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惠锦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网络时代。90后大学生作为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媒体對他们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交往思维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政课;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6B-0070-0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电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知识获取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最早的仅仅依靠报纸、广播、电视等被动地了解社会发展,到今日以互动方式利用互联网、手机去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人类已经步入了另一个新的时代——新媒体时代。
湖南理工学院教师徐振样认为:“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师魏武挥认为:“新媒体就是受众可以广泛且深入参与(主要是通过数字化模式)的媒体形态”。简而言之,新媒体是依托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媒体形态。如我们所说的报纸、广播,数字杂志、手机短信、彩信、网络平台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社会传统的群体交往模式与学习方式,已经从一个工具性的被动角色逐渐转变为影响、控制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的主动角色。90后的大学生是在新媒体广泛使用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批人,是新媒体的直接使用者,他们通过新媒体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个性,也通过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和个人意志的表达,更是将新媒体作为学习的重要渠道。然而新媒体在提供大量丰富及时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常多的未经过滤的消极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涉世未深、思想还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会产生不良作用,影响着他们的情感价值观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教育中,大学的学习主要是在老师指导下被动接受知识,大部分活动是在教室完成。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地位大大降低。大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手机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进行交互式学习,不仅能够学习到课堂知识,还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安排学习时间。通过新媒体主动获取知识的模式培养了大学生独立探索世界、学习知识的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接触到极其丰富的资料,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的成果。
在学习方式上,新媒体在带来积极方面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能够把握课堂,将过滤过的优秀经验成果传授给学生,同时根据学生的反应去控制课堂。以求在两个小时内将学生的专注力调动起来,达到一个对知识最大化的吸收。 新媒体互联网海量信息未经处理和甄别,对于思想和行为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很多片面、错误甚至是低俗的信息将对他们产生不良的影响。大学生自己在主动利用网络学习知识时可能更注重的是一些兴趣点的学习,而不是全面的学习,比如:更注重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对于一些公共课的学习可能更容易忽略。网上其他一些纷杂猎奇的信息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科研上,他们只要打开电脑上网,便很容易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这样很可能会造成他们的思维惰性,抄袭、拼凑、剽窃现象也时有发生,使他们忽视了探索规律的思维方法。这样的情况限制了他们科研创新意识的发展,影响了科研意识的培养。
(二)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社交方式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的交际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大学生通过网络的虚拟互动摆脱传统社会的制约,他们可以完全隐藏真实身份进行网络的交流,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加轻松和便捷,对于现实问题的表达更加真实。新媒体的这一特点,受到了大学生的热情呼应,大学生在虚拟空间中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能够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自由地表达和交流思想传递感情,可以获得更为平等的对话权,弥补自己现实中的情感问题。新媒体交流的快捷性,大大缩短了无谓的时间消耗。比如:QQ群、微信群的建立使得班级同学的交流信息得到及时的传达,学校有网站、微信公众号的设立,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横向的传播效率。学校要求、班级通知、最新活动、同学交往通过手机都能得到高效的实现。因此,新媒体虚拟空间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分割的领域。
在虚拟世界为大学生提供便利交往的同时,它也给大学生生活带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使用虚拟身份交流,规避了现实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使得部分大学生放纵自己的行为,忽略社会责任。少部分大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的繁华,习惯了虚拟世界的安全,当他们回归现实时,产生了强烈的反差情绪,导致了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比如:人际关系淡漠、性格孤僻、信任缺失,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
二、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1.课堂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在我国传统的思政课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在课堂上,依托教材,通过单方面的讲授完成知识的传授。学生处于坐在讲台下听讲的状态。授课的方式有口述、板书、幻灯片等形式。有人称这是一种“缺乏内在动力填鸭般地灌输知识,无异于强迫盲人去观看万物,强按牛喝水”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新媒体的出现,使学生接触到大量的知识和新技术,丰富的信息资源和高速便捷的信息服务改变着大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它同老师一样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知识,教师获取信息方面的优势地位被削弱,说教式的教学方法难以产生吸引力。因此教师课堂权威的身份受到了挑战,弱化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知识传授方式。相对于传统知识获取方式,新媒体的互动性使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新媒体改变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的特点。这种改变需要思政课教师积极适应,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掌握教育的主动权。endprint
