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2017-06-27 16:36徐东霞岳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沂蒙精神高校思政课教育

徐东霞 岳峰

摘 要:作为优秀的红色文化,沂蒙精神应该发挥其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功能。当然,这需要恰当的途径,以此作为一个将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契机。文章从沂蒙精神内涵与实质入手,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困惑,然后研究了将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为沂蒙精神在当代思政课中的应用提供了可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沂蒙精神 高校思政课 教育 路径

一、对沂蒙精神内涵与实质的解读

沂蒙精神作为优秀的红色文化,它是历史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具体来说,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民共同培育的先进群体意识,是浓缩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革命和建设、改革和开放的崇高精神,是历久弥新的思想宝藏”,[1]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作用。

以沂蒙精神的具体内涵而言,主要可以从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爱党爱军几个方面理解。首先,沂蒙精神的灵魂就是爱党爱军。因为沂蒙人民经历了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沂蒙人民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所以沂蒙人民有着崇高的政治信仰,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觉悟。因此,沂蒙精神在表现上有爱党爱军的闪光点。沂蒙人民永远不安于现状,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所以沂蒙人民有着不断探索的品质,这体现在沂蒙精神上就是开拓创新,这是沂蒙精神永恒的主题。在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总是以国家为重,在任何危机的时刻都能够挺身而出,奉献自己的一切,这种无私奉献的品德在沂蒙精神中完美的体现了出来。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继续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涌现出了毛泽东同志亲自批示表扬的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等一批艰苦创业的典型,充分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下,都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上述几种都是沂蒙精神的缩影,它不仅代表了一种红色的文化,还代表了老一代革命先烈的传承,他们默默的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值得我们敬仰和传承。

理论和精神的先进性体现在其与时俱进上,沂蒙精神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内涵,充分体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如此,沂蒙精神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还丰富着思想内涵,贴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沂蒙精神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给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指明了方向。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沂蒙精神指引着革命和建设,在当前,沂蒙精神也必将继续发挥其作用,为我们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国正在发展经济的关键时期,需要全國的人民团结起来,一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沂蒙精神作为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我国和我党的重要精神财富。所以,在当代也需要继续弘扬继承,一方面实现我国优秀文化的薪火相传,另一方面给我国的进步提供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到山东临沂视察的时候就曾经发表过重要讲话,指出:“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2]这也在侧面证明了沂蒙精神在当今仍然有着指导性的作用,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弘扬沂蒙精神。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有很多问题也逐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物质的追求会使人迷失在欲望中,缺乏必要的精神支柱。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思想不坚定,没有很好的继承中国优秀的革命精神。所以,急需优秀的精神来指导当代人的生活,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增添丰富内涵,作为祖国未来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大学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时代的思想,所以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必须作为党和国家的重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挥沂蒙精神的作用,将其融入到高校的思政课中,让沂蒙精神再一次发挥作用,给我们当今时代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困惑

教育的问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显现出来的,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是源自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社会转型的多元化新课题、意识形态多样化的新挑战、信息网络化的新要求和大学生成长的新变化,这些问题都给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困惑。所以,需要从当前的具体挑战入手,寻找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

首先,就是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冲击。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加强了国家之间的交流,把全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是它也在交流中损害者别国的传统、思想和社会稳定。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思政教育影响最大的就是它对我国教学对象的影响。我国正在高速的发展,逐渐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所以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凭借着自身的科技优势和经济优势向我国进行文化传播和思想渗透,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进思想的代表,他们会在不经意间接触西方国家的文化,但是有些文化是落后甚至腐朽的,它冲击了我国的文化建设,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造成了消极的影响。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交汇地,各种思想在这里发生着碰撞,大学生从多种渠道或多或少的接触着各种思想和文化,从而不可避免的造成消极影响,给我国的思想政治教学带来困扰。不仅如此,经济全球化还影响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经济的全球化是由一些发达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支配和主导的,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利益。因此,在全球化的经济中,意识形态的冲突不可避免,这是社会本质的不同导致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西方的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就直接显露了出来,造成不良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在基础和经验上比不上西方的发达国家,所以西方国家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对我国进行着文化入侵,以图同化我国的思想和文化。而经济全球化是我国必须参与的一个过程,所以高校的思政教育面临着一个多元化的挑战,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需要不断改革创新,这也给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一定困惑。

社会转型的变化,也给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所以社会经济的增长方式正在逐步的转型中,社会经济体制在逐渐的改革,这带来的意识形态多元化冲击了我国的高校教育。其主要的影响方式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研究,第一个是社会从那个面的生活多样化,第二个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个人观点的变化。这些变化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对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信息网络化的新育求也在干扰着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西方国家科技较为发达,特别是网络这方面,是他们对我国输出思想和文化的重要途径。他们通过各种网络途径对我国的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影响,在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打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种网络信息的传播带有浓重的资本主义色彩,充斥着色情和暴力,对信息接受者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但是信息化是时代的大要求,国家层面只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弱化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不可能根除这种现象。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来说,他们接受的教育方式必须是和国际接轨的,这就对高校的思政教育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对于教育的接受者来说,他们因为网络和信息化的影响,对思政教育缺乏必要的兴趣,再者信息化的时代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熟练的掌握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这一切多方面的影响着高校思政教育的正常进行。不仅如此,大学生好奇心强,但是自制力较弱,面对网络的各种诱惑不能坚守自己的本心,喜欢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贪图一时的享受,从而逐渐的走向了资本主义的圈套。这些都需要我们提高警惕,逐渐改变高校的教育方式,正确的引导学生。

时代在变化,大学生也的成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也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需要考虑的方面。大学生成长的变化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来说是以此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需要合理的应对和引导。就以当前的情况而言,大学生和以往相比有着以下的改变:

