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梅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基础部, 安徽 合肥 230031)
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研究
周 梅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基础部, 安徽 合肥 230031)
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包括“人工测试”、“录音测试”和“机辅测试”,三种测试方式的出现与更迭代表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分析构成测试方式的四种结构要素,并将三种方式中的诸要素进行对比研究,有利于洞悉普通话水平测试发展进程中的得与失,从而把握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践活动与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测试方式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是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宏大的语言工程,到2015年底测试总量超过了5 600万人次,已经成为国家推广普通话的一项重要举措。2007年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下称“机辅测试”)在安徽与上海两地试点,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开始进入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历经十年推广应用,目前,“机辅测试”已经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普遍应用,据最新统计,2015年全国“机辅测试”量为480万人次,人工测试量为36万人次,“机辅测试”人次在全年测试工作量中所占比例已达93%,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的评测方式已经基本取代早期面对面的评测方式。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的变革正在悄然改变测试活动,深入考察与研究PSC的测试方式有利于正确认知普通话水平测试发展进程中的得与失,从而把握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践活动与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促使普通话水平测试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普通话水平测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信息存储与传送为主要功用的“录音测试”,另一种是以自动评分为主要特征的“机辅测试”。因此,以技术手段为分类标准,普通话水平测试可以分为“人工测试”、“录音测试”和“机辅测试”三种方式。“人工测试”是由测试员根据应试人的答题表现当面判分;“录音测试”是应试人面对电脑完成考试过程,测试员根据应试人的录音语料进行判分;“机辅测试”前三项由计算机自动评分,最后一项“命题说话”由测试员根据录音进行人工打分。
测试方式是测试方法的具体实现形式,虽然三种方式所借助的设备设施和技术手段不同,但是本质上都属于语言测试中的半直接式口语测试法,即单向口试法。考官与应试人在考试进程中一般不产生互动,应试人单向说话完成考试,考官主要负责倾听与评分。
三种测试方式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发展过程中交错发展。“人工测试”自测试初期起普遍使用,存续至今,随着2007年“机辅测试”试点工作的开展,“人工测试”开始逐渐萎缩,总体趋势是此消彼长。“机辅测试”于2013年底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全面铺开。在此期间,1998年,香港中文大学开发了“录音测试”,并与“人工测试”并行使用;2006年左右,上海、浙江等少数几个地区在“人工测试”外也出现过对“录音测试”的探索,但都不是主流方式。目前全国境内以“机辅测试”方式为主,香港等地区以“人工测试”为主,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代表的个别测试中心还存留“录音测试”方式。
技术引起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手段的更迭变化。测试手段变化的外部动力主要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其内在原因是社会日益增长的测试需求与测试不足这一基本矛盾推动的技术革新[1],从历史背景来说,语言测试已经进入一个计算机化的时代。从主流测试方式而言,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经历了“人工测试”和“机辅测试”两个阶段;从技术对普通话水平测试改革程度而言,自动评分技术代表了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创新成果,“机辅测试”是普通话水平测试质的飞跃。因此,以2007年“机辅测试”试点为界,技术的应用将普通话水平测试手段的发展分为传统测试与现代化测试两个时期。
测试方式可以分解为主体要素、工具要素、环境要素和时间要素等结构要素。三种测试方式的不同主要体现为工具要素的不同,同时对其他要素又产生影响和作用,带动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
(一)主体要素
1.测试员
测试员是普通话水平测试施测环节主要的活动主体。在这一环节参与测试活动的还有考务人员、监督管理人员等,而从整个测试活动来说,测试主体则包括测试的决策者、设计者、组织实施者以及监督管理者。测试员具有评测普通话水平的专业能力和主持考试的业务能力,在测试活动中具有主导地位。测试活动是在测试员的引导和推动下完成的,其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测试员负责引导应试人完成各项测试任务。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时,测试员首先要核实应试人的身份,核对无误后,引导应试人进入测试程序。测试进行过程中,测试员记录应试人的语言表现,并根据应试人的表现进行评测,计算分数,判定等级。测试结束后,测试员填写测试评分记录表和应试人的成绩单[2]77。
2.应试人
