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雄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小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教学目标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我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钻教材、研学生,精心备课
一方面,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品德与社会》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拿到教材后,要熟知教材的内容体系,弄清楚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教材,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我在教《各种各样的商店》时,通过认真研究教材后,发现教材内容涉及百货商店、专卖店等,与学校周围的市场环境非常吻合,于是我就确定了以学生实践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去商店、超市、市场进行活动体验,并出钱让学生挑选、询价、购买一些学习用品。这种走出课堂重视学生实践感受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非学好。
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研究分析学生。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置、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他们充分利用好学习资源;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设计好有效的学习方式。例如,我在教《我们是邻居》这一课时,因班上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且居住分散,有的学生家里单门独户住在山区,家里根本没有邻居。于是我在“学会正确处理与邻居的关系”的教学目标基础上增加了“学会正确处理与邻桌的关系”的教学目标,且根据教学目标的完善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调整,教学效果就更好了。
二、树立开放的品德课程观,创设符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情境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必须摆脱“说教式”的教育模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组织教学活动,创设符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學生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通过这一过程获取对社会、对他人的认知和感受,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例如,我在教《无声的朋友》这一课时,是这样引入课题的:“小明是四年级的学生,昨天轮到他值日,小明很负责地把教室打扫干净了,准备回家。走出校门时,却发现最后一班公交车开走了。眼看天色已晚,怎么回家呢?刚好校门口有个电话亭,小明掏出钱赶紧给妈妈打了个电话,20分钟后,妈妈把小明接回了家。同学们,你们说是什么帮助小明让他联系上了妈妈渡过了难关?”学生齐回答是公用电话亭。老师就说:“公用电话亭是为我们服务的,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无声的朋友》。”然后我把学校周边的公用设施、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公用设施遭到破坏后的恶果等内容以课件的形式原生态予以播放。学生看完视频后,接下来老师便将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公用设施?爱护公用设施应从哪些方面做起?小组充分交流讨论后,教师再要求学生拿出彩笔和纸,把自己最喜欢的公用设施画出来,画好后与同桌交换“礼物”,在交换“礼物”的同时还要向同桌介绍自己画的公用设施的用途。这种开放且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情境创设,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和认可,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爱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以生为本,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发展,强调探究式和研讨式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和课程观的改变,决定了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彻底走出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统帅”、学生是“士兵”的误区;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成长的引路人,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我在教《我们要做最棒的》这一课时,当进入“我为班集体提建议”这一教学环节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希望老师不要占用同学们的休息时间讲解题目。话一说完,同学们都瞪大眼睛看着我,以为老师会板下脸来对那个同学狠狠地进行批评。我稍许思考了一下,脸带微笑诚恳地对学生说道:“老师接受你的批评和建议,以后一定不占用大家的休息时间。”我的话一讲完,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此以后,一到课余休息时间我经常找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与学生一起游戏,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这种以生为本的理念和民主、平等的与学生相处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作者单位:湖南省资兴市东江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