一是心理压力较大。由于社会的进步,就业压力逐渐增大,所以大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来应对这一变化,再加上当前消费水平的提高,学生的教育成本对一些家庭就是负担。所以,学生承担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

二是情感丰富且不稳定。当代大学生是先进的一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了最先进的思想和教育方式,所以他们在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比较感性,喜欢跟着感觉走,导致了情感丰富,但也因为成长没有经历过挫折,所以情感的变化不能稳定控制。

三是自我意识强烈。由于社会环境的原因,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是整个家庭的中心,所以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喜欢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够灵活和创新的解决问题。但是,也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他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往往从自身出发,习惯性的说服对方,给思政教育增加了难度。

大学生的成长新变化需要高校慎重对待,因为学生才是教育的中心和重点,教育方式的改变也应围绕学生的特变来规划。上述的大学生改变是时代的特征,只有针对这些特征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使高校思政教育变得更有意义。

上述的几种教育问题是因为时代的变化而产生的,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需要从根源入手,细致的分析原因,从而制定更详细的改变策略。如果从整体上考虑,当前思政教育最大的难题就在于精神的匮乏,学生缺乏精神支柱,所以其思想和行为举止会产生对思政教育负面的影响。根据整篇文章分析,我们可以把优秀的中国文化融入到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中,改变思政教育的困境。

三、将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根据上面的分析,沂蒙精神可以很好的解决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但是这停留在客观的理论上,具体的将沂蒙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政课堂,还需要一定的路径。这种路径需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制定,以沂蒙红色文化为中心,创新的应用改革手段,进而达到优秀文化重新发挥作用和解决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双重目的。笔者根据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提出了三点建议,希望可以为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1.以高校思政课为载体,弘扬沂蒙红色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高校开办这一门课程为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辅助构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大学生能够为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它承载的就是一种精神力量,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了党的领导方针和我国优秀的精神文化,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同一、内涵一致,又情理交融、震撼人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的有效载体”。[3]所以,以高校思政课为载体,弘扬沂蒙红色文化可以实现沂蒙红色文化和高校思政课的结合,在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同时,还可以丰富高校思政课的内容。

沂蒙精神作为思政課的内容,其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历史的传承。沂蒙文化产生于我国的战争时期,在当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沂蒙精神不仅代表一种文化,更多的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这种精神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通过历史的反思来构建当前的社会主义。

二是提供正确的思想导向。作为思政教育的内容,其观点和思想必须是正确的。沂蒙精神经历了岁月的检验,在不同时期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所以其正确性和指导性毋庸置疑。再加上沂蒙精神的产生环境,它直接代表着党的思想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将沂蒙精神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可以提供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观指引。

三是提供健康的文化氛围。当今社会文化趋向于多元化的发展,各种文化不断的碰撞,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困扰。而沂蒙文化的内涵是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勇往直前、艰苦创业、永不服输、开拓奋进、敢于胜利和爱党爱军,它包含的精神是积极向上的,对于提供健康的文化氛围有着重要作用。

当前思政教育不能吸引学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有过多的理论,内容高度抽象,学生在理解起来有较大的困难。这种缺少材料的内容对于思政教育很不利,但是沂蒙文化有着很丰富的内容,各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些时间和任务离我们也不远,有很强的说服力。所以,以高校为载体,弘扬沂蒙文化可以很好的缓解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

2.用沂蒙文化培养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一个大学的灵魂,它是学生和教师在从事文化活动时逐步发展起来的。大学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校的文化积淀、精神信念和传统,这是意识形态上大学的教育方向。当前的大学,都在发展自己的特色,有着自己的精神风貌,这都是一定程度上大学精神的体现。

以山东临沂大学为例,它在办学的时候以德育为先,将沂蒙精神作为根本依托,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的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勇往直前、艰苦创业、永不服输、开拓奋进、敢于胜利和爱党爱军的精神,形成了独特的风采,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临沂大学为宣传和弘扬沂蒙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意识,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例如,开设的《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这门课程,将沂蒙精神引入课堂,让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探索。[4]社会在发展,各种文化在不断碰撞和冲突,这时更需要一种精神的依托。大学可以借鉴临沂大学的经验,用沂蒙文化培养大学精神,给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活力。

3.营造红色文化的校园文化环境

沂蒙精神作为意识形态的存在,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高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将沂蒙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增加沂蒙精神的影响,从侧面辅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将沂蒙精神带入课堂,开办有关沂蒙精神的选修课,还可以开办校园文化活动和构建红色网站,利用这些途径促进学生和沂蒙精神的接触,将沂蒙文化的影响力最大化。

沂蒙文化是优秀的革命文化,那种精神是由无数革命先辈的生命和鲜血组成的,它的影响力也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高校需要创新的应用这一红色文化,让沂蒙精神再度发光发亮,为我国的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活力和发展方向。

结语

思政教育是高校的重点,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辅助构建大学生的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能够为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思政教育虽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如果以沂蒙精神等优秀文化精神为契点,将其融入到思政教育中,不仅可以缓解当前的困境,还可以弘扬优秀的文化。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优秀文化和思政教育的结合途径,让优秀文化继续发挥其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3.

[2]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3-11-29(1).

[3]苑朋欣.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4-18.

[4]陈永莲,孙海英.沂蒙精神进课堂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J].临沂大学学报,2015,(04):11-14.

作者简介

徐东霞,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一班学生, 学号201405010111,指导教师:岳峰

岳峰,临沂大学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及沂蒙精神研究。

猜你喜欢
沂蒙精神高校思政课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沂蒙精神在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沂蒙精神”的践行者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沂蒙精神的形成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