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这里是不一样的世界

2017-06-30 04:49姜明君
数字商业时代 2017年1期
关键词:犹太耶路撒冷沙漠

姜明君

提到以色列,好像不会有人对它不感兴趣,米德拉西·坦胡马曾把它誉为“世界的中心”,而它的圣城耶路撒冷则被称作以色列的中心。在地理位置上,它连接了欧亚非大陆,在宗教世界里,耶路撒冷的地位更是至高无上,它是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核心和冲突所在,《圣经》便被看做是这座城市的编年史: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

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

我若不记念你,

弱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

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

——《圣经》诗篇137:5-6

这个国度这个民族从未停止过改变这个世界,就算抛去历史和宗教的光环,它也一直在世界舞台上熠熠发光,正如西蒙·蒙蒂菲奥里所说,“耶路撒冷的历史是整个世界的历史”。现在在搜索引擎中搜了关键词“以色列”,漫天的信息都是关于类似新能源、创新电子产业的新闻。这个曾被贴上战争与宗教的民族在悄无声息的增添自己在世界大舞台的角色。

初见以色列,它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去以色列走一遭是个很临时的决定。那时是2013年的四月份,本来是打算只去一趟埃及,可翻看地图时猛然间发现,这个常因武装冲突占据各大新闻版面的地方竟与我要去的目的地如此接近。于是,签证行程一股脑搞定,我的埃及-以色列之旅便开始了。

我计划从埃及、以色列、约旦的交界的一个小城——埃拉特入关。还未到以色列,开罗到埃拉特的这段旅程却也足够惊心动魄。我坐大巴一路经过苏伊士运河,亚喀巴湾沿岸,路程长达10几个小时途径七八个小城,最终到达埃及的边境城市塔巴,这里是巴士的终点,然而,这个终点距离埃拉特长达数十公里。而且,这里是穆斯林国家,全程车上也只有我一个女性,虽然在埃及的这段日子里我已经习惯了因性别而招致的异样目光,但那时那刻内心还是抑制不住的紧张。当时夜幕已降临,红海岸边寂静无比,前面是无尽的沙漠,手机GPS全程也并没有好用过。终于,在颠簸了几公里后我看到了不远处的亮光,那便是埃拉特了。谢天谢地,我到了。

踏入以色列国土的那一刻,已经是半夜11点了,可越往里走,越感到安心:宽阔平整的柏油路、明亮的路灯、灯光照映下的树影、不远处潺潺的海浪声、深夜聚会中年轻人的笑声……现在,我终于可以静下心来看看夜色中的红海和头顶上这片同时覆盖了沙漠和绿洲的天空。

零距离触摸圣城,它远比想象中光芒万丈

在埃拉特小住一晚,第二天便启程去圣城耶路撒冷,途径内盖夫沙漠沙漠,看到零星的“小镜子”,当地人解释说这是太阳能发电板。而现在,以色列将大规模发展太阳能,计划在这片沙漠里围绕阿沙利姆太阳能发电站安装5.5万个“小镜子”,预计2017年完工。

约摸三四个小时的路程中,路过几个检查站,都有军队严格检查。对面的路上偶尔也能看到几个不同颜色的车牌,是隔壁巴勒斯坦的车。常年来持续交战的双方竟也在以某种方式共同生活。

车开始爬坡,迎面走来几个穿黑色礼服戴黑色礼帽的当地人,仔细一瞧,很多男生在鬓角处会扎有小辫子,摘下高高的礼帽,头顶会有一个圆圆的小毡子,花式各样。我去的时候是夏天,据说冬天他们会把高高的礼帽换成厚厚的毛毡帽子。

当天恰逢犹太教的斋戒日,当地人停止饮食二十五个小时,从当天日落到第二天的日落。因此,我要在太阳落山之前找到未关门的商铺买点吃的。见天色还早,我便坐下来要了一份披塔,这是一种类似馕的面饼,柔软、空心,填上一种叫做胡姆斯的鹰嘴豆泥,别有一番风味。接下来还要撑一整天,我便买了几个犹太白面包卷带走,既充饥又便于存放。后来查了一下这种面包卷的信息,原来大有来头,说是制作犹太白面包三股面象征着真理、和平和美好。

填饱肚子之后跟前台大概沟通了一下第二天的古城一日游,他们的答案简练到让我觉得我做错了什么事情一样。他们这种状态在第二天导游的介绍下找到了答案:这里常年经历战争,现在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代人都曾经历过生离死别;家里必备的东西是防毒面罩;每个满18岁的孩子都要服兵役,他们的肩膀上扛着每个战友的生命;这种不安全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一直在寻求一种高效、直接的交流方式,所谓的服务精神和客套话在他们看来是浪费时间的事情。

边走边聊,导游带着我们一行人走到一条铁轨处,他告诉我们,在铁轨右侧是犹太区,左侧是穆斯林区,一个黑色,一个白色。两个宗教的教徒不会共处在同一个区域,不会越界,但有一个地方是例外,那就是耶路撒冷老城。

老城东邻橄榄山,南靠锡安山,这个仅一平方公里的小城内分为四个区域,从顺时针方向看:犹太区、亚美尼亚教区、基督教区和穆斯林教区。城内一切照旧,有着不同信仰的教徒在这里和平共处。导游带我们从高处远眺金顶教堂、银顶教堂、哭墙……数千年的文明和血泪封印于此。走过“耶稣受难路”来到圣墓教堂,时间仿佛穿越到千年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徒纷纷触摸门口的砖红色石棺,那是耶稣升天的地方,往里继续走,看到更多人在排队进入耶稣曾睡過的小房间,亲吻他留给这个世间的一切,我看到他们眼睛里满含泪水。

不安全感造就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性格造就新的风向标

正如开头提到的,现如今以色列人在创新科技和新能源方面已经远远走在了世界前列,他们把沙漠变成了摇钱树,新能源、畜牧业、蔬菜、甚至花卉都可以远销海外,这个国度在复国不到70年中贡献了百余位诺贝尔奖得主,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有一百多家上市公司……这些成就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考察团纷纷赴以色列学习。

成就他们现代辉煌的正是常年战争带来的不安全感,就像以色列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切哈诺沃在一次采访中说的:“因为我们有一个危险的邻居,我们就不得不超过它,领先它,这种力量敦促我们前行。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要感谢我们的邻居。”

然而,以色列注重的仅仅是技术创新吗?这里有个非常有名的农场,叫做约瓦塔农场,它是以色列众多农场的一员。在这里,人们过着高福利重教育的生活,基本生活所需平均分配,算是共产主义的雏形。这是以色列人在追求高质量生活水平的制度创新。

他们的每一代人都在书写和改变这个国家甚至世界的历史。在100多年前,犹太复国主义引领犹太人重回故地,沙漠中那一片片柑橘园养育了几代人,让他们在此有了立足之地。现如今,以色列人秉承传统,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在这片沙漠中耕耘出农业和科技的绿洲。而这些,连同在服兵役过程中学到的责任感和不断追求的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让以色列不仅仅成为生产创新的“机器”,而是一种精神,一个风向标。

我们在感叹以色列的光环之余,我们也该庆幸,上世纪战争的阴霾在离我们远去,我们开始享受社会的安全感带来的新的生活节奏。平衡“居安思危”和“尊重生活品质”也是以色列给我们上的很重要的一课。endprint

猜你喜欢
犹太耶路撒冷沙漠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我要到我的耶路撒冷
走进沙漠
穿越沙漠
上海
天才并非与生俱来
五年级阅读训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