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感觉”和“觉得”的比较研究

2017-06-22 14:49
皖西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义项句法现代汉语

郭 笑

(1.湖南师范大学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2.湖南师范大学 汉语国际推广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6)

“感到”“感觉”和“觉得”的比较研究

郭 笑1,2

(1.湖南师范大学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2.湖南师范大学 汉语国际推广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6)

对“感到”“感觉”和“觉得”这一组近义词的语义和功能进行全面的考察,可以总结三者各自的语义和句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三词在语义和句法上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感到”;“感觉”;“觉得”;语义特征;句法功能

“感到”“感觉”和“觉得”这一组近义词在现代汉语中有较高的使用频率,三者语义具有相似性,都可表“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某种心理感受或感官体验”,因此在很多语境中都可相互替换。这三个词不仅在语义上有相同之处,在句法功能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

(1)他这次出国很兴奋,感觉新中国在国际上地位很高,重大的事情,各国都尊重中国的意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2)我舅舅垂手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累,就把手扣在脑后,用力往后仰头。(王小波《未来世界》)

(3)隐隐约约地,何波感到有一只手轻轻地在他的手背上拍了拍,然后便紧紧地握在了自己的手上。(张平《十面埋伏》)

例(1)、例(2)、例(3)中的“感觉”“觉得”“感到”所表达的意义相近,因此可以互相替换。但是,这三个词语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性,并非任何语境下都可以相互替换。例如:

(4)可是,他已经感觉到有几个女售货员都好像挺感兴趣地打量着他,而且窃窃私语。(谌荣《梦中的河》)

(5)我作为外地医务工作者,觉得这种医疗协作联合体的做法,值得全国大中城市的初级医疗单位借鉴,各级领导也应给以支持。(《文汇报》1997年)

(6)看着在小朋友面前替爸爸感到骄傲的那三张小脸,看着他们的妈妈那为孩子感到荣幸的目光,国家海洋局南极考察委员会的贾根正、高振生两位同志笑了:这千把美元花得值!(《中国青年报》1992年)

例(4)、例(5)、例(6)中的“感觉”“觉得”和“感到”在各自的语境和句法位置中是不能互换的。那么,什么情况下它们可以相互替换,什么情况下又不可以相互替换?三者在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上有什么共同点和差异?本文将对此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获得解释。

一、“感到”“感觉”和“觉得”的语义分析

“感到”“感觉”和“觉得”这三个词都有多个义项,必须弄清楚每个词不同义项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分析它们语义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一)“感到”“感觉”和“觉得”的义项分析

我们从《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这三个词的释义可以得知,“觉得”有两个义项,在本文中我们用“觉得1”来指代义项a.产生某种感觉,用“觉得2”来指代义项b.认为(语气较不肯定)①。词典中“感觉”的动词义项用“觉得1”和“觉得2”来释义。“感到”的义项只用“觉得”来标注,却未标明“感到”义项的归属是“觉得1”还是“觉得2”。

为了弄清楚“感到”“感觉”和“觉得”的义项归属,我们决定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计算它们各个义项在使用中所占用的比重,借以说明它们的义项之间的归属关系。

1、“感到”的义项分析

我们以北大语料库的相关语料作为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在语料库中输入“感到”,得出51 253条语料,以每页50条的数量显示,共1 025页。为了保证调查的可行性和数据的有效性,我们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从所搜到总语料中的1~10页、50~60页、100~110页、150~160页、200~210页这五个页码段各抽取200条语料,共1 000条语料,进行语义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

表1 “感到1”“感到2”在抽样语料中的分布情况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感到”用“觉得”义来释义,但是“觉得”有两个义项,词典并未标明“感到”的具体义项归属。我们通过具体的语料分析,发现“感到”在实际的运用中有两个义项,分别对照“觉得1”和“觉得2”。图表中的“感到1”近似于“觉得1”(产生某种感觉);“感到2”近似于“觉得2”:认为(语气较不肯定)。

由上表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感到”的义项更偏重于“觉得1”(产生某种感觉),在使用中多以“觉得1”出现。例:

(7)老画家从心里感到满足,同时也对几十年的努力感慨万千。(《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8)我选了首孙悦的《祝你平安》,经理轻轻地拍了两下手,从她的眼神中我分明感到一丝不屑。(《生存调查》)