2.意识的多元化加大了思政教育的难度。
新媒体传播的开放性、虚拟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使得新媒体环境信息量巨大,鱼龙混杂,低俗、不健康信息冲击着大学生还未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在认知领域、道德领域出现了多元化的形态。部分西方国家出于政治目的,把明显带有本国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通过电影、论坛、新闻等形式大肆向信息接受国输入,渗透该国年轻人的思维,西化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弱化年轻人的政治观念,达到其文化扩张的目的。
多媒体渲染的消费文化和时尚文化也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传播媒介可以把现实生活中具象的客观存在进行抽象的符号化,并把这种符号大面积“植入”受众的思想观念中。受新媒体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开始改变,盲目消费和超前消费比比皆是,人们的消费理念虚荣化,有的学生为了攀比享受甚至出现借债消费的情况,价值观逐渐低俗化,行为失范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青年人群中,大学生世俗化倾向严重。
大学生中的这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民族认同弱化”“道德评判相对化”“行为取向自由化”的多元化价值倾向对思政教育的开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的时效性对策
1.提升自身素质,重塑教师权威。
老师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老师。”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各类信息的时效性增强,学生的平等意识、民主观念不断发展,他们逐渐迎来了展现自我个性的时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及时调整心态,放弃老师习惯于以自己为主体的心态,转换思维,树立多元开放的教育理念,把课堂以老师为主体,转换为双主体模式,强调学生的真实想法。在师生交往过程中遵循师生平等对话、教师引导的原则。积极主动学习多媒体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符合学生兴趣的课堂模式,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填充思政课只讲政策理论,缺乏现实民生的空白。及时地把同学们关心的民生内容加入课堂,理论联系实际。达到与同学们思想上的一致性,并且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现实中一些价值观混乱的问题。使得思政课教学的内容由抽象到具体,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样利用网络不但整合了各种途径的资料,实现了资源共享,把时事融入思政课课程,还使得思政老师真正起到学生人生道路上引路人的作用。新媒体环境下,思政工作者一定要转换观念,开创富有伦理道德精神的自由、平等的新教育观和有个人特色的教育方式。
2.利用网络平台,加强思想引领。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优势,通过不同媒体形式全方位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可以利用微信“群聊”这一功能,开设一个讨论群,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个社会关注热点,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然后集体讨论,教师在其中进行引导,这样学生不需要考虑时间地点,不必面对面直接进行,可直接在微信群中进行发言,也可以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增加群体讨论活动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微信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目的地开展思政教育,这也给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方便。我们可以及时地分享一些好的图片,好的政策到朋友圈,提高思政在生活中的传播力。大学生通过阅读点赞、转发,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接受和认同文章的观点。
微博也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形式,但其用户较多,发布的内容良莠不齐,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微博,通过微博动态,把握学生思想方向,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工作,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通过新媒体积极地去了解学生内心世界, 及时介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利用媒体力量,创新教学方式。
当下的大学生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与网络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因此,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学习新媒体,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能够读懂现代的网络语言,与学生建立共同语言,参与学生生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思政老师学习新媒体技术是提升其专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师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新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模式新技术的学习,掌握制作微课、慕课的方法,利用自己的知识结合新技术创新出符合学生性格的有个性的新型讲课方式,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加与学生的交流。通过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两个课堂,达到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认知程度的提高。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我們唯有积极适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在新媒体的阵地上占据有利地位,我们也只有开创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的新局面,将我们的课程变为学生真正喜欢的课程,才能深入他们的思想,达到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真正引领他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振祥.新媒体的价值影响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22).
[2]曹新兵.中小学德育弱在哪?[J].教育情报参考,2007,(5).
[3]李光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兰州学刊,2009,(4).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