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活动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实践分析

2017-06-27 17:07童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实践

童玲

摘 要:现如今幼儿活动课程教学中,游戏化教学已逐渐变得更加普遍,在游戏设置上幼儿为主体,追随幼儿发展兴趣与需求,创设自主、开放的活动课程游戏,拟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游戏内容的选择、游戏材料的投放,在体现出教师在活动游戏中的价值过程中,也通过课程游戏化实践使幼儿得到更加全面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 实践 课程游戏

一、创设宽松、自主的游戏情境

一般来说,我们的幼儿课程游戏化设置与实践,需要创设宽松、自主的游戏情境,以激发幼儿游戏的主观能动性,可依靠幼儿自身的游戏兴趣、游戏认知、生活经验积累以及所具有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而创设,是幼儿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应随着活动的进行而完善,这些游戏情境是幼儿课程游戏化实践的重要内容。比如,可以在征求孩子们的想法基础上,把幼儿游戏场景设置在寝室中,幼儿对这些环境比较熟悉,在游戏过程中也会更加自然,比如有的孩子利用家里收集到的各种纱布,进行垂挂装饰作为舞台的背景,有的则搬来班级中的各种积木进行前台围合搭建等,以共同创设幼儿自己所想的游戏情境,这有利于幼儿游戏自主能力的培养。

二、选择鲜活、开放的游戏内容

各种鲜活、开放的游戏内容往往容易受到幼儿的喜欢,在幼儿活动课程游戏化实践过程中,游戏的内容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与经验水平而定,它可以随着幼儿的思维想象随时变化,教师通过自身的能力为幼儿的想法付诸实践提供帮助,使得幼儿的游戏效果更加多元化。比如在《我爱锡剧》的幼儿主题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在游戏间隙,商讨想要演唱的游戏内容,会自主地选择锡剧游戏伙伴,自由地商量并分配角色。如“今天我来当小姐,谁来当春草?嘉辉来当县官!其他的几个男孩子可以当轿夫!”商量好后,孩子们即根据所扮演的角色选择适宜服装、道具进行装扮,并生动演绎,这种游戏设置实践较容易使幼儿融入其中,以达到幼儿游戏教育的目的。[1]

三、投放丰富、多元的游戏材料

随着幼儿游戏活动的不断深入与开展,需要不断的调整游戏内容和材料,以此来吸引幼儿的游戏兴趣。比如在《我爱锡剧》的幼儿主题游戏活动中,原本收集到的戏服、戏帽等道具不能满足幼儿的表演需求之时,教学需要组织幼儿收集更多来自生活的丰富、多元材料,如纸箱、油桶、纸皮、塑料袋、报纸、马勺等,并给予孩子自主的创作空间。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选择材料进行创意制作,如用马勺、纸板等材料绘制各种脸谱、用塑料袋、报纸等材料制作多彩的戏服、戏帽;用竹竿、皱纹纸等材料制作了马鞭、战旗等多种表演道具,是幼儿课程游戏化实践内容更加丰富。

四、运用灵活、有效的游戏策略

由于幼儿自身在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体上存在差异,教师应当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及活动兴趣与需求,根据活动的价值取向及现有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助推幼儿自主发展,提升幼儿已有经验。[2]

1.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表演中

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课程之中,并在游戏过程中与幼儿一起游戏的方式成为参与式介入,根据教师参与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平行式参与和交叉式参与,一般来说,平行式参与是指教师和幼儿一起玩相同或是不同材料和情景的锡剧游戏,教师和幼儿是在同时间不同的空间内进行的,起到示范和暗示指导的作用,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再现或模仿教师的行为,可有效避免幼儿游戏期间的暂停或中途换游戏的情况发生,也能使幼儿在课程游戏化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加自如亲切。而交叉式参与指教师以扮演游戏中某一角色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的方式,根据游戏情景的需要,用一定的语言或动作指引幼儿锡剧游戏的顺利发展。这种参与式活动能使幼儿的思维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散。[3]

2.提供游戏材料以推动活动的进行

幼儿由于自身的年龄或者能力限制,有些游戏活动情境的创设所需要的材料难以完成,这时候,教师就需要通过提供一些关键的游戏材料,使得整体游戏活动能够有序进行,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引发幼儿自主游戏的真实的活动区游戏场景。比如在《我愛锡剧》的幼儿主题游戏活动中,如果幼儿提出需要一些乐器来丰富游戏活动氛围,这时,教师就将可以引导幼儿在木棍、奶粉罐、木块、锅碗瓢盆等材料中寻找可能的乐器替代物,使孩子们的锡剧演唱游戏得以进一步延续。[4]

3.语言提示及鼓励幼儿进行表演动作

语言提示不仅仅是前文所论述的教师通过言语引导来带动幼儿整体游戏的有序进行,也需要在游戏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言语鼓励来提升幼儿游戏表演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当幼儿遇到困难或毫无头绪、不知所措时,教师应及时的向幼儿提示一下,帮助幼儿确定自己游戏的方向。或是在幼儿在游戏中出现有创意的想法、或出现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良好学习品质或是能互帮互助等良好的行为时,应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赞扬,强化幼儿的正向行为促进幼儿优良品质的培养。比如在《我爱锡剧》的幼儿主题游戏活动中,如果看戏的观众太多,而坐在后面的幼儿由于个子较矮,被前面同伴挡住了视线,如果幼儿能够想到其他的能看到“戏台”的位置,并将自己的想法实施出来,那么教师应当对幼儿的这种想法和行为给予及时的肯定,以鼓励幼儿在课程游戏实践中不断的发散思维。

结语

游戏是一种态度,也是幼儿园活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课程游戏化在强调体现游戏精神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选择和兴趣,而教师需要为游戏提供环境设置和材料的关注,强调儿童与环境与材料相互作用;注重活动过程中,将目标的过程中所隐含的这种精神渗透在幼儿园课程设计中。并在教师的语言提升、材料提供和游戏介入中使幼儿游戏活动得以顺利展开,从而使幼儿可以在开发的游戏环境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逐渐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为提高幼儿各方面发展水平提供了积极的支持,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生活、学习社会、获得知识、增进才能、开发智力、强壮体魄,实现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学青.幼儿园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幼儿教育,2009 (3):12-14

[2]李惠虹主编.“玩”与“学”的释义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创新理论与实践[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08

[3]赵建霞.儿童游戏行为与文化关系的研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2010(11):4.

[4]郭泉秀.T园4-6岁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介入现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实践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