(9)在这里,周恩来从报纸上得知各地国民党新军阀封闭工会、农会,捕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的消息,感到再继续沿用国民党的名义已经不合适。(《周恩来传》)

(10)当看到把不够中学程度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学习,挂起大学的牌子,他心里很难过,感到这是把党的谦虚作风丢掉了,变成了浮夸。(《周恩来传》)

例(7)和(8)中的“感到”近似于“觉得1”,例(9)和例(10)中的“感到”近似于“觉得2”。

2、“感觉”的义项分析

我们同样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分析“感觉”的义项使用情况。北大语料库中共有24 030条包含“感觉”的语料,我们分别从1~10页、50~60页、100~110页、150~160页、200~210页这五个页码段各抽取200条语料,共1 000条语料,进行语义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

表2 “感觉1”“感觉2”“感觉3”在抽样语料中的分布情况

“感觉”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本文将“感觉”的名词义用“感觉1”表示,意为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用“觉得1”(产生某种感受)释义“感觉2”;用“觉得2”(语气较不肯定地认为,看法)释义“感觉3”。

从抽样分析的数据可以看出,“感觉”的名词使用率最高。在动词的使用情况中,表示“产生某种感受”的“感觉2”所占的比重远超于表“认为”义的“感觉3”。因此我们得出“感觉”更侧重于表示“产生某种感受”的结论。例:

(11)他还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1,感觉是可靠的。(《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12)人类对自然界的第一个感觉1恐怕是日夜的交替,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着对日神、月神的崇拜。(《中国古代文化史》)

(13)今年他们全家准备去大连旅游,在路途中如果家人愿意还可以到鞍山、营口再玩玩,租台车自己开,自己感觉2惬意,家人感觉2方便,全家都高兴。(《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14)我感觉3荷兰队队员是在满场飞,他们是在下半场打进了我们两个球。(《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15)感觉3这套软件“兼容性很好,使用很方便,确实是一套很出色的软件”。(《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例(11)、例(12)中的“感觉1”都是名词义;例(13)中的“感觉2”后都直接加形容词,表示产生了某种感受;例(14)和例(15)中的“感觉3”是语气较轻的“认为”,可以用“认为”来替换。

3、“觉得”的义项分析

我们以北大语料库中搜索出来的55 278条语料为基础,采取与上文相同的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抽取的1 000条语料进行语义分析,得出如表3的数据结论。

表3 “觉得1”“觉得2”在抽样语料中的分布情况

语料实例如下:

(16)我觉得1好孤独,我好渴望有一份真正属于我的感情生活摆在我的面前。(《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17)一个学生有了强烈的正确的学习动机,他对学习就会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觉得2学习是自己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18)欧阳修觉得2他说得太啰嗦,说只要用“惊马踩死了一条当路狗”这一句话就够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觉得1”意为产生某种感觉,“觉得2”意为:认为(语气较不肯定)。从语料分析的数据显示,“觉得2”在日常使用中所占的比例远大于“觉得1”。

4、词典修正建议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用“觉得”来释义“感到”和“感觉”(动词义),但却并未标明“感到”的语义与“觉得1”“觉得2”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在此处词典的释义不够清晰和严谨,建议在“感到”的释义后分别标明它与“觉得”的对应义项。

(二)“感到”“感觉”和“觉得”的语义共同点分析

“感到”“感觉”和“觉得”在口语和书面语中有相互替换的情况,三者在语义上有一定的共同点,分析如下:

1、[心理感受]

根据王红斌对心理动词范围的界定,我们可以判定“感到”“感觉”和“觉得”这三个词都属于心理动词[1]。第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可以表示某种心理感受,反映人对外界的变化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例:

(19)上海观众为能亲眼见到从银幕上走下来的朝鲜电影艺术家,感到十分喜悦。(《中国青年报》)

(20)吃饭的时候她是食而不知其味,只要是娇娇感觉好吃,她就觉得那菜肴是很鲜美,味觉是娇娇传给她的。(陆文夫《人之窝》)

(21)我觉得房东太狠心了,他居然把我最值钱也最心爱的吉他也给卖掉了。(《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以上例子中的“喜悦”“好吃”以及“狠心”都是人对外界事物的变化和刺激所产生的某种心理感受。

2、[非自主性]

