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峰满
摘要: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数学学科特点决定了要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就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新课程理念对发挥学生主体性提出新的要求,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要求。其具体做法可从巧设悬念;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给学生予成功的满足;进行情感交流;恰当运用多媒体等方面实施,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学习兴趣;数学;认知冲突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太枯燥、太难懂,视数学学习为一种苦役,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知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变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才能,才能使学生乐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必要性
数学学习兴趣是指渴望获得数学知识,探索数学问题的倾向性。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兴趣可以使学生的认知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从而注意力集中并积极地进行学习。中学时期是培养数学兴趣的关键时期,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一万多名学生中喜欢数学的占总数的32.5%,位居第一位,在喜欢数学这一科的原因中,其中认为是老师讲的好的占34.4%,同样位居各种原因的榜首。这项调查表明: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背景要求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每节数学课都在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氛围中度过,这样就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引起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圆的定义”的教学,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此时老师问学生“究意什么叫做圆”,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3.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景。
有效地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体现数学的有用和有用的一面。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如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一环,这需要老师花大量的精力去了解学生,与学生有效的交流。以这样的方式学习数学,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很高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有用性和有趣性。 比如,在讲概率这一内容时,我就采取了这样的方法。上课铃声一响,我手拿着一个包装得很精致的小礼品盒走进了教室,学生们立刻好奇起来,我笑着说:“这是个小礼品盒,里面装了一份神秘的礼物,同学们猜一猜我为什么带这份礼物来?”有的同学说:“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摇了摇头。还有的同学说:“那准是您女儿的生日,要不就是您的结婚纪念日。”,我仍然摇头,同学们哈哈大笑。我说:“今天是我的幸运日,我给同学们讲讲我的幸运日的来历。十四年前的今天,吃过晚饭后,我想出去散散步,发现一辆大汽车上装满了山地车,走近一看,原来他们在抓奖。我也忍不住想碰碰运气,于是花了2元钱买了一张奖券,结果我真的很幸运,我中了一辆山地车。”通过这个小小的事件,我就巧妙地渗透了随机的概念。
4.关心,多表扬,少批评,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学习不好的孩子由于得到的肯定少,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去更多地发现他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以肯定和表扬。老师和家长的任何埋怨与批评都会进一步伤害孩子,撇开两者的距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做错些事情,犯些错误。如果孩子一犯错误,家长和老师就一顿痛骂,不仅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且会严重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恐惧和害怕、退缩的心理,问题始终得不解决。这时,孩子需要的是理解与引导,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错,怎样做才不会错?因此学会赏识学生,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进入一种良性循环,学生对数学会越来越感兴趣,对數学学习越来越有动力,自然,成绩也就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主编,《中学生心理学》,北京出版社1983.1
[2]《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3] <美>索里、特尔福德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