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心灵升华之我见

2017-06-27 15:57占远秀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7年6期

占远秀

摘 要:老师要创造文化氛围,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享受探求知识的感动和快乐,提高学生洞察世界、感悟生命的能力;要用爱与责任的光辉普照每一个成长中的心灵,让每一个孩子都开出美丽的心灵之花,从而领略人生路上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育人阵地;读书氛围;心灵之花;人格精神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6B-0124-02

“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的确,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广阔的心灵世界,教师的使命就是发觉孩子心灵深处美好的东西,让每一个孩子都开出美丽的心灵之花。那么,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身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该如何去浇灌孩子的心灵之花呢?笔者从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总结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变成育人阵地

笔者认为,教育是一种充满爱的艺术,作为高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校园这个育人阵地,努力创造读书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比如,在学生活动区、阅览室、教室、图书馆、校道两旁等显眼的地方布置名人名言、对联、谚语和图文并茂的漫画、黑板报、书画栏、醒目的标语等;还可以利用晨会、班会、德育教育课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体育艺术节和课外活动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还可以利用电话、短信、网络、QQ扩大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通过班报、校报、校园广播、文学社团等方式传播经典文章。这样,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变成育人的阵地,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文化经典的熏陶,不但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文化生活,还能对孩子们道德、才艺的和谐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开设“文化講坛”,让学生感受生命之爱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关爱,而开展形式多样而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讲坛”,就是给予学生生命之爱。比如,体育学科开设“篮球文化讲坛”“足球文化讲坛”;音乐学科开设“舞蹈文化讲坛”“民歌文化讲坛”;语文学科开设“诗歌欣赏讲坛”“小小说创作讲座”“散文创作讲座”“戏剧文学欣赏讲座”;其他学科开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讲座;还可以结合节日和学校的科技、体育、艺术节,开展“我的青春我做主”等学生感兴趣的校园文化讲坛。

借助讲座,让学生的品德得到提升,学业获得进步。此外,在开展学生论坛的同时也开设“教师论坛”,给老师一个在学生面前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扩大知识领域,并借助师生互动,让学生通过对教师广博知识的敬佩和对教师优雅风度的欣赏来完善心灵,塑造完美人格,进而感受生命之爱。

三、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有丰厚的文化积淀,要使孩子拥有宽广的胸襟,拥有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就需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因为课外阅读不单是学生探求知识和开发智力的便捷手段,而且是提高学生素养、培养人格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阅读让学生享受探求知识的感动和快乐

开展学生自愿主动、健康而无负担的阅读,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喜悦与满足,学生会在阅读的感动和快乐中获得知识、丰富情感和完善人格。

一位日本教育家曾说,我要培养自己的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能怦然心动的灵性”。说得很好,让学生面对美好的人和事而怦然心动,这就是阅读的真谛。读《我与地坛》能为面对人生挫折思考生命,不屈不挠而感动;读《敬畏生命》能够理解人类不要以万物的灵长自许,而应尊重自然万物,尊重生命而感动;读《边城》为那淳朴的民风,人性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真挚的爱而感动;读屈原为其鼎革图治上下求索的政治抱负,热爱人民以身许国的炽烈感情而感动;读《陈情表》,为李密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竭尽乌鸟之情而感动。阅读和文学息息相关,让学生揣着明媚的心境漫步书海,走进书中,与圣贤相对而坐,倾心长谈,去感受老子的深邃、庄子的诙谐、杜甫的忧思,领略鲁迅的犀利尖锐,品味巴金的沧桑凝重,听听泰戈尔在“雨天”讲述“孩童之道”,欣赏唐诗宋词的豪迈婉约,饱览“四大名著”的波澜壮阔,感受李清照恍如秋水流淌的清丽婉约,神往朱自清笔下的月色荷塘,走进但丁的神曲,聆听雨果的钟声,凝视惠特曼的圣火……一本好书就是一盏明灯,能开阔眼界、愉悦身心、陶冶性情、丰富知识、升华精神,让学生在书海中品味“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的感动和快乐。

(二)阅读与写作结合,提高学生洞察世事、感悟生活的能力

读和写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水平。

比如,阅读文学会使人拥有一颗感受人类心灵的心和一双捕捉世界美的眼睛。一个有文学情趣的人,一个有文学修养的人,应该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是一个会用自己富于激情、富于浪漫、富于想像的文学眼光和文学心灵去洞察世事感悟生活的人。当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就能摄取文章的语言精华和表达技巧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这便是阅读提高了写作。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两句话充分说明“多读”“熟读”对提高写作水平有极大帮助。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鲁迅先生也曾讲过:“必须和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我们吸取这种正确对待阅读和写作关系的经验,充分发掘百年老校的底蕴,把“艺宫”和“先锋”校园文学社团作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而《艺宫》和《先锋》报纸又分“感悟自然”“菁菁校园”“校园拾趣” “诗海撷珠”“青春风铃”“人间万象”“金色童年”等栏目。学校借助两大文学社引领学生怀着敬畏之心去观察、去体味、去创造、去发展生活,用笔描出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甜酸苦辣,从而打开一片广袤的精神世界。同时,学生在写作中又能使在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更具体、更实在,再去阅读时,洞察世事感悟生活的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这样,写作又促进了阅读。

(三)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人格精神

阅读可以启迪学生形成个人良好的生命趣味,奠定精神基础。阅读,要从心开始,对于学生来说,要让他们“于我心有戚戚焉”。让书香浸染每个学生,让他们少一点俗气,少一点流气,多一点文气,多一点书卷气,涵养出一种超越常人的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儒雅风度。我们追求涵养性阅读,使阅读根植于诗意互动、文化浸润中,为此,我们有时创设一些情境、氛围,帮助学生进入到作品中去。如配乐朗诵,或者播放跟作品有关的音乐,让学生沉醉其中,更好地融入到作品中去。如阅读《话说知音》时,让学生听经典名曲《高山流水》,阅读《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时,让学生听《香巴拉并不遥远》,这样,在情景氛围之中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求知,而且对提高学生素养,培养人格精神极有帮助。事实是学生的阅读兴趣越高,知识积累越深厚,品德情操越丰富,学生身心就越能得到健康发展。

摩罗说:“心灵因为细腻而伟大,生命因为关怀而多情。”笔者认为,作为老师,要创造文化氛围,举办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享受探求知识的感动和快乐,提高学生洞察世事感悟生活的能力,做学生独立人格的保护神。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开出美丽的心灵之花,获得成长之路的喜悦。

参考文献:

[1]赵晓军,袁洋,田云伏.教育现代化视阈下的学校管理现代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12)

[2]沈曙虹. 我国学校发展“力”的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13,(2).

[3]薛喜炎.走规范办学之路 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2,(S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