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学美术绘画课能锻炼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结合课堂教学经验,对小学美术绘画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小学美术;绘画课;临摹;写生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5-0115-02
1 前言
小学阶段美术课的开设,可以进一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欣赏能力以及创作能力。在现阶段的小学美术课程设置中,主要分为绘画课、手工课、设计课和欣赏课,而绘画课在又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喜欢接收新的知识,在幼儿阶段喜欢写写画画,小学阶段更喜欢用手中的画笔描绘自己的世界,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对美术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在现实的美术课堂中,小学生总想画好自己的作品,却又无从下手,表现的作品过于幼儿化,造型过于简单粗糙,色彩也过于单一缺少变化。
2 在绘画教学中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美术绘画课教学中遇到以上问题时,就需要专业的美术教师进行指导。笔者在这些年的美术教学中总结了以下经验。
首先,要想让学生学好美术,画好一幅优秀的作品,需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小学生对画画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但往往是不持久的,年龄越小,注意力越差,而作画的持续性比较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导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环节教师可用游戏、视频、图片、讲故事等多种方式导入课题,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并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调动、培养和运用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材的难度不宜偏高,也不宜偏低,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新目标、新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从激发兴趣着手,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学习情绪。要把学生当成认知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兴趣做向导,以常人的思维思考、分析,以获得全新的创造。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对绘画创作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创作会显得过于呆板。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写在美术新课程标准上的,却容易被人忽视。一提到想象力,有的学生马上会想到遨游太空的科学幻想画。表现没有变成现实的未来当然需要想象,难道现实生活就不需要想象吗?回答是肯定的。想象力只有从多层次、多角度展开,才能充分发挥它在创作中的积极作用。低年级学生想象力的火种是比较容易点燃的,这是因为他们经历的事情少,对世界的许多认识不得不靠想象来填补空白。
绘画课上要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尽量不要重复别人已经画过的题材,因为在构思过程中最为忌讳的就是雷同。这一点对低年级学生来讲尤为重要,低年级学生容易互相影响。如在人美版三年级“红色的画”一课教学时,一看到有同学画大红灯笼,周围的学生也就跟着画了起来。教师在巡视指导学生完成作品时,发现独特的、深刻的构思要立刻给予表扬、肯定。为了使学生提高构思能力,不断地给学生介绍绘画中的一些故事,比如凡·高的《向日葵》、宫建国的《红日悠悠》等,深入浅出地分析一些作品的特色,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思维,使他们从小学就有美术创作的初步构思能力,从小培养能够艺术地感受生活中美的事物。
最后,培养造型能力。造型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绘画必修的学习阶段,在学习中学生可通过临摹、写生来提高造型能力。临摹也是欣赏的过程,临摹大师及优秀的同龄人的作品,但在进行临摹时不是单纯地描画,还要重视物体结构。只有抓住了物体的结构,才能使物体画得像、画得真。通过临摹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可在临摹中把自己感觉难画的内容简单化,简化成绘画符号,并加上自己的想法,画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写生是直接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法,所以写生训练也是提高造型能力的途径。在绘画课中只有造型能力提高了,才能勾画出更美的图案。
3 绘画教学技巧
为了更好地完成作品,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总结了绘画中的“五要”,即构图要饱满、主体物要大、内容要丰富、线条要流畅大胆、色彩要鲜艳。
构图要饱满 构图要饱满,顾名思义,是要把作业纸画得很满,但在满的基础上主体物象要突出。何为构图?即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对于小学美术构图的理解,即画面中物体所处的位置不宜过大也不能过小,并要和周围的事物位置处理恰当,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这对于小学生恰恰是难点,他们总是处理不好各物体的位置。这就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对比,相同位置的物体要和现实中的实物进行比较,如人和小轎车、小轿车和房子,很显然人是最小的,因为有比较,在画面中就要凸显出来,各个位置又要处理好,同时还要考虑物体的前后关系、遮挡关系。