“感到”“感觉”和“觉得”作为心理动词时,都可以表示某种心理感受,并且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马庆株先生把动词分为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并指出“表示感受义的动词一般强调的是客观事物造成的某种感受,是非自主的”[2]。因此我们认为“感到”“感觉”和“觉得”三个心理动词符合[非自主性]这一语义特征。我们不但可以从语义上去确定“感到”“感觉”和“觉得”是非自主性,还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来论证:

a、马庆株先生对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制定了格式上的鉴定方法,认为如果可以构成祈使句,或者进入以下格式的即为自主动词[2]。格式如下:

除了动词本身以外,其余各项都可以不出现。如果动词前后的“来/去”都不出现,那么动词能单独构成祈使句,或者带上宾语构成祈使句。如果动词前后能够出现一个或两个“来/去”,就不用再考虑是否是祈使句。能进入这样的结构,或者构成祈使句,就说明这个词为自主动词。

“感到”“感觉”和“感到”都不能单独作为祈使句,也不能进入这个结构。因此,不论是从语义上理解,还是从格式匹配上来看,“感到”“感觉”和“感到”都具有[非自主性]这一语义特征。

b、心理动词“感到”“感觉”和“觉得”,均不能与表示将来的“将要”“马上”等时间副词连用,因为主体不能控制自然而然所形成的感受。例:

(22)*我马上感到一阵头疼。

(23)*我将要觉得自己走不动了。

(24)*我即将感觉腰酸背痛,累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感到”“觉得”和“感觉”都不是人的主观意志能够控制的感受,所以不能与表示将来的时间副词连用。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发现“感到”“感觉”和“觉得”这三个词在语义上具有的共同点是:指个人内心的某种情绪、情感,并且它们都体现了动作行为发出者对外界变化和刺激所产生的感受的非自主性。因此在表示非自主性的心理感受时,三个词之间的可以互为替换。

(三)“感到”“感觉”和“觉得”的语义差异性分析

“感到”“感觉”和“觉得”在语义上具有相似性,在许多实际语境中可以互换。根据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三者保留其中一个即可满足语言使用的需要,但是三者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频率都较高。这说明三者在相似性语义特征背后还存在许多区别性语义特征。下文主要探讨它们相似性基础之上各自语义的倾向性。

1、“感到”的语义特征

a、[情绪感知]

从上文的统计可知“感到1”在使用中所占的比重远超于“感到2”,为了找出最显著的区别性特征,我们分析“感到”的语义特征时,仅探讨“感到1”的语义特征。根据《现代汉语多义词词典》对“感到”的解释,可总结出“感到”区别于“感觉”和“觉得”的最明显语义特征,就是“感到”的语义侧重于人的客观感知的心理情绪。例:

(25)我不感到羞愧,只是一种沮丧,一份没精打采,连占了点小便宜的感觉都没有。(王朔《过把瘾就死》)

(26)我感到高兴,今天又可以单独与母亲在家里了,不用去上学,也不用听父亲发脾气。(陈染《私人生活》)

例(25)(26)中的“羞愧”“高兴”都是人的情绪反应。由于语义的限制,“感到”多与表示心理情绪的词语搭配,出现在情绪性的语言环境中。

“感到”所感知的对象,除了心理情绪以外,还可以是生理感觉。但前者在其搭配中出现的频次更高,所占的比重也更多,并且也更能体现“感到”与“感觉”“觉得”之间的语义差别。后者的例子如:

(27)突然的紧张竟让他顿时感到手心里汗津津的,因为这个要命的问题他还真没想到该怎么对付。(张平《十面埋伏》)

(28)当人们吃了含有麦角的面粉后,便会中毒发病,开始四肢和肌肉抽筋,接着手足、乳房、牙齿感到麻木,然后这些部位的肌肉逐渐溃烂剥落,直至死亡,其状惨不忍睹。(《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例(27)(28)中“感到”的对象都是主语的受到外界刺激所反映出的某种生理感受。

b、[瞬间完结]

“感到”具有瞬间完结的语义特征。因为人的感知过程是瞬间的,一开始就立即结束,不可持续。感知的动作完成之后,剩下的即是由于感知动作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由于“感到”具有瞬间完结义,那么感知的动作便具有“已完成”义。“感到”的构词语素“到”,是“感到”具有完结意义的形式标记,由其构成的词语如“看到、听到、学到、得到”等都具有“已完成”义。例如:

(29)于是他又震怒起来,他感到受了不可容忍的羞辱,满脸火辣猩红,突然地敲击着手杖,喊叫着:“滚出去!”(吴强《红日》)