“考试主体是施考主体与应试主体彼此交互的双主体活动。”[3]应试人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对象。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测试对象是测试活动的客体,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2]78。测试客体,是测试主体活动的作用对象,是测试主体行为的承受者。作为测试客体,应试人是测试主体(测试员)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同时,应试人还是应试活动的主体,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对测试活动及所处环境具有施加影响的可能性。测试员和应试人都属于测试活动中的“人”的要素范畴[1],共同属于测试方式的主体要素。同为测试活动的主体,但是两者的关系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也就是说,作为应试主体的应试人应该接受作为测试主体的测试员的控制。
(二)工具要素
这里主要讨论测试室的施测工具。
1.基本设置
根据测试主体活动的需要和地位,测试室设主试席和应试席两类席位。测试员居主试席,应试人居应试席。测试基本设置主要包括两类席位的桌椅的配置,主试席一般有2个,测试早期也曾经出现过3个主试人的安排模式。此外,在人工测试方式中,有的考点还设有专门的辅助测试席位,专门供负责录音的辅助测试人员操作录音设备、记录规整语音档案;有的考点则由测试员负责录音。
2.专业配备
(1)录音机。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全程录音。考试档案的存留是测试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录音设备是存留测试档案的特殊工具,后期出现了数字化录音工具,如录音笔、电脑等。数码录音设备操作相对简单,卡式录音机则较为繁杂,增添了测试员的工作强度。
(2)录音带。录音带是录音机的附属配置,用来存储语音档案。录音笔、电脑录音方式则不存在录音带配置。录音带应贴有标签,标签信息包括:考场、组别、姓名、日期等。录音带存储容量有限,一般而言,单面存录3~4个应试人作答档案,每盒存录6~8人语音档案,一天工作量约需要3~4盒录音带。
(3)话筒。用来传送应试人的声音,保证应试人语音的音量和清晰度。计算机辅助测试改为耳麦。
(4)计算器。测试员评分的计量工具,保证应试人考试成绩的准确性。
(5)测试大纲、试卷和工具书。备测室配备测试大纲和字典或者词典供应试人应试时查阅,另外在备测室配放备测试卷一份供应试人准备考试之用。测试室的试卷分为两种,一种是应试人应试时使用的试卷,另外,测试员也配设专用试卷用以作为评测的标准。
(6)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实体的工具,即规定评分标准的文件;另一种是已经内化为测试员的业务能力的评测尺度。
(三)环境要素
测试实践活动只能相对于它所依存、所作用的环境而存在,环境是测试活动的基础和条件。内容、规模、性质不同的测试活动,其环境也不尽相同。测试环境随测试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测试环境同时影响着测试活动。
1.考点
是指设置考场的考试区域。人工测试时期,多以各高校为考点。
2.考场
是指测试的具体场所,设置在考区范围之内。每个考场有专人负责,考场分设候测室、备测室和测试室。
(1)候测室。候测室供应试人等候测试之用。要求配备足够的座位,《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规程(试行)》明确规定“候测室能容纳半天测试的1/3应试人数”。
(2)备测室。备测室供应试人准备测试之用,配备备测试卷和测试大纲。
(3)测试室。测试室是具体施测场所,是测试员和应试人发生交互作用、完成测评的具体环境。
(四)时间要素
时间是普通话水平测试活动存在、发生的另一个必要的维度。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时间概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应试时间
应试人应考时间。应试人有15分钟准备时间。测试过程中,测试各项目也同样有时间上的限定:第一项读单音节字词限时3.5分钟;第二项读多音节词语限时2.5分钟;第三项选择判断限时3分钟;第四项朗读短文限时4分钟;第五项命题说话限时3分钟。
2.测试实施时间
是指对测试活动在时间上的安排。根据客观条件和测试活动规律在时间上进行安排,不同的测试方式对测试活动的时间有不同的影响。
(一)主体要素比较
1.测试员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活动中,测试员的主要职责是评分。因此,测试员需具备相应的评判能力,能够准确得当的评判应试人语音错误、缺陷,词汇、语法是否规范,以及是否自然流畅等语音面貌的能力,对应试人的分数能够进行合理解释。在三种测试方式中,应试人的职责和能力范围要求不尽相同,所处时间和空间环境也不尽相同。三种测试方式下测试员活动特征见表1所示:
表1 三种测试方式下测试员活动特征比较
2.应试人
应试人是测试活动的对象,又叫测试客体;同时也是应试活动的主体。应试人的活动内容主要是作答,按照试卷要求向测试主体提供语料样本,以便测试员作出评判。三种测试方式下,应试人的活动也呈现不同特征(见表2)。
表2 三种测试方式下应试人活动特征比较
(二)工具要素比较
工具是人们肢体器官或者思维智慧的延伸。普通话水平测试施测环节工具要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体工具,包括席位的基本配备和专业测试设施;另一类是非实体工具,主要有评测技术和管理技术。三种测试方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测试设施和评测技术上的区别。实体工具的不同,主要体现为功能上的差异(见表3)。
表3 三种测试方式下工具要素比较
(三)环境要素比较
环境是测试活动发生的空间。三种测试方式从具体的测试室到测试区域安排都有所不同,人工测试方式测试环境具有临时性,考点和考场的安排都是根据测试需要暂时设置;录音测试方式,因为可以利用机房测试,考试环境相对固定,流动测试的优点在于,测试条件更少依赖于环境。最为理想的、固定的、规范的测试环境是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专用测试机房,微格测试室实现了测试对环境的专业化的要求(见表4)。
表4 三种测试方式下环境要素比较
(四)时间要素比较
时间是测试活动发生的另一个必要的维度。就应试时间而言,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明确规定备测时间为15分钟,比人工测试方式的要求多了5分钟;应试时间的主要差异在于计算机辅助测试对每项测试时间的规定不设超时扣分项,未作答部分计算机拒绝继续提供题项,作答缺失部分无得分。说话项缺时计时目前仍需测试员人工统计累加。在测试实施的时间安排方面,录音测试比人工测试灵活,计算机辅助测试的时间安排则趋于常规化(见表5)。
