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问题学生”不良现象的分析及采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探究

2017-06-30 18:55文衍广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育策略针对性

文衍广

【摘要】问题学生是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特别是在初中时期,问题学生的存在概率会更大,其原因在于初中的学生正好处在思想的上升时期和叛逆时期。如何更好地解决初中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实际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问题学生每个人的问题也是不同的,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对初中问题学生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分析,并对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进行了探讨,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问题学生 不良现象 分析 针对性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18-02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问题学生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在教育界当中,对于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的学者也比较多。对于问题学生来说,他们的问题形成原因是多样性的,并且受到学生自身性格、成长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区别,他们在问题上是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找出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是教育界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教育和疏导工作中,只有充分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对象和情况进行客观的区别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疏导方法,强化思想方面大家教育,才能使得学生的心理障碍得到排除并且发生转化,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变和发展。

一、问题学生的概述

问题学生指的是和同年级或者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相比,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并且在自身存在问题的诱导之下,在,思想、心理、行为和学习规范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才能够更好地解决自身问题的学生。问题学生的问题首先体现在道德方面,其次体现在学习、行为和心理方面。对于初中的问题学生,教师应该对他们展开及时并且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使他们的心理情况得到良好的转化,从而更好地维护良好的教学过程[1]。

二、初中问题学生的类型

初中是人一生中求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以自我作为中心,因此对于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是十分重视的。在初中阶段常见的问题学生主要有三种类型:

1.学习类问题学生

学习类的问题,学生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方面偏离了原有的规范,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学习。从具体的表现上来说,初中学习类问题学生的学习基础是比较弱的,同时所获得的學习条件也比较差,从学习到进度上来说跟不上同龄人。和小学比起来,初中所学习的科目是比较多的,并且难度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因此在初中阶段学习类问题学生是比较常见的,很多学生也是在初中阶段开始和同龄的孩子拉开差距。在上课的时候不注意听讲,课后难以按时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于是就出现了抄袭作业甚至不交作业的现象,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最终成为了在学习方面存在着问题的学生。

2.行为类问题学生

在初中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他们的行为一般和常态的规范都是存在着偏执的现象的,甚至出现了极端的行为情况。对于学校的纪律不遵守,出现旷课、打架等不良的行为,有的学生甚至还会抽烟和喝酒,严重的时候会出现聚众斗殴等现象。

3.心理类问题学生

在初中心理类的问题学生,他们对未来的信心是比较丧失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往往会处于一个自卑或者极端的亚健康状态当中。孤独、自卑、冷漠、偏激,是他们常见的特征,还有的学生甚至会有早恋和沉溺于网络等行为出现。

三、初中问题学生的不良现象

1.行为习惯差

对于初中的问题学生来说,行为习惯差是最普遍的一个特点,他们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常常会拒绝的进行改正。同时,在日常的行为处事上,他们会洗脚了面子,自尊心比同龄的孩子加强,因此性格更容易叛逆,出现极端的情况。在这些孩子的眼里,他们相信暴力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因此,会使用谩骂、打架的错误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自信和勇气。

2.既自尊又自卑,喜怒无常

初中的问题学生常常是出现了既自尊又自卑的双重个性的,具体来说,他们在日常行为上,会有情感的异常表现,甚至有时候会对正常的事物进行破坏,从而为他人制造相关的痛苦,以这样的方式来为自己取乐。在人际关系上,这类型的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家庭和学校所谓的“不公平”的对待,因此容易受到批评,甚至挨白眼,因此他们渴望得到信任和尊重,但是又因为在现实当中往往得不到信任和尊重,因此在心里藏着非常大的委屈和痛苦。相比之下,这类型的学生容易在平日里表现出的自卑的一面。

3.意志薄弱,容易犯错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他有着坚强的意志,那么他就能够在各种困难都存在的情况下找到突破点,不管是在顺境当中,还是在逆境当中,他们都能够坚持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相比之下,问题学生在现实中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意志比较薄弱的现象,对于自己的行为不能够进行良好的约束。他们容易被不良的环境所影响,出现打架斗殴甚至违法乱纪的情况。

4.善恶不明,是非不分

初中问题学生和同龄人的道德认知水平相比是低的,因此他们自身不能更好地对流氓和英雄、义气和友情、纪律和自由之间的界限进行辨认。在这样的情况下,问题学生会容易把自己的错误看成是有本事的一种行为,把违反校规校级看成是英雄的行为,把对他人的包庇看成是讲义气的行为,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慢慢会形成一个错误的是非观念。

5.缺乏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技巧

根据相关的调查可以发现,对于初中的问题学生来说,有接近40%的学生出现了和家长顶撞的现象,愿意和自己的父母分享心事的学生只有46%左右,有一半的学生在和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能够心平气和的解决问题。这样的一组数据所反映出来的是初中的问题,是学生本身缺乏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技巧,因此容易出现各个方面的问题[2]。