(30)但我越跟你接触,就越感到你身上有一种熟悉的东西,那是我在梦中在幻境中无数次勾勒过的,无数次描绘过的。(王朔《我是你爸爸》)

例(29)中,施事者的情绪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感知”到了“不可容忍的羞辱”之后,就带来了一系列“震怒”的后果。“满脸火辣猩红、突然地敲击着手杖,喊叫着”这一系列的举动,均是感知到受到羞辱之后的动作行为。例(30)中,“感到”有瞬间完结义,因此感知到的东西会在施事者身上有情绪或者行为上的反应。“一种熟悉的东西”,就是每一次的接触中,加剧了主语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了解。

2、“感觉”的语义特征

“感觉”具有名词和动词两个词性,作为名词的“感觉1”与动词“感到”和“觉得”不具有可比较性,因此本文暂不予讨论。根据前文对“感觉”三个义项使用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感觉2”在使用中所占的比重远大于“感觉3”。因此,我们分析“感到”的语义特征时,只概括“感觉2”的语义特征,以与“感到1”进行比较。“感觉”区别于“感到”和“觉得”的语义特征如下:

a、[感官感受]

“感觉2”与“感到1”的意义有相似之处,都有瞬间完结的已感知性。但是“感觉2”又侧重表达人的感官性感受,如人的眼、耳、口、鼻、舌、皮肤等感官对外界的感知和由此形成的对外界刺激的内心体验。例:

(31)这块一尺见方的黑色玉石,抚在上面只感觉细腻光滑,石头下方,配有一个带滑轮的精致金属座。(《新华社》2003年新闻稿)

(32)父子俩一路没话地回到家,平时已经听惯了老猫的叫声,到吃饭的时候,感觉安静得不得了。(叶兆言《哭泣的小猫》)

例(31)中,“细腻光滑”是手对“黑色玉石”的“触感”;例(32)中,“感觉安静得不得了”是“听觉”的反馈。这些都属于感官对所感知事物的反馈。

b、[可持续性]

“感觉”的另一个语义特征是,动作具有可持续性。它表示这个动作在时间轴上是可延续的。“感觉”后面可以用动态助词“着”修饰,表示发生的动作并不是瞬间完结的,而是可以一直持续的。例:

(33)我们虽相隔不见,却彼此时刻感觉着对方的存在,关心着对方的生死冷暖。(《读者》)

(34)踩着红色地毯,看着屋里富丽堂皇而又不失典雅的摆设,我顿时感觉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这是一个对我来说非常陌生也非常向往的世界。(《生存实录》)

例(34)“感觉”后虽然没有跟“着”,但是动作并没有明显的终止性,“感觉”本身具有的可持续性依然可以体现出来。

3、“觉得”的语义特征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和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觉得”的释义[3(P324)],我们得知“觉得”有两个义项。根据上文中“觉得”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得出“觉得2”义在语料中所占比例为68.2%,远大于“觉得1”义的使用比例。

因此我们只讨论“觉得2”的语义特征,以与“感到”和“感觉”比较。“觉得2”义为:表示有某种意见,近似于“认为”,但语气较轻。我们可以将“觉得”的语义特征概括如下:

a、[主观认知]

在实际使用中“觉得”倾向于“觉得2”义。“觉得2”所指代的一些评价、认识和意见是主体经过主观的心智思维后得出的。相比较“感觉2”所指代的情绪、生理感受等,“觉得2”的表意更有依据一点。通过人的思维加工,对事物的“善恶美丑”“好坏优劣”,以及发展趋势、内外属性做主观的评价和判断,进而得出结论。例如:

(35)夏煊泽说:“经过这段时间在晋江的集训,我觉得自己现在已经调整过来了,对今后的比赛很有信心。”(《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36)黎青觉得俞茜是个淳朴的热情的青年,今年才十七岁,很聪明,谁的眉毛一动,她便知道是什么意思。(吴强《红日》)

例(35)中是主语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主观评价;例(36)是对事物的性质的描述和评价,在此句中是对“俞茜”这个人物的看法。上述例子中的“觉得”均可替换为“认为”,但是替换后的语气较重,较强硬。

b、[不确定性]

“觉得2”在表情达意时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与“明确的表达”相对而言的,显示主语有一定推测的依据,但又并不十分的笃定的心理状态,代表的是说话人不确定性的看法和立场。例:

