,为学生创设了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二是由“知识中心”转向“能力素养”。在后期的积累过程中,学生在这节课学到的规律,就是转化为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过程。三是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我深知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所有的“教”都是引出学生的“学”,比如造句可以即兴发挥,现场展示,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这节课引导学生自己反思、修改,进而形成独立思考、实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同样,阅读题、作文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提高课堂针对性。总的来说,就是了解学生学习的最薄弱之处,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或讲解,老师在肯定和更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使学生呈现出来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我2013届和2016届所任教的毕业班,在语文高考中的成绩均为同类班级第一名,这跟许多课堂的针对性强是分不开的。我相信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高考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们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学会了学习和成长。
编辑 谢尾合
新课程·教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