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少梅绘画艺术形成机理

2017-06-30 03:44王静
大观 2017年5期
关键词:南岳衡山金城

王静

陈少梅,名云彰,号升湖,字少梅,以字行。1909年4月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的书香世家,祖辈们都是湖南衡山人。自幼随父功习诗文书画,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尤爱丹青,喜作家乡山水,常览衡岳之秀,品潇湘之情。所以他有一方印章,其曰:“家在洞庭衡岳间”。陈少梅的一生,是在艺术上不断追求探索的一生。从陈少梅的生平事略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他的绘画艺术道路,进一步探究出艺术形成和家庭氛围、地域文化、时代背景等都有一定关联。

南岳衡山风光秀丽,南岳文化英姿卓绝,一大批的文人雅士在此驻足,流连忘返。清朝末期,萧派山水的开山鼻祖萧屋泉在南岳横空出世。之后,南岳衡山还培养出了一代国画大师——陈少梅。

陈少梅虽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在南岳衡山度过的童年时光为他萌发了绘画的种子。南岳衡山的清泉潺潺、劲松翠柏熏陶了他,重峦叠嶂的烟云、云缠雾绕的山峦培养了他,使他对绘画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在他游览衡山之际,看到眼前清泉激流绿成荫、飞瀑鸣涧醉游人的美景,感受到云缠雾绕群山静、峰回路转泉水清的磅礴气势,使他埋下了外秀内刚的美学种子,奠定了他后来于秀丽中见博大,于工细中显刚毅的扎实基础。

一种区域的地方文化特色,在画家文化结构和文化传统的日渐成熟、日趋成形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20世纪前期,以北方地域为代表的京津文化圈对陈少梅绘画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极大。

天津本地的历史并不长,客观上讲是缺少一种铿锵有力的文化底蕴与滋养文化发展的自然风情,但民间艺术却非常盛行。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彩的自然风情和曲折的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天津的文化发展具有与北京截然不同的区域特色。

天津早期居民多来自江、浙、皖等地区,其文化氛围明显带有这些地区的因素[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是中国开放外国租界最早也是最多的,成为一座移民城市。因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之通河连海的地域特色,天津不仅出现中西绘画碰撞现象,南北绘画交融的现象也极为明显。到了民国时,政局动荡,隐遁于天津租界的达官贵人和外来资本家掀起了一股书画收藏的热潮,并吸引众多南北盛名画家接踵而至,如吴昌硕、齐自石、张大千、陈缘督等人,其中不乏落籍天津者。南北画家频繁交流技艺,也是铸就陈少梅绘画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从戊戌变法到五四革命,中国画向来都是“国粹”艺术的典型代表,享有崇高的声誉。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新艺术思潮,以“四王”为代表的正宗传派遭受着革新派的猛烈抨击,传统国画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样繁芜的时期,这些维新人士为改变当时中国画没落状况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传统继承的批判似乎有点矫枉过正。一些传统画家并没有随波逐流,他们认为全盘西化、否定传统不会给中国画带来进步,继而沉浸于浩如烟海的传统画中找寻方向。他们以古代传统文化为衣钵兼师各家之长,从临摹入手,强调古法写生,研究古人绘画所要表达的文化性与精神性。当时影响海内外的“中国画学研究会”与“湖社画会”就代表了“传统派”的艺术取向,而这一画会的导师和精神领袖就是金城。

金城,谱名绍城,字巩伯,一字拱北,号北楼,浙江归安人,生于光绪戊寅年九月。由于家族显赫,自幼接触到唐宋真迹,表现出对丹青的喜好,并极具天分。他临摹古画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并巧妙地融入西方绘画技法,是一位传承与创新的画家。初学时由摹写“南宗”入手,但他很快地在“北宗”中确立了自己的审美意象和艺术风格。

诚然,金城的艺术主张与他早年的经历是紧密相关的。他年轻时曾留学英国攻读法律,这段时间正是印象派影响整个欧洲艺术的盛期[2]。金城作为较早接触西画的中国画家,既没在实践上直接受西方技法的影响,也没在理论上间接受西方画学的影响,依然在中国传统绘画这一方净土上乐此不疲地耕耘着,兢兢业业地画着他的中国画,写着他的中国字。他回国后筹建古物陈列所,并对外开放。面对近在咫尺的古画真迹,金城夜以继日的开始大量的临摹。他崇尚兩宋以及唐五代的画风,复兴明清以来没落的工笔画,并对中国传统绘画重新审视与思考。

据此,我们从金城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贯穿于他一生的艺术思想并不是全盘西化,而是强调挖掘中国画自身的价值。他虽然接触过西画,却没有像李铁夫、李毅上等留学欧洲的画家一样,穿梭于美术博物馆、高等院校,去接受现实主义思潮的渲染。他是在反观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提出摹学工笔画、院体画以及“北宗”画的主张。当然,金城也不反对学习文人画与写意画,他是集众家之长,试图将“工写意”、“南北宗”相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

随着西学东渐新思潮的涌动,作为北方政治、文化中心的京津地区涌现了很多各式各样的美术团体,金城在时代的召唤下,成立了“中国画学研究会”,其子金开一,也继承其衣钵,创立了“湖社画会”。

金城颇具慧眼,将同样出身于书香望族的陈少梅,收为自己的入室弟子。在金城的悉心调教下,陈少梅不仅在众多弟子中出类拔萃,更成为推广金城画学思想和传统技艺的继承者与弘扬者。对于陈少梅来说,师从金城让他有机会观摩到古人的名家真迹,成为他绘画生涯中极为重要的转折点,也奠定了他日后的艺术走向。根据金城画学思想指引,陈少梅效仿古法的重点转投到宋元山水,研究起院体画与“北宗”画。他在坚持“北宗”画风格的基础上,致力于融合“南北宗”的绘画艺术,并强调工笔画的技法,重视绘画意境的描绘与阐释,致使他的艺术风格转变。

【参考文献】

[1]靳卫红.论中国20世纪绘画范式的转变[D].南京艺术学院,2006.

[2]孙刚.纪念国画大师陈少梅百年诞辰[N].天津日报,2009-4-10.

猜你喜欢
南岳衡山金城
观日台弄笛
管仲的“货币战争”
“追寻金城记忆,书写兰州芳华”
金城小学学生教师节为老师献花
《夕阳西下》
等 待
衡山
Comment on Ambivalence About Communicat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A Qualitative Study of French Immersion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金城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