6.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

对初中的问题学生采取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可以发现,有12%的学生对于班级在比赛中的成绩落后是无所谓的,他们认为参加班集体的活动是没有意思的,并且在自己的意见和集体的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他们不愿意服从集体的决定,集体的意识比较淡薄,缺乏集体的荣誉感。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很多学生出现了严重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倾向,在进行问题处理的时候,会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特别是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时候,过于考虑和在乎个人在其中的得失,对他人缺乏宽容心和同情心,和周围同学的关系比较差。

四、对初中问题学生不良现象的针对性教育策略探究

1.引导问题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并对行为进行纠正

对于问题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是日积月累所形成的,你也就是说,它的形成是有长期的背景性的,因此要对它进行改变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缓慢并且长期的过程,甚至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反复的情况。因此要对初中问题学生就需要开展长期性的针对教育,需要以长期性作为教育的基本前提,在符合长期性的背景之下,再根据学生的特点看看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3]。在针对性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着清醒的认识,尽量提高学生对于是非的辨别感觉和判断能力,鼓励他们向有良好品质和刻苦努力的学生学习,主动向他们进行请教,有效地促进学生行为上偏差。

2.构建积极、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环境对于人体是有着较大的影响的,尤其对于人的心态,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积极心理学的领域里,环境对人的作用也是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如果环境是轻松的、愉悦的,那么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会更加放松,从而心理状况会处于乐观、积极的状态。对于初中的问题学生来说,他们存在的问题大多数都是心理层面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心理的角度进行问题的解决也是针对性策略实施的一个主要方向。在心理层面问题的解决上,学校不仅要从教育的内容和环节上进行把关,也要注重环境氛围的影响。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氛围,从而为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外部因素的影响。校园环境氛围的营造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其中,软件指的是人文环境和气息,这是一种非物质化的潜在因素,但是有时能起到更为明显的作用。硬件就是环境里面的物质、物品,例如校园布局、设施基础等等。通过对这些软件和硬件的调整,可以使得问题学生的心理处于健康的状态,从而为问题学生不良现象的针对性解决提供帮助。

3.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

初中问题学生的不良现象和行为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在教育上也要凸显出针对性,但是总体上来说,培养他们积极的人格品质是纠正他们不良现象和行为的第一步。積极的人格品质内容很广泛,感恩、好学、宽容等等都是积极的人格品质。在心理学的观点里,人格品质的养成比心理问题的解决更加重要。要想培养这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就需要有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认知观。在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方面,首要的要抓住问题学生这个群体身份的根源,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明白自身行为上的偏颇性,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客服身上的问题。对于自己的问题要有客观的认知态度,不要将其作为博取他人同情和认可的资本。在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培养问题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这个能力在教育阶段很多时候表现为一种心理能力,要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会自我调节,充满自信,主动克服自卑的心理状态,从而避免学生出现意志力薄弱,喜怒无常,既自卑又自负的情况[4]。

4.丰富手段,凸显教育的个性化

对问题学生的不良现象开展相关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说教式的纠正教育,因此也可以划归为意识形态层面的教育。要想让问题学生的不良现象得到纠正,就需要让教育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在教育的工作中,学校要丰富教育教育的手段,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育个性化的实施,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当前,传统的教育引导方式在初中问题学生的教育中还是较为普遍的,灌输式的说教和枯燥的讲座成了教育的常态,更重要的是千篇一律的方式使得问题学生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在传统僵硬化的程序教学中,由于对理论引导的过度侧重和对实践的缺乏,导致理论不能在学生身上很好的着陆,抽象的概念无法深入学生的心中,甚至引发学生对于教师的反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丰富教育的手段,凸显教育的个性化是必须的,也是首要的。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显示,传统的教育引导方式是难以满足当前初中问题学生的发展需求的,因此,创新教育引导的方式,丰富教育的手段是推进初中问题学生良好教育和引导的有效途径。教育手段的丰富可以使得问题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有更多的选择,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针对性教育的实施需求[5]。在多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在问题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上要引进多媒体技术作为教育的辅助,并且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相应的辅助活动。只有教育方法进行了改变和丰富,能够切实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转变和调整,问题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激发,从而产生出良好的行为效果和思想成果。人与人之间由于先天性的遗传条件和后期的环境条件不同,他们本身之间是有着差别的。如果教育的教育和引导能够更好地从问题学生的个性化角度出发,进行分层的教育和引导,根据问题学生的需求调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就可以更好地使得教育的效果能够得到呈现,从而有利于不同层次的问题学生都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和不断地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问题学生的形成并非是一日之寒,它的形成原因也是多样的,和所处的学校、家庭、社会等有着十分密切关系。长期以来,在关于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上,统一化的教育模式由于缺乏针对性,因此对于学生的教育来说,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来说,针对性的教育是基本性的要求,这是多元化社会和经济化社会发展中所要重点思索和考虑的,这对于问题学生的成长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辉.初中“问题学生”不良表现及教育引道策略分析[J].教育:00075-00075.

[2]陈渝萍.初中“问题学生”不良表现及教育引导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陈慧荣.初中问题学生特点、成因及教育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4]刘丽群.初中"问题学生"不良表现及教育引导策略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7(5).

[5]谢琴,施伟.浅议初中“问题学生”的成因与教育引导策略[J].科教文汇,2016(35):95-96.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教育策略针对性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