主体物要大 主体物和构图可以说是联系最密切的,画面中处理好主体物,位置适当、合理,那么它的构图通常是没有问题的。比如教学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绘画中的比例”一课,作业要求是根据学习的比例知识,设计一个既美观又大方的花瓶。那么在这幅画面中,主体物就是花瓶,这个主体物就要画得大,即构图饱满,这样才能突出主题,从视觉上更加舒服。这一课笔者要求在作业纸上方与下方各留一定的空间,即“上有天,下有地”,使得设计的花瓶在纸面上更和谐。
内容要丰富 画面内容方面,学生画的内容尽量要多,并贴合画面要求,符合画面所需要的事物,再结合构图、线条等内容。这就需要学生根据所画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避免每个学生画出一样的画,呈现同样的风格。同时要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思维操作,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线条要流畅大胆 线条在画面中是很重要的,就相当于人的骨架,线条的流畅可以说是决定了画的好坏,起形时一根线就是一根线,不要去重复它。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起形使用深颜色的彩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用笔大胆肯定,又显现出画面的骨骼,并在之后的上色中不至于因外形色彩过浅而使它看上去更“柔软”。在教学人美版三年级教材中的“画中的线条”“会动的线条”时,对画面中线条的应用进行讲解,同时在线条的应用中要注意线条的粗细、长短,以及要注意线条的疏密关系,使得画面线条更加丰富。
色彩要鲜艳 色彩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财富之一,有了它,世界就变得生机勃勃。小学美术绘画要求学生色彩要鲜艳,这更能体现出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他们更喜欢五颜六色的色彩。但在现实作画中,学生的色彩过于单一,缺少色彩的变化。在人美版三年级美术课程中就讲了美术中最重要的色彩三原色和三间色,即红、黄、蓝,橙、绿、紫,它们的色彩对比更加强烈,特别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平时教学中,笔者总引导学生多使用对比强烈的颜色,并注意在上色时线条之间的色彩不要一样,也就是在上色时多使用色彩的并置与渐变,这样能使画面色彩更加鲜艳。
4 合理评价学生作品
最后对于学生的作品,只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他们的创造力,着眼于事物的特征,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通过教师肯定的评价,能让学生大胆下笔,不受拘束。评价学生作品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全面关注学生发展过程;评价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不仅应该体现在课堂上,还应该体现在课外。评价的过程中不仅教师要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也要进行互评,找出自己及同学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并根据评价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最终达到创作要求。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正确使用评价语言,相信学生在绘画课上的表现会更加精彩,并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
5 加强优秀作品欣赏和教师示范
当然除以上几点以外,在美术课堂中还要加强优秀作品的欣赏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睁开发现美的眼睛,这一点在美术绘画课中也应有所体现。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美、认识生活中的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节绘画课作品欣赏中,要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注意与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欣赏水平相接近,以接近学生生活的、能使他们感兴趣的作品为主,尽量选择本身富有儿童情趣的、易于儿童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作为欣赏的对象。可以让学生欣赏本班或其他班同龄人的优秀作品,找出作品中优缺点,并把作品中的优点应用于自己的作品中。
对于教师的示范,俗话说:“没有示范就没有美术课。”示范是对教师基本功的展示,教师做范画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更直观、更近距离地欣赏、感受作品,并会把学到的作画过程及绘画技法应用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美術课堂中教师示范时机往往是因课而异,以美术技法传授、技能提高为主,并注意在作画过程中尽量不要挡住学生的视线。可采用多媒体展示平台进行示范,示范中并对作画步骤及作画方法尽心地讲解。教师示范一般要推后到学生练习前进行,这样才能有效。
6 结语
美术活动本身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领域,它的任务既培养儿童对艺术美的欣赏、识别,学习对美的对象形态的描绘和表现,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和个性,让学生形成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总之,学生绘画过程也是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有了教师认真细心的引导,学生就能认真地思考,加上熟练的绘画技法的运用,相信他们能够创作出精美的画作,展现在广大师生的面前。
作者:韩克勇,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西单小学,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与绘画(25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