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辉, 孙红芹
(广州市增城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广州 511300)
在临床上,新生儿溶血症是指由于母体血型同新生儿的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分为新生儿ABO溶血病和新生儿Rh溶血病[1]。其发病机制为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母亲体内不存在胎儿的某些父源性红细胞血型抗原,当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循环后或母体通过其他途径(输血等)接触这些抗原后,母体被该抗原致敏,产生相应的抗体以清除这些抗原,但是当此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时与胎儿红细胞膜表面的相应抗原结合,这些被免疫抗体覆盖的红细胞随之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被巨噬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释放的溶酶体酶溶解破坏引起溶血[2]。溶血严重时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胎儿肝脾肿大、水肿、贫血、黄疸等,属新生儿危急病症,严重时会导致新生儿出现死亡[3]。所以,早期诊断新生儿溶血症并及时给予治疗就显得特别重要。为了探讨和分析冷光源与常规蓝光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选取广州市增城区妇幼保健院在2014-09—2016-09间收治的400例新生儿溶血症患儿作为研究主体,现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选取广州市增城区妇幼保健院在2014-09—2016-09间收治的400例新生儿溶血症患儿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儿的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患儿为233例,乙组患儿为167例。甲组患儿男性为118例,女性为115例;患儿的年龄在1~5 d范围内,平均天数为(2.41±0.37)d;出生体重在2.56~3.61 kg之间,平均体重为(2.99±0.31)kg;胎龄在35~38周之间,平均胎龄为(36.91±0.87)周。乙组患儿男性为84例,女性为83例;患儿的年龄在1~5 d范围内,平均天数为(2.38±0.41)d;出生体重在2.52~3.59 kg之间,平均体重为(2.86±0.28)kg;胎龄在36~38周之间,平均胎龄为(37.02±0.51)周。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黄疸出现,上述资料两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比较。
乙组患儿通过蓝光进行治疗:每次照射的时间为8~10 h,间隔时间为14~16 h。把光源放置在患儿体外50 cm处,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温度:23 ℃左右,湿度:60%左右),确保患儿的体温在(36.9±0.4)℃范围内,在治疗的过程要注意保护患儿眼睛、肛门、会阴,禁止使用护肤品。甲组患儿通过冷光源进行治疗:每次照射的时间为8 h,间隔时间16 h,具体内容如乙组。所有患儿以5 d作一个疗程,持续治疗两个疗程。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浓度、临床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
治疗前甲乙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浓度上存在的差异经对比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患儿治疗后2、4 d的胆红素浓度明显少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儿治疗后2、4 d的胆红素浓度明显少于乙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甲乙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浓度 μmol/L
甲组患儿的临床情况优于乙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甲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甲乙两组患儿临床情况的对比
表3 甲乙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的对比
在临床上,新生儿溶血症是一种新生儿期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有许多种,短时间内出现黄疸并逐渐加重最为突出,病情比较严重时能透过血脑屏障导致患儿的神经系统功能出现障碍[4-5]。所以,临床上诊断出新生儿溶血症之后,需及时进行处理。临床上目前主要是通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溶血症,其原理为通过蓝光(波长为420~480 nm)降低患儿的胆红素浓度,使胆红素转变成可溶解物并通过胆汁以及尿液排出[6]。但蓝光照射能导致患儿出现腹泻、发热以及皮疹等并发症,可能同胆红素的代谢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以及光线照射过多存在一定关系[7]。尽管蓝光治疗的效果不错,但光照强度低,照射的时间长,强度低,所以未被人们广泛的认可。同常规蓝光治疗比较来说,冷光源蓝光最大优势为光能量强度高,能促进患儿胆红素转化,从而降低了胆红素浓度,且源辐射较低,能预防患儿出现脱水和皮肤损坏[8]。
综上所述,冷光源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的临床效果很好,有效地降低了患儿的胆红素浓度,减少了患儿照射的时间和进食时间,促进了患儿的康复,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1] 姬静璐,李朝英.对比冷光源与常规蓝光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的临床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31(2):105.
[2] 张莉,镇祥繁,李丹,等.蓝光照射联合综合治疗对新生儿溶血症所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指标的调节作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1):1551-1554.
[3] 肖冬英,谢家洪.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28(23):191-192.
[4] 袁玉美.164例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治疗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2):71-72.
[5] 谭春兰.丙种球蛋白结合蓝光对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24):286-287.
[6] 经乐.蓝光照射治疗对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1):137-138.
[7] 谭安琦.丙种球蛋白与光疗联合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29(8):51.
[8] 黄美珍.丙种球蛋白结合蓝光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