(37)我总觉得她和照的有出入,虽然还说不上是判若两人,但总觉得有什么东西给斩断了,又有什么东西给强烈突出了。(王朔《动物凶猛》)

(38)现在既然有一个人在我身边,我应该狐疑尽释,茅塞顿开,但我还是觉得不对头——她和我好像根本不是一类东西。(王小波《未来世界》)

例(37)中总觉得本人和照片有出入,不确定到底是哪里有问题,于是表现出一种不十分确定的推测;在例(38)中,“觉得不对头”表现主语心中对“她”身份的不确定,与句中的“好像”一词前后呼应。

以上对“感到”“感觉”和“觉得”的区别语义特征的论述是以义项使用频率为基础的,都只针对最高频的动词性义项。以高频义项作为词的意义,总结出了彼此区分度最高的语义特征,并非穷尽式的比较。综上所述,将“感到”“感觉”和“觉得”的语义特征列表如表4。

表4 “感到”“感觉”和“觉得”的语义特征

二、“感到”“感觉”和“觉得”的句法分析

前文我们分别对“感到”“感觉”和“觉得”的语义特征进行了考察,总结出了它们的相同点和差异性,但是为了更好地把它们区别开来,找出它们的差别,我们还需要从句法功能上来分析。

(一)“感到”“感觉”和“觉得”句法功能的相似性

“感到”“感觉”和“觉得”在形式上,都是双音节动词;语义上,都是“表示某种感受,看法”意义的心理动词;在句法功能上,也具有共同点,都可以带动词、形容词、句子做宾语。详细的句法共同点如下:

1、“感到”“感觉”和“觉得”作谓语时,主语的一致性

“感到”“感觉”和“觉得”作为心理动词,在句子中充当谓语时,其主语常由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和专有名词充当。它们与第二人称搭配的情况也有,不过较为少见,一般都是在疑问句中。例:

(39)王二虎一点也不感觉寒冷,心里热乎乎的直冒火,他想,既然你们都不同意,我就来个先斩后奏,等把杨大王八捉住了,咱们再来讨论谁是谁非。(李晓明、韩安庆《平原枪声》)

(40)我觉得,比之于全国其他地方,广州人更有权利说一句:春节来了!(余秋雨《文化苦旅》)

(41)但他感到自己的作法还是对的,而母亲是心软,太重感情了,所以分不清谁是谁非。(冯德英《苦菜花》)

以上三例中可以看出“感到”“觉得”和“感觉”与第一人称搭配是表述“我”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认识,与第三人称和专有名词搭配是对客观人物做事实陈述。但在特定的语境当中,它们也可与第二人称搭配,不过多数是在疑问句或强调句中。例:

(42)你现在总是对一切都不满意,你不感到这种情绪很危险吗?(戴厚英《人啊,人》)

(43)李敬原回到成瑶面前,像是征求对方的意见,又像是想从她的见解中印证自己的看法似的,问道:“你觉得当前的形势怎样?”(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第二人称作主语时,在肯定句中表确定的语气;在疑问句中,是以反问的语气表示谴责。有时第二人称“你”虽为主语,可是意义已经泛化,并无具体所指。例:

(44)你感到在那一刻,万物之灵与你同在。(陈染《私人生活》)

2、“感到”“感觉”和“觉得”作谓语时,宾语的一致性

心理动词一般都可以与动词性词语搭配成句。例如:“小明喜欢跑步”“我喜欢打球”“妹妹喜欢笑”等。但是“感到”“感觉”和“觉得”与动词性宾语搭配时,却不能直接与单音节动词搭配,我们不能说“我感到(觉得/感觉)笑”。要使此句成立,需要再加一定的附加成分。例:

(45)我感觉涨了。

(46)教练感到糟透了。

(47)妈妈觉得洗干净了。

从上例中我们可看出,“感到”“感觉”和“觉得”都可表有“某种感受”义。但是由于受到语义的限制,有时只有搭配一定的附加成分,句子才能成立。

(二)“感到”“感觉”和“觉得”句法特点的差异性

“感到”“感觉”和“觉得”在语义上有不同的特点,语义特点也会制约它们在句法上的搭配。因此它们在句法功能上也有不同的特点。

1、“感到”的句法特点

a、“感到”是“有界”动词,常与“了、过”搭配

沈家煊认为,在时间上动作有“有界”和“无界”之分,反映在动词上就是有“持续动词”和“非持续动词”之分[4]。“感到”后不能与表示动作持续的“着”搭配,因此我们可以判定“感到”也属于“有界”动词。

