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问题来引领题组练习显“神威”
——浅谈小学数学题组练习的设计与思考

2017-06-22 14:30江苏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小学吴烈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16期
关键词:神威题组周长

江苏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小学 吴烈

核心问题来引领题组练习显“神威”
——浅谈小学数学题组练习的设计与思考

江苏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小学 吴烈

毋庸置疑,题组是我们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有效形式,它也得到了一线教师们的重视。用“核心问题”来引领题组的设计与练习,能充分发挥题组练习的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知识的本质,构建知识网络,提高思维能力,这也必定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本质特征 知识方法 本质规律 知识网络

对于数学教师来说,题组练习并不陌生,它可以把以前、现在以及今后的知识串联起来,知识间既有横向联系又有纵向发展,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还能提高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那如何根据需要巧设“题组”,发挥题组练习的功能呢?笔者认为在设计题组时,要用“核心问题”来引领,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知道通过此题组练习,能为学生解决一个怎样的问题,学生又能得到怎样的发展。围绕这个核心问题来创设,才能充分发挥题组的魅力,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提高思维能力和发展核心素养。

一、设计“思辨型”题组,在辨析中感悟本质特征

在数学学习中,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在不断增多,有些知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运用中学生很容易产生混淆,发生错误。如果能根据知识的不同特征设计一些“思辨型”题组,引导学生对题组中相似的、易混的知识进行辨别与分析,那么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1】周长与面积

(1)先用红色描出上面图形的周长,用蓝色描出上面图形的面积,说说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

(2)先量再分别计算上面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如果从上面的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余部分的周长、面积各是多少?

(4)分别计算下面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上面两张图合并成组合图)

(5)一根弯曲的棉线把长方形分成两部分(如下图)图A和图B的周长相等吗?面积呢?为什么?

周长和面积是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一线教师都会有这种感觉,当周长和面积一起出现时,学生经常会发生混淆、不断出错。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本质特征还缺乏清晰、深刻的理解,也就是对“线”“面”概念不清造成的,帮助学生辨析差异、把握本质是我们需要为学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围绕这个问题,笔者设计了“描”“量”“剪”“合”“分”这五个题组,把周长与面积串联在一起,层层深入。学生在动手操作与计算中体验到“周长”与“面积”的不同,周长指的是“线”,面积指的是“面”。在经历“周长”与“面积”的不断变化中,需要学生不断地思考、辨析,理顺周长和面积的关系,正确解决复杂情况下有关周长与面积的实际问题,这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不管图形怎么变,周长与面积的本质特征是不变的。学生在一层层的练习中、在一次次的思辨与比较中,对两个概念的本质特征的理解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发展。

二、设计“针对性”题组,在强化中巩固知识方法

每节数学课中都存在着知识重点与难点,单凭教学中的一两个例题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与方法,往往不是很牢固,学生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所学知识的特征,设计一些“针对性”题组,就能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本质,掌握方法,激活思维。

【案例2】商不变的规律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练习五的第1题:根据每组第1题的商,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商。学生解决后思考:每组中的题目你是根据什么获得商的?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解决以下题目(课件在每组的下面出示):

“商不变的规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条比较重要的规律,通过对例题的学习,我们总觉得学生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太顺”,看似学会了,没有疑问,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假象。学生只是强化了“商不变”,并没有去深入研究什么情况下商才不变。为此,帮助学生关注“商不变”的根源是我们在练习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围绕这个问题笔者拓展了书本上的题组。教材从“同时乘”和“同时除以”设计了三组有针对性的题组,为避免学生只关注“商不变”,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不变”。学生在观察与思索中追溯根源:第一组“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所以商不变,第二组“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所以商不变,第三组综合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为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再串联一组变式题组,“210÷____=14,____÷25=5”,这两题是对“商不变的规律”的逆向练习,让学生在思考中自主地从“商不变”来追溯被除数、除数之间的变化。最后一题“____ ÷____=21”,完全放开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究空间。从根据算式写结果到知道结果逆向思考算式,学生在思索中一次一次地强化了“商不变的规律”的本质与方法,进一步得到了巩固,也拓展了学生思维。

三、设计“拾级型”题组,在探索中掌握本质规律

数学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遇到难题。有些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就是怕做难题。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往往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思考,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瓶颈”。为此,可设计一些“拾级型”题组,让学生像爬楼梯一样拾级而上,在探索中一步一步接近问题的本质,感悟蕴含的本质规律。

【案例3】比长短

思考2:第1题与第2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在分数问题的练习中,常会遇到上述这类题目,不管哪一题,学生回答最多的是“无法比较”。很多学生认为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此做出错误判断。显然,学生只关注了分率和数量之间的区别,而没有结合情境对分数的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数量关系,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围绕这个问题笔者设计了一根绳到两根绳的题组练习。从让学生选择一根绳子的长度入手,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并在思考绳子长度时,发现绳子的长短会影响到第一次剪去的长短,从而获得因绳子长短不一样出现的三种不同结果。第二问的出现再次引发学生争议,但此时学生更多的是吸取前面的经验,认真分析,在思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问虽然涉及两根绳子,但学生在一层层的练习中,对分数的意义已有了深刻的理解,也掌握了分析数量关系来解决这类题的方法,也就能水到渠成地获得结论。此题组,层层深入,层层突破,使学生在逐层的解决中领悟问题的本质,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在“爬楼梯”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四、设计“体系型”题组,在建构中形成知识网络

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往往把知识分成一个个知识点,以单元的形式来编排,相对来说,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是比较零散的、琐碎的,这不易学生调动自身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体系型”题组,帮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数学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案例4】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题:算一算,比一比。

想想怎么填?

□92÷34,□里最大填(),商是一位数,最小填(),商是两位数。

690÷□2,□里最小填(),商是一位数,最大填(),商是两位数。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单元中的知识点非常多,为了逐步突破竖式计算中的难点,教材分成了许多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获得是零碎的,解决问题时不宜从大脑中检索所需的知识,帮助学生感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上述题组蕴含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的知识网络,横看题组,第一行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比较中学生能进一步体会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竖式的简算。第二、第三行分别是“四舍”“五入”试商、调商的除法,比较中学生能进一步感悟出商随着除数“看大”或“看小”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调整。竖看题组,学生惊奇地发现商是一位数与两位数的算式特征,并在思考“□里最大填几,最小填几”中得到了深刻的理解。此题组把单元中分解成的若干小知识点通过学生的计算、观察与比较,将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整体认识,使所学知识更系统化,更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掌握和运用。

毋庸置疑,题组是我们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有效形式,用核心问题来引领题组设计与练习,是笔者在实施题组练习中的一点教学经验。它能充分发挥题组练习的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知识的本质,构建知识网络,提高思维能力,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神威题组周长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流翔高钙显神威 科学种植促增收
商榷这道商榷题的修改题组
小学数学“题组教学策略”之管见
巧算周长
以“题组”为抓手,促进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
类正弦定理猜想
《神威启示录》系列报道三 神威现代中药研发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