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永洁+常霞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和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6例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护士,根据研究内容及相关细节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46例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态度问卷平均得分分别为(66.33±2.36)、(76.92±3.1)分,其中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分值主要集中于80分以下;康复护理的态度得分主要集中于60分以上。全部入选的护士在康复护理活动调查评分中,多数集中于60分以下,同时高于80分的优秀人数也较少。护士年龄及工龄是影响其调查问卷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与职称及康复相关知识获得途径无关。结论:神经内科护士年龄和工龄是主要的影响护理人员调查评分差异的影响因素。医院或者科室应该大力拓展对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及正规培训,争取有效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知识及专业技能。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神经内科护士; 康复护理; 影响因素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1.0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1-0075-02
脑卒中作为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在目前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随着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脑卒中患者的例数也在增加。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多数患者后期常合并语言、功能等多系统障碍,其中脑卒中偏瘫是脑卒中常见的危险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康复护理作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明显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效果。在许多临床研究中可以发现,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得到早期最为有效、全面的恢復[3-4]。因此,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过程中要求神经内科护士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充分了解掌握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以达到最好的临床康复效果。本文将对笔者所在医院46例神经内科护士进行调查,找出护士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争取全面提升其护理技能,并为科室护理团队建设作出贡献,现文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46例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年龄23~48岁,平均(32.6±2.3)岁,参加工作时间1~26年,平均(12.3±1.4)年。46例护士中其中研究生学历2例,本科学历护士18例,专科学历护士26例,全部护士均具有护理从业资格证书。
1.2 方法
本文调查咨询过程中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行制作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第一部分:护士的年龄、工作时间、学位水平、护理职称、康复知识获取途径、护理态度等。第一部分调查采取集体调查模式,全部纳入观察的护士均进行答卷。第二部分:全部纳入研究的护士均进行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态度问卷,满分为100分。第三部分:纳入研究的护士进行康复护理活动调查,总分100分。全部调查研究均在院内及科室获得批准,全部纳入调查的护士均为自愿参加并如实作答。本次研究中共发放试卷46份,收回46份,有效问卷46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纳入研究护士的一般资料情况,全部纳入研究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态度问卷和护士进行康复护理活动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本对全部纳入研究护士的进行统一整理,对影响其调查研究得分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两组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态度问卷统计
全部46例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态度问卷平均得分分别为(66.33±2.36)、(76.92±3.1)分,其中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分值主要集中于80分以下;康复护理的态度得分主要集中于60分以上,见表1。
2.2 康复护理活动调查评分情况
全部入选的护士在康复护理活动调查评分中,多数集中于60分以下,同时高于80分的优秀人数也较少,见表2。
2.3 调查得分差异相关影响因素
在对影响护士得分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中所进行调查的护士其年龄及工龄是影响其调查问卷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而其职称及康复相关知识获得途径与之无关(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因脑卒中导致的残障患者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脑卒中患者的主要致残表现为导致患者出现运动、言语和意识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其中偏瘫患者在脑卒中患者中占有较高的比例[5-6]。由于脑卒中患者病变损伤在神经系统,为不可逆性损伤,其临床治疗多为辅助性的神经功能康复锻炼,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是目前临床上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康复护理作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帮助意义[7]。
通过文章中的相关结果可以进行如下的分析,在研究中发现年龄是影响康复护理态度得分的主要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年龄较大的护士通过在长期的临床工作和不断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得其能了解、掌握更多的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优势。但是对于年龄较小的护理人员,由于其工作时间较短,相应的理论知识欠缺,不能很好地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实际工作,导致其对康复护理表现出不信任、不支持等消极的态度,导致其调查中得分较低[8]。但是在康复护理的态度研究中,即使年龄较小、工龄较短的小护士其积极性依然挺高更积极。因此,在影响康复护理活动现状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多数护理人员得分均较低,其可能与护士缺乏理论知识和活动操作知识,不了解偏瘫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为患者提供正确的康复护理等相关,从而导致了康复护理活动评分明显偏低。
因此,针对以上研究结果必须采取相应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调查评分较低的现状。首先相关护理人员必须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使自身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能够有效的将理论用于指导活动,还需要继续学习和训练。在知识学习方面,可以通过建议医院或者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行正规康复训练,或者组织护士去康复护理做得较好的医院进行交流学习,经常联系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专题讲座和操作指导。其次,医院及科室管理者应予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水平提高以高度重视,同时积极要求医院相关部门对护理人员提出的康复护理知识培训进行整合,积极开展有效的继续教育活动以提高护士整体的知识水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有效地提高每一位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能够给予相关护理人员动手操作并熟练掌握康复护理技术的机会。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和活动现状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掌握情况较差,高龄的护理人员康复护理知识水平明显的优于低年资护理人员,但是在相关康复护理活动中,参与调查研究的护理人员均具有较好的积极性。而且通过对影响护理人员调查评分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年龄和工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康复护理知识及活动水平,医院或者科室应该大力拓展对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及正规培训,争取有效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知识及专业技能,充分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远.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5(19):4-6.
[2]徐蓉.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5,14(29):3318-3319.
[3]乔波.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44-45.
[4]張秀芳,高晓盟,赵娜,等.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3):180-182.
[5]伍琦,王彤,麦海云,等.住院康复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功能转归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1):855-858.
[6]朱琳,贾晓红,刘霖,等.运动想象对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5,6(9):451-455.
[7]胡永善,吴毅,朱玉连,等.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19(6):418-421.
[8]张玲云,许春艳.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5(34):3641-3642.
(收稿日期: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