“感到”一般不单独作谓语,常带动词、形容词、小句作宾语,“感到”后可直接加表示动作完成时态的动态助词“了、过”,“觉得”和“感觉”后不可以直接加“了、过”等动态助词。这是“感到”区别于“感觉”和“觉得”的句法特征。例:

(48)这时,她突然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和软弱,屋子虽然小,但却变得这样空旷、这样冷清。(杨沫《青春之歌》)

(49)回首往事,我曾经为了自己多跑一些地方,没有买先进的机器,我也曾为此而感到过内疚。(不光《闯西南》)

(50)我当时怕家里知道,但是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因为终于有做妈妈的感觉了。(安顿《绝对隐私》)

(51)*但是她觉得了(过)他希望人家不知道,于是她也就不开口。(谌容《梦中的河》)

例(48)(49)是“感到”与“了”“过”的搭配使用,并且此用法在语料库中属于普遍性用法;例(50)中,虽然出现了“感觉了”,但是在此句中的“感觉”是名词,句尾的“了”有“了1”和“了2”两种理解,既可以表示句末的语气助词,又可表示完成义。动词“感觉”与“了”“过”的搭配情况,在所搜集的语料中还未曾发现;例(51)中,“觉得”后加“了”或“过”,句子就不成立了。

b、“感到”在句中可作状语

“感到”的另一个句法特征是在句中可以做定语,“觉得”和“感觉”一般不做定语成分。例:

(52)这两天让人感到的种种疑点,立刻就会明明白白,王国炎这个关押犯绝不会是个一般人物!(张平《十面埋伏》)

(53)抡起的手臂,又用手掌背反打了他的右耳,这一下比较轻,感到的疼痛却更加分明。(王蒙《蝴蝶》)

2、“感觉”的句法特点

“感觉”是“感到”“觉得”和“感觉”这三个词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标注“感觉”有名词和动词两个词性。

a、“感觉”有名词和动词两个词性,这是“感觉”区别于“感到”和“觉得”的一个显著性特征。“感觉”作名词时,可以是受数量词的修饰,并且可以与其他名词形成一些常用搭配。如“……的感觉”“在感觉上”“一种……的感觉”“感觉和知觉”等。例:

(54)我全身仿佛被掏空了一般,光剩下一种感觉——累的感觉,累得都不想呼吸,但是却睡不着。(张贤亮《绿化树》)

(55)由于资历的原因,这种年龄上的差距在感觉上更加大了。(莫怀戚《陪都旧事》)

“感觉”的名词用法是其独特之处,这一点很容易和“感到”“觉得”区分开来。

b、动词“感觉2”后可以加“补语”与“宾语”,构成“感觉得到”“感觉(不)出来”等形式。例:

(56)虽然听不清他们喊的什么,他们声音里的欢乐和愉快的情绪,却是谁也能够感觉得到的。(吴强《红日》)

(57)无意中,他一次一次地碰到了提兜里那个硬邦邦的东西,渐渐地,他终于感觉出来了,日记!(张平《十面埋伏》)

c、“感觉2”后还可以与动态助词“着”搭配,我们可以判断“感觉”属于“无界”动词,语义具有可持续性。这是“感到”“觉得”所不具有的句法特征。例:

(58)为自己而弹,为自己而唱,自己感觉着舒服,感觉着痛快,感觉着需要,夫复何来?(《市场报》1994年)

(59)这时他停了一瞬,河水浮力很大,他感觉着身躯被浑重的河水托住的滋味。(张承志《北方的河》)

3、“觉得”的句法特点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及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3(P234)]中均标注“觉得”有两个义项,第一表示“认为”;第二表示“有某种感觉”。

a、“觉得2”表“认为”义时语气较轻,其后一定会带动词短语或小句作宾语。前文已知“觉得”属于无界动词。由于“得”已具有“获得”的完成义,因此不能带“着”“了”“过”等动态助词,也不能带补语。

前文中提到“感到”中的“到”也有完成义,但却可以带“了、过”,为何“觉得”不可以?原因如下:

“感到”后不带宾语时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带“了”,表示变化的完成;而“觉得”可以不带“了”单独使用。在论述语义共同点时提出这三个词都具有[非自主性],根据马庆株先生的分类标准[2],我们可以确定“感到”属于非自主变化动词,而“觉得”属于非自主属性动词。例:

(60)一阵刺耳的噪音传来,像是铃声当当在响,或像飞虫嗡嗡在叫,他觉得自己正在飞快地穿过一条长长的黑暗隧道。(《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61)沉草想不起来,他觉得困倦极了脑袋不由自主地靠在墙上,他仍然半睁着眼睛,看见爹的手在竹匾里上下翻动着罂粟花面。(苏童《罂粟之家》)

(62)江月蓉浅浅一笑,“我很愿意,只是觉得和你这种叱咤风云的人物相距太远,能不能先透露点内容,我好事先做点准备。(柳建伟《突出重围》)

“感觉3”与“觉得2”有相似的意义,前文中的统计数据可看出“觉得2”在“觉得”的语料统计中所占比重为68.2%,远大于“感觉3”在“感觉”的统计语料所占的8.3%的比重。

语义和句法环境起着相互制约的作用,我们通过语料分析可以发现,“感觉”后面搭配的成分较简单,而“觉得”后搭配的句子较多,成分复杂。而“认为”义后通常表述的是主语对事件、现象的认识和看法,成分较为复杂。因此在这样的语境下,会偏重于选择“觉得”来成句。

b、“觉得1”在表“有某种感觉”义时,可以直接带形容词、动词、小句作宾语,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带名词性宾语。只有少数名词可做宾语,而且名词前一定要有数量词。例:

(63)肖济东觉得奇怪,心说,我送他回家,关你俩什么事?(方方《定数》)

(64)徐虎子站得虽远,但是也觉得一股凉意 ,自顶至踵而生,不由自主,打了几个寒战!(倪匡《奔龙》)

值得注意的是,“觉得”后跟名词作宾语时,只有意义较为抽象的名词才可以和数量词搭配作“觉得”的宾语。在表此义项时,“觉得”同样不能带“着”“了”“过”,不能重叠。并且也不能与补语搭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亦无常用的固定词组。

c、“觉得”在搭配上,可受“仍然”“一直”“依旧”等副词的修饰,“感觉”没有此用法搭配。例:

(65)我浑身滚烫,汗水已经浸透了我的睡衣,可是我仍然觉得自己冷得像一只冰箱,往外冒着寒气。(陈染《私人生活》)

(66)我一直觉得我了解他,可是现在我不能再这么说,他让我看到他的另一面,很卑鄙的一面。(皮皮《比如女人》)

从搜集的语料可知,“感到”也可以和“仍然”“一直”等副词搭配,不过同“觉得”相比出现的频率较低。但是如果“感到”“觉得”出现在这类语境中,可以互相替换使用。

我们对句法特点的讨论也是以前文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的,语义和句法具有相互制约的作用。不同的语义特征会对句法特点造成相应的影响。综上所述,将“感到”“感觉”和“觉得”的句法差异性特点如表5。

表5 “感到”“感觉”和“觉得”的句法差异性特点

本文对近义心理动词“感到”“感觉”和“觉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从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两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三者之间的异同,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注释:

① 下文中的“感到1”“感到2”“感觉1”“感觉2”和“感觉3”同理。

②由于软件识别的原因,语料库把“预感到”也并收入其中。但是“预感到”并不符合本文搜索“感到”的要求,因此把其列入错误语料。

[1]王红斌.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范围和类别[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02(4):62-64.

[2]马庆株.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J].中国语言学报,1988(3):157-180.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5):367-37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andan”, “Ganjue” and “Juede”

GUO Xiao1,2

(1.InternationalCollegeofChineseLanguage&Culture,HunanNomalUniversity,Changsha410006,China;2.CollegeforInternationalPopularizationofChineseLanguage,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410006,China)

The paper has studied the semantic functions of this group of synonyms which have “Gandao”, “Ganjue” and “Juede” in the ground, and summarized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features of the three words on the basi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ies in semantic and syntactic differences of three words.

“Gandao”; “Ganjue”; “Juede”; semantic feature; syntactic function

2017-03-03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5CYY008)。 作者简介:郭笑(1988-),女,河南洛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词汇。

H136.1

A

1009-9735(2017)03-0104-08

猜你喜欢
义项句法现代汉语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