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瑟·韦利英译《西游记》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传递策略

2017-06-27 08:08:26权继振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韦利俗语陌生化

权继振

(蚌埠医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论阿瑟·韦利英译《西游记》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传递策略

权继振

(蚌埠医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韦利的《西游记》英译本Monkey在英语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从语言、文化两个方面探析韦利的翻译风格,认为译者一方面尽量用陌生化的直译方式传递原著的异质性,使读者经历一场别开生面的异国文化旅行,另一方面,考虑到译文的可读性,译者作了适当取舍,从而确保译本流畅自然。然而,由于太过重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译者对部分承载汉语文化特质的文化负载词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这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

韦利;《西游记》;英译

阿瑟·韦利(Arthur Waley)是20世纪著名的翻译家,他将大量中国经典作品译成英文,其中包括《汉诗一百七十首》,《道德经》,《诗经》,《论语》,《李白的诗歌与事业》,《袁枚:18世纪的中国诗人》等。1942年,设于伦敦的乔治·阿伦与尤文出版社推出了他的《西游记》节译本《猴》,1961年,《猴》被收入“企鹅经典丛书”。韦利的译本选取了原著的第1~15回、第18~19回、第22回、第37~39、第44~49以及第98~100回,总共有30回,不到全书的三分之一。虽然是节译本,但这部译作在《西游记》众多英译本中卓尔不群,韦利的译本后来被转译为西班牙语、德语、法语、瑞典语等,在西方世界中影响极为深远,以至国外的百科全书在评介《西游记》时都以韦利的译本为依据。如美国大百科全书这样介绍《西游记》:“在十六世纪中国出现的描写僧人西行取经故事的《西游记》,被译作《猴》,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①近些年,学者对韦利在中国古代诗歌与典籍的翻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很少有研究者对韦利的《西游记》英译本进行细致解读与分析,这导致了学界对这一译本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对其只作简要介绍和评论,便得出其译笔最佳的结论;二是因韦利将“赤脚大仙”误译为red-legged immortal,于是“赤脚大仙”便成为韦利版《西游记》误译的代名词,其译本的真实面貌始终未能呈现。有鉴于此,本文从语言、文化两个层面探析韦利的翻译策略。笔者发现,译本一方面呈现出浓浓的中国气息,这主要表现在韦利对原著部分语言进行刻意拆解,对比喻、俗语采取直译的翻译策略,以达到向西方介绍、阐释、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另一方面,考虑到译本的流畅性,译者对小说中的一些成语作了适当变通,从而确保目的语读者阅读译作时拥有通顺流畅的感受。然而,不能忽视的是,译者对原著中的部分文化负载词采取了归化策略,这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原著的异质性。

一、《西游记》中汉语词汇的英译探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词汇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同时,汉语词汇也承担着传承古代文化的重任。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大量运用当时的口语、方言、俗语,整部作品语言生动幽默,活泼流畅,充满喜剧色彩和诙谐性,是我们研究古代汉语的一份重要的资料。韦利在处理这些词时,刻意保留了它们的异质性。

(一)汉语词汇英译的“陌生化”色彩

韦利在翻译《西游记》时,非常重视汉语的异质性,这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1.汉语固定词语的英译

(1)原文:若再过两年,你气数衰败,他就害了你性命,把你的江山一股儿尽属他了。②

译文:In a year or two,when your ascendancy will be on the wane,they would have taken your life and stole all your streams and hills.③

(2)原文:我今早在瑶池中受用时,见那长廊之下,有许多瓶罐,都是那玉液琼浆,你们都不曾尝着。④

译文:When I was enjoying myself at the Pool of Green Jade I saw flagon of jade-juice and ruby-extract,such as you have never in your lives tasted.⑤

“江山”一是指江河和山岭,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其一)二是借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例(1)中,“江山”指代国家。例(2)中,“琼”指的是“美玉”,而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玉液琼浆”指的是用美玉制成的浆液,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韦利采取强行拆解的方式翻译是否意味着他不懂“玉液琼浆”的含义呢?韦利译本中“江山”出现了7次,其中有6次,韦利采取了刻意拆解这一直译手段。而其中1次,韦利还原了它所指代的本义。

(3)原文:你想那李世民自称王位,一统江山,心尚未足,又兴过海征伐。⑥

译文:You must know that after Li Shih-min had established his great dynasty of T′ang,and united the whole land,his heart was still not content,and he has now begun to conquer far-away lands.⑦

“玉液琼浆”共出现了2次,除了例(2)中韦利采用强行拆解的方式,其中1次韦利这样处理:

(4)原文: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⑧

译文:Boys were keeping up the fire,jugs were being washed and jars swept.The wine that had already been made was exhaling a delicious perfume.⑨

例(4)中,韦利用wine还原了“玉液琼浆”的真实内涵,加上例(3)对“江山”的还原处理,我们可以排除译者误译或者“不懂汉语”的可能。笔者认为,韦利之所以用强行拆解的方式翻译“江山”“玉液琼浆”,原因在于他是用陌生化手段刻意传递汉语的异质性。所谓陌生化,就是“把对象从平常的感觉领域、惯常联想或联系中移出这样一种读者与文本的特殊的关系”⑩。韦利对原著中的部分语言进行了刻意拆解,使西方读者认识到中西方在语言上的差异性,译者正是通过这种新奇的手法来延缓英语读者的审美时间,从而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2.明喻的英译

修辞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认知形式,它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中存在着大量“如”“若”“比”类明喻,例如:

