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峰
摘要: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西方民族的思维模式主要是逻辑,特别擅长理性分析,映射在设计思维上就是追求事物的真实再现,所以西方的包装设计总给人一种务实、严谨性规范性的印象,也具备大度、严谨、恢宏、阳刚的笔调,视觉的尺度比中国包装大。而中国则是讲究感悟、重“神”而轻“形”的,追求的是神似与意境,强调对事物本质的揭示。本文着重分析文化不同,从而深刻剖析文化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包装设计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由于中方和西方各自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经济生产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均不相同,映射在设计思维、认知方式和整体风格上就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西方民族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由于受古希腊原子论的影响很深,西方人更擅长理性的分析、组合与排列,讲究个体性,所以他们在绘画中是运用几何点的焦点透视,追求真实的再现。西方在色彩研究上也是先分解,然后进行理性的搭配组合,将配色系统化、数理化。
而中国则是讲究感悟、重“神”而轻“形”的,追求的是神似与意境,强调对事物本质的揭示,以“神”达“意”,讲究“离形取意,得意而忘形”。中国受儒释道思想影响深远,不管是儒家的“中庸之道”,还是佛家的“众生平等”,亦还是道家的“清净无为”他们追求的其实就是“和谐”的理想,中国艺术在对美的理解上也正是“和谐”。例如世界举世闻名的中国山水园林,运用的是散点透视,追求的是对自然神韵的把握,和谐之美体现的淋淋尽致。在使用色彩上,更注重的是人文因素,根据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五行,把赤、黄、青、白、黑定为五方正色,与方位、季节、音域等各种领域均能联系起来。
二、中西差异在设计中的体现
(一)中国文化与包装设计
在中国不同时期影响下的包装设计,在传统民族艺术滋养下的设计风格,形成了独有的中国特色。这种文化思想的精髓在包装设计中的渗入、贯穿在中国包装设计历史发展的全数过程之中。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背景对包装质材的选择使用是不同的。在中国做包装时多选用竹、木、纸等天然材料,要比金属与塑料更感亲切,如棕子与葫芦茶之类,是中国典型传统的包装形式,展示了中国浓浓的自然乡土情怀,并且均有合理的功能因素考虑,无疑为我们今后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古老形式元素。
(二)西方文化与包装设计
西方国家包装的形成与发展跟社会发展是分不开的,是由西方工业革命所导致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及物质生活的大幅改观,以及向世界扩张所需的大流总的来看念而构成的。西方包装及其理念凭借于他们自身的经济形态、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构成西方包装固有的格局与面目、一脉相承的模式及他们认可的合理性与美学价值,黑格尔说“美就是理念的感性表现”。西方包装的形式就是表现西方包装的理念。
1.西方包装,从来就有给人一种务实的印象。他根本目的是保护商品、储存商品、陈列商品……说到底是为了销售商品,西方人目的明确,商品就是要售出,包装就是嫁衣。西方的早期包装,从许多年前旧书刊上描述的商品到近期的商品的包装设计上看来,都有实事求是的表现内容,严谨的传达商品品质,充分的把要表达的语言用视觉形式传达体现的淋漓尽致,实实在在地告诉你,就是赤裸裸的语言艺术,例如可口可乐就是通过精心巧妙的设计,从而把商品名称以及感觉明白无误的亮出来,甚至商品包装的颜色都是通过这样传递的。包装信息传递层次是十分分明而理性的,如物品名称、品牌、附加名词、容积、企业名称等,很理性地凸起第一信息,什物形象均有大度、得体的摆设,正确的传递信息,该当是西方包装的基本理念。
2.严谨的规范性是西方包装的另一面。由于工业商业发展较早,在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发现需要种种游戏规则,因此无论广告、包装均有周到的立法规范。在许多包装上都具备充分详尽的说明及验证数据,不允许有虚假不实之词。
(三)总结
包装是视觉传达设计,跟消费者息息相关,不管中西方包装今后如何发展、何种走向,中西方包装从根本上实有着明显差异化,透出来的气质大相径庭。民族气质是骨子里的东西,从生活到艺术,一定会在各种形式中显现出根本的差异化,尤其是艺术形式,更能够呈现出具有各国民族气质中那一部分最优异的精髓。
一般来说,由于西方民族文化的影响,西方包装也具备大度、严谨、恢宏、阳刚的笔调,视觉的尺度比中国包装大,排列上有落落大度感,是从正面切入的一种设计,注意大格局较少小机巧,少感性而多理性。不过,如果审視看西方国家的国旗,倒会发现一个国家的典型风格,美国不乏类似星条旗那样子繁琐堆砌的包装,德国不乏类似三色旗那样子严整到近乎呆板的包装设计。
(1)从设计的思想上看,国外的设计注重策略与创意,以策略引导创意,以创意催生设计和表现。国内的设计注重表现,经常忽略策略性的东西。(2)在包装技巧上,国外的包装讲究艺术性,而国内的包装则讲究技术性。我认为中国的包装设计首先一点就是缺少人性和个性化设计。还有就是在创作的时候,国外的讲究原创,无论从哪方面讲,要的都是原创。国内包装设计原创的要求并不那么高,还提倡学习国外。(3)在表现手法上国内外也有很大的差别,国外的设计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可以说每有一种作品出来,就会有一种表现手法。而国内的包装设计表现手法单一。
三、结语
通过对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分析,总结了包装设计风格与材质根本不同的原因。整个包装艺术发展的历史,无疑是各国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侧面的映射。包装设计首先要以人为本,思考消费者的心理,人性化是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设计师应借鉴国外设计中的务实、严谨、策略以及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了解国家精髓,把握其精神,将其内涵化为设计,做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设计。
【参考文献】
[1]林振扬.包装设计[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
[2]王安霞.包装装潢设计[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3]李立群.商品包装装潢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美)罗斯,怀本加.包装结构设计大全[M].杨羽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