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2017-06-30 21:37杨可平��
现代交际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思考

杨可平��

摘要:教学生活化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基本理念,目前中职德育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亟待我们去探索德育课生活化教学的内涵。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应与时俱进,顺应新课程改革目标,将课堂作为联系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平台,让中职学生在德育教学中能够感受生活、学会生活,并且逐步认识社会生活、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当中。然而目前中职德育教学效果并不乐观,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因此就需要在中职教育中融入教学生活化,本文就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中职德育 教学生活化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1-0121-02

中职教师要培养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发展,以服务型生活为目的的创新型和应用型技术人才,这样的目标就要求中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将教学生活化。然而现在的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基础知识薄弱,自控能力差、行为习惯欠佳,致使德育课教学没有真正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缺乏实效性,德育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如何将实际生活带到课堂中来,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下工夫。所以中职德育教育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或情景教学等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真正做到以教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传统的教育课程大多是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德育教育也不例外,传统教育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和思考,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严重弱化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显然这样的模式是不被学生认可的,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德育教学的生活化倡导学生是教学中心,在课堂上学生是占据主体地位的,教师起引导的作用,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理论教学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实现科学知识和生活的有机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在生活化的教学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二)有利于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教师都是以灌输式的方式教给学生知识。长久下来,学生也会对这些知识失去原有的学习激情,相反在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下,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因为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都是具体、生动和丰富多彩的,处处都散发着诱人的魅力,生活化的德育课程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现实生活非常贴近,更能让学生感同身受、引发共鸣。

二、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一)积极走进生活,善于实践运用

德育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充满着德育。因此教师必须开放课堂,将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引入到大教育的课堂当中。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可以借鉴别人的经历完善自己。正如《学会生存》中写道:“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德育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體会德育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养成提前备课的习惯,要有目的性、有计划地组织教学,带动学生参与联系实际生活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德育知识解决实际发生的问题,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和德育教学中感受到两者是密切相连的,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营造开放氛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是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主要因素,教师的教学举止、观念等都会影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沃勒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对抗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因为教师在教学中企图达到对学生的控制,学生就有可能对教师的控制进行反抗。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一个师生平等、自由、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消除心中的自卑,树立学习的信心,做到不唯师、不唯书,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向老师、同学提问,敢于质疑,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师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会逐步提高。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真实的生活感受

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随着教育的改革而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式,适应教学目标的要求,并且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主要原则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不断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源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生活”为基本思路,遵循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习惯和对生活的逻辑,让学生能对现实生活中的德育知识认知得到提高。教师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去。

(四)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接触的往往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教学任务中创造的一种情境,这就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本质区别。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书本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生往往都是没有兴趣聆听的,尤其是受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影响,教学效果更加不理想。但是如果能够从生活中选择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解答,利用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诱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合理有趣的教学情境是实现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基础。教师要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明确教学目的,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进而创设合理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到更多的德育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中职德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现象,对问题情境的设计应该符合有趣又有效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促使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例如:在上《创业准备》这一课时,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调节,大多数上这堂课的学生都是还未毕业的学生,对毕业后就业感觉是遥遥无期的,对该课程也不感兴趣。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假如我和我的同学共同投资创办一个大型酒吧,先让每个小组或班级的学生给出一个好点子,想一个好名字,然后再给酒吧内每个包间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学生会非常喜欢这样的上课模式,也会对这个课程感兴趣,这样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随之提高。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可以和德育知识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在教学中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

(五)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现代多媒体技术与数学的整合,是提高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方法。在信息网络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学校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学校应在硬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引进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一项新型的综合性技术,多媒体可以提供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能够将德育书本上乏味的文字概念信息化,学生能够更容易被吸引到故事当中去。当下这个时代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是非常深厚的,并且中职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是超出教师和家长预期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丰富学生学习的渠道和能力。其次,原来教师都是按照书本知识和实践教学累积的经验备课,网络的出现可以使教师吸收新事物来丰富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三、结语

对教育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也不例外,在前进的道路中,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摸索、去探讨。总之,在中职德育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成果以及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德育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丽.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学周刊,2011(8):55-56.

[2]林金辉.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生活化路径初探[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46-48.

[3]祁玉玲.中职生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方法和手段的思考[J].才智,2011(4):115.

[4]冯金霞.中职学校德育课生活化教学探析[J].科教导刊,2013(35):63.

[5]李俊香,齐玉涛.中职学校德育生活化的一点思考[J].职业技术,2013(7):52.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思考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提高中职德育管理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分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