受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书话本和灵怪、神仙等小说话本的影响,加之《西游记》成书于工商业发展壮大、市民读者群日益壮大的明代中后期,《西游记》中的比喻句表现出了内容世俗化、语言口语化两大特点。这类比喻语言通俗易懂,很容易为当时的市民读者所接受。“蜻蜓撼铁树”,一方面表现出这些小猴不自量力,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孙悟空的武艺高强。例(6)的故事背景为:孙悟空降服鲤鱼精帮助通天河老鼋夺回了属于自己的河府,老鼋用“重若丘山,深如大海”表示对孙悟空的无限感激之情。用“丘山”“大海”这种具体、熟知的事物来表现相对抽象的恩情,既生动形象又传神达意。韦利在翻译这些比喻句时,没有作泛化、简化或者省略处理,而是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对这些修辞手法进行还原,确保了译文的异国情调,准确传递了汉语的异质性。

3.俗语的英译

俗语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心理状态的定型语句。它们由群众创造,并广泛流传于民间,具有口语性、通俗性、民族性的特点。在小说中恰当地运用俗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能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翻译俗语时,韦利不仅着力传达异质文化的原汁原味,而且尽量使译文与原文在语言的感染力上保持一致。

例(7)中俗语的意思是:家乡的水甜,是因为对家乡有着美好的记忆;故乡的人亲,是因为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人远走他乡后,会格外思念家乡的山水和人民。俗语与本民族文化紧密相连,从某种意义上说,俗语就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质。翻译这条俗语时,韦利尊重原著,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努力传达异质文化。不仅如此,韦利的译文尽可能地保持了原文的风格,可以说做到了形神兼似,取得了与原文相似的艺术效果。

(二)成语英译的“流畅透明”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汉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内涵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在翻译过程中,对成语的处理应该把握好尺度,如果按照字典上的翻译照本宣科的话,就会影响译本的流畅性。《西游记》中出现了大量的成语,韦利结合语境翻译这些成语的内涵,从而确保了译本的流畅通顺,例如:

“犬马之劳”指像犬马一样操劳。古时候臣子对君主常自比为犬马,表示愿像犬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现在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韦利并没有刻意突出“犬马之劳”,将其翻译为labor like any dog or horse。他从这句话的整体意思出发,添加了原著所没有的be the fatigues and difficulties what they may,准确传递了唐僧为取真经不畏艰险的内涵,从而确保了译文的流畅性。

二、《西游记》中文化词汇的英译探讨

《西游记》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词汇,如佛教词汇、道教词汇,文化词汇会带给目的语读者异域文化的强烈体验。在文化词汇的翻译方面,韦利多使用直译的翻译方法来传递中国古代文化,从而使译文在文化层面上呈现出鲜明的陌生化效果。

1.佛教文化英译的“陌生化”色彩

两汉之际,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此后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西游记》里出现的众多佛名,精通梵语与佛学的韦利翻译时一一作了还原,如佛祖(Buddha)、释迦牟尼(Sakyamuni Buddha)、夜叉(Yaksa)、金刚(vajra)、阿傩(nanda)、菩萨(Bodhisattva)、燃灯古佛(Dipankara)、文殊菩萨(Manjusri)、大势至菩萨(Mahasthamaprapta)、普贤菩萨(Samantabhadra)等等。通过还原这些极具异国情调的佛教词汇,译本充满了陌生化的气息。

2.时间文化英译的“陌生化”展现

译文:At the second watch a sound of weeping was heard outside the palace gates,and the Empe-

根据中国传统计时方法,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同时,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韦利通过直译有效彰显了源语文化的异质性,让英语读者意识到这是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而且,韦利在译文中对“子时”也作了注解,这对目的语读者了解中国古代计时大有裨益。

三、存在的问题:文化词汇的过度归化

《西游记》虽是典型的佛教故事,但是在其流传和发展过程中,也明显受到了道教思想的影响,其中道教文化无处不在。韦利在处理原文出现的道教词汇时,一方面采取了直译的策略,确保了原著的异国情调,如千里眼(Thousand-league Eye)、顺风耳(Down-the-Wind Ears)、玉皇大帝(The Jade Emperor)等,另一方面,由于绝大部分道教神仙以及官职名称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语,因此在一些情况下,韦利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然而这却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特色和语言的民族风格,例如:

四、结语

《西游记》在英语世界大放异彩,译者韦利可以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韦利在语言、文化层面上采取直译的翻译策略,对原文的个别词进行了强行拆解,这使得译文呈现出陌生化特点;另一方面,考虑到译本的流畅性,韦利在翻译小说中出现的成语时,尽可能地从成语的整体词义出发,这就降低了译文的理解难度,并且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然而,韦利对个别具有浓厚汉语文化色彩的词语进行了归化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中英文化的差异。

注释:

①王丽娜:《〈西游记〉外文译本概述》,《文献》,1980年第4期,第66页。

⑩沈立岩:《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名著精读》,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5页。

责任编辑:赵 青

10.3969/j.issn.1673-0887.2017.03.016

2016-11-14

权继振(1972— ),男,讲师。

2016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6A0600)

H315 9

A

1673-0887(2017)03-0070-04

猜你喜欢
韦利俗语陌生化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俗语知多少
爱心圆
爱心圆
客家俗语巧诵读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西藏研究(2017年5期)2018-01-30 08:39:19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植物词“杏”的国俗语义探究
语文知识(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06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电影新作(2014年1期)2014-02-27 09: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