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策略

2017-06-27 18:45陈荔卿
教师·上 2017年6期
关键词:口诀跳绳器材

陈荔卿

摘 要:体育核心素养留在学生身上最具有价值的是身心健康、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而学生通过体育教学过程获得的关键能力是自我锻炼能力。可是,在平常的教学中进行技能技术类的学习时,学生却不是那么积极、投入,教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学起来没劲,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更谈不上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作者在教学中积极寻找巧教巧学技术动作的策略,通过巧用诱导练习、口诀及器材来引导学生轻松地学习和掌握技能。当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运动能力和活动习惯时,自我锻炼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策略;自我锻炼能力

体育教育核心素养留在学生身上最具有价值的是身心健康、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而学生通过体育教学过程获得的关键能力是自我锻炼能力。《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运动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可是在平常的教学中会发现,只要一进行技能技术类的学习,学生却不是那么积极、投入,有的学生觉得技术动作太难了,有的学生觉得单调、枯燥、没兴趣。教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学起来效果也不好,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运动能力、技能和活动习惯。因此,我在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一些巧教技术动作的策略,通过巧用这些策略,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习和较快地掌握动作,体验运动的快乐。

一、巧用“诱导练习”教学策略

传统的教学法是“讲解、示范和练习”,学生始终处在死板、没有激情和无积极性的状态下学习,最终效果不佳。因此,在新授技术动作前,我会深入地研究所要教学的动作特征,根据和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创设与所学动作有关联的一些诱导性动作练习。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尝试练习、体会动作,稍加启发和点拨,一下子就能激活学生的练习欲望,使学生明白完成动作的窍门,从而又快又好地掌握动作。

如“前滚翻”的动作重点是低头、团身,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总有部分学生出现前额触海绵垫(没低头)、上体打开(没团身)滚翻不了的现象。于是,我抛出问题:“谁能从胯下看到天空?”这问题提出后,一下子热闹起来:有蹲的、有弯的、有趴的……学生个个都在尝试、体验,“老师我看到了”“我也看到了”……当学生从胯下看到天空的时候,前滚翻的蹲撑、低头及团身动作就自然形成了。接着,我引导他们脚蹬地、手推垫、压小腿起立。就这样通过“胯下看天”这一诱导性动作的练习,以前需要几节课才能学会的“前滚翻”动作,学生一次课就基本掌握了,一个个翻得是又快又欢。成功的体验导致学生回到家后也会在床铺上翻几个跟斗给家长炫耀一下,无形中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得到了培养。

而巧用“诱导练习” 进行技术动作教学的另一途径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如在“蹲踞式跳远” 新授课时,我先引导学生练习一年级已学过的跳单双圈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并巩固单跳双落的动作;接着组织学生自己来摆放单双圈的距离(关注个体差异,消除同一落点造成的恐惧心理),尝试练习助跑几步单脚踏单圈(起跳)双脚落双圈(落地)的动作;最后引出蹲踞式跳远的教学内容。通过“跳单双圈”的一系列诱导活动,使初次接触跳远动作的学生能很容易地体会跳远的助跑、起跳与落地的动作,就连初学者易出现的双脚起跳的错误动作也在“诱导练习”的辅助下自然地消失了。

巧用“诱导练习”教学可以起到化解动作难度及增加学习趣味的作用,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当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会延续到课余的自我锻炼中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二、运用“口诀”教学策略

长长的动作要领及体育术语对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的会感到太抽象了无法理解,只能被动地、机械地模仿,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效果不好,更谈不上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自我锻炼。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渐渐形成了创编动作口诀进行技术动作教学的风格。学生都反映喜欢这种教授形式:易懂、易学、易练。创编动作口诀,首先要研究所教技术动作的动作要领,其次要抓住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最后要选择符合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又有押韵和节奏感的文字来编辑。

如在教水平一(二年级)足球“脚内侧踢地滚球”时,根据本节课的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75%以上的学生能初步学会用脚内侧踢地滚球的动作及本节课的重点:支撑脚位置和脚内侧击球的部位;难点:膝踝关节外展,我创编了“脚(支撑脚)落球侧一脚处,脚尖朝向目标处,同时抬起踢球腿,摆髋展膝翘脚尖,脚内侧对准出球方,击准球的后中部”的动作口诀。同时,我围绕每一句口诀设计了不同的练习内容,这样课堂上学生在边练边体会动作口诀中就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六小句朗朗上口的口诀,使初学者对足球“脚内侧踢地滚球”的动作要领一目了然。学生课中、课后随时随地都可以运用口诀来指导、纠正自己的动作,学练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通过口诀的运用,动作要领被简化了,复雜的技术动作更直观、更简单明了;而朗朗上口的口诀又便于学生记忆,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快的身体体验,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三、活用“器材”教学策略

在技术动作教学过程中,受场地器材不足的影响,学生的练习密度不够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各种器材发挥其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我开发和活用它的其他功能,“一物多用、一物巧用”可以弥补学校器材的不足,增加学生练习的密度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获得自我锻炼的技能和能力。

如“跳绳”由于轻巧便于携带,学生可以做到人手一条,我在初教学生“踢毽子”时,就巧用跳绳引导学生先练习“原地踢绳”(一手拿绳子的一边手柄,用脚踢绳子下垂的另一边手柄);熟练后组织学生进行“行进间踢绳接力”游戏;当学生能熟悉“踢毽”的节奏感和垫步动作后就过渡到真正的踢毽子练习。巧用跳绳练踢毽,降低了动作的难度,减少了初学者直接用毽子来踢的失败感和无趣感(踢不到或无法连续踢,总是在捡毽子),从而激发学生学练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当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踢毽的各种技巧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易的毽球比赛(场地和规则都做了适当的修改):两人对拉跳绳与腰处为网,网后两边各一条跳绳长度处放跳绳为端线,网与端线处两边各放一条为边线,就这样一个小型的毽球比赛场地就形成了。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而不受场地器材的约束,几条跳绳就可以供学生体验比赛的乐趣,成为他们课余生活健身的一部分,从而提高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通过创新的活用器材的其他功能,我可以扩大器材的使用范畴,提高器材的利用价值,满足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使学生学会简单的体育锻炼方法并感受到体育学习的新鲜感,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多自我锻炼能力的技能和机会。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太平小学)

猜你喜欢
口诀跳绳器材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口诀与加法
口诀中的规律
怎样熟记口诀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学跳绳
跳绳
学跳绳
跳绳
巧用口诀求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