表5 三种测试方式下时间要素比较
从测试组织实施角度来说,三种测试方式越来越进步,越来越科学。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项大规模的口语测试,人工测试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组织困难,测试时间安排、场地安排都受制于测试员的多少,而且大量的测试员业务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测试的信度受到测试环境、测试员自身等多方因素影响;同时,普通话水平测试又是一项高风险的测试,对测试质量与信誉有较高的要求,测试属性与现实条件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难以调和。录音测试方式的优势在于测评分离,从理论上讲可以缓解测试工作在组织上的压力,测试的组织者可以根据考试的需求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组织考试,而有的省份设计中纳入了计算机和网络,整个测试流程开始信息化,在管理上更加容易实现测试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计算机辅助测试对测试方式上的重要突破在于评分半自动化,以及将测评环节嵌入测试管理当中,测试活动整体上运行更加连贯、流畅。半自动化提升了测试的效率与信度,测试质量在技术上得到了保障;信息化管理则打造了省级管理平台,实现了省中心和测试站点两级管理模式,并使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整合为一体在理论上成为可能,从而使普通话水平测试这项国家级考试真正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从语言测试本体的角度来看,三种测试方式都属于半直接式口语测试,测试的性质和测试的题型并没有改变,仍然维持了原测试的构想框架,只是题目的呈现介质和评分方法有所变化。在人工测试方式中,测试员和应试人有简单的、测试流程方面的交互,在录音测试和计算机辅助测试中则不存在应试人与考官的交互。现代化手段改变了测试介质的形式和功能,但是结构要素的发展还是带来了结构形式的变化。不同的媒介使测试活动四要素之间的关联结构不完全一致,传统的人工测试,是测试员通过测试依据根据应试人提供的普通话样本,直接对应试人的语言能力进行推定,从而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而在计算机辅助测试活动中,一部分评测结果是测试依据直接通过计算机语音识别技术这种现代化测试手段获得,还有一部分评测结果的获得途径与人工测试相同。
由测试手段改变引起的测试活动要素结构形式上的变化,同时影响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活动的性质认定,比如,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主观性测试这一性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所改变。因此,测试工具手段的进步与发展推进了测试方式的改变,而测试方式的发展又带动人们对普通话水平测试活动进一步深入认识。如,技术介入后普通话水平测试在性质上有无改变;测试的半自动化和人工测试相比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弱点,这些弱点在哪些方面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具有潜在的威胁;自动评测技术是否存在缺陷以及如何进行完善;普通话水平测试能否最终实现全部自动化;测试主体、测试依据和测试对象在测试手段的带动下,如何联变互动,共同作用于测试活动等等,这些问题都还有待于我们深入认识普通话水平测试活动。
[1]姚喜双.普通话水平测试若干问题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6):146-151.
[2] 姚喜双,韩玉华,聂丹,等.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37.
[3]廖平胜.考试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4.
Research on Testing Methods of Putonghua Shuiping Ceshi
ZHOU Mei
(Repartment of Foundation Course,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Officers, Hefei 230031, Anhui, China)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testing ways of Putonghua Shuiping Ceshi (PSC): “manual testing” , “recording testing” and “computer-aided testing”. The change and replacement of testing methods represent the direction of moder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of PSC.The paper analyzes four types of the testing incredients and compares a variety of elements involving the three methods, which facilitates the gains and losses in the process of PSC and enventually enables the researchers to command the practice of PSC and its dire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utonghua Shuiping Ceshi; computer-aided PSC; testing methods
H102
A
1007-5348(2017)04-0036-06
(责任编辑:陈 娜)
2017-03-18
2016年安徽警官职业学院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比较研究”(RWSK201603)
周梅(1968-),女,安徽蚌埠人,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媒体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