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家校合作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视域

2017-06-21 15:12李孝川
昭通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寄宿制家校家庭

王 亚, 李孝川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云南民族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家校合作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视域

王 亚, 李孝川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以SWOT模式为其家校合作的研究工具和分析框架。通过SWOT分析对寄宿制学校进行现实考察,在此基础上,建立SWOT矩阵进行其应对策略分析,最终形成以“明确合作目的、设计法律制度、提升家长素养、建立合作平台”为主体的寄宿制学校家校合作实施路径。

寄宿制学校;家校合作;SWOT分析

引 言

寄宿制学校教育形式在我国许多地区大举兴办,致使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长期缺位,促进家校间的沟通合作,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寄宿制学校内涵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问题以SWOT为研究工具开展研究。SWOT即分别是英文单词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挑战)的首字母缩写。最早产生并运用于商业领域,是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分析框架。主要分析内部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挑战。在整合考量内、外部各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构建SWOT分析矩阵,选择最优化的行动与实施方案。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后来被广泛使用在旅游、经济、农业、医疗等领域,教育领域也有涉及,对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受其启发,亦将这一研究分析框架引入寄宿制学校改进措施研究上。通过分析寄宿制学校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形成SWOT矩阵应对策略框架,进而选取最佳的策略实施路径。

一、现实考察:寄宿制学校中家校合作的SWOT分析

1.寄宿制学校实施家校合作的优势

寄宿制学校实施家校合作对于寄宿学生、教师与家长、寄宿学校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让寄宿儿童的童年体验和认识不被“寄宿学校的高墙阻断”,形成对家庭和学校两个不同样态生活世界的认识;同时,在家校合作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寄宿制学校的具体情况,促进家长与教师对孩子教育的沟通达成共识;另外,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人,他们进入学校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和思考视角,与学校教师、领导等相比略有差异,这种不同中暴露的学校管理和发展的问题,将有力的鞭策和督促学校进行积极改革。具体表现为:

首先,寄宿制学校实施家校合作有助于连通学生生活的家庭和学习的学校两个不同的真实世界,有效阻断寄宿制学校时空上联系困境。寄宿生进入寄宿制学校后,很长时间将没有机会见到家长,由于寄宿制学校普遍人员超额,寄宿制学校中的管理人员不可能对每一个孩子进行个别交流和帮助;同时,本研究调查的儿童在不满6周岁就进入寄宿学校,义务教育的九年期间儿童都是在寄宿学校中度过,他们学习了现代学校的知识,获得素养的提升,但是对于生养他的地方的认识却似“一张白纸”,他们在获得主流文化的同时,却失去了地方文化逐渐成为“文化边缘人”。家校合作的最大优势也就在于:通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沟通,家长主动到学校了解孩子情况、参加亲子活动等让儿童即便在时空上离开家庭,但是通过家长与学校间的互动,也能在最大限度弥补儿童长期在寄宿学校中所产生的对家庭生活的认识和体验的缺失。

其次,寄宿制学校实施家校合作有助于教师与家长在沟通交流中形成指向寄宿学生的“教育共同体”,推进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共同更新和发展。云南民族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文化、自然条件等欠发达,寄宿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他们对于儿童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多停留于“吃饱穿暖”、“不打架惹事”、“能识字算账”、“不听话就打”……与现代学校教育的观念相距甚远。因此,寄宿制学校的家校合作,可以通过家长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将现代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经验传递给家长,使家长与教师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一致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形成教育的合力。让儿童从家长接受的教育与教师那里接受的教育具有一致性和延展性,形成“教育共同体”能促进儿童在校内、校外能够接受相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导儿童积极、健康的发展。

最后,寄宿制学校实施家校合作有助于学校在家校互动中暴露管理和发展中的问题,激励寄宿制学校进行科学化改革。在寄宿制学校与家庭尚未合作前,学校很少思考家长是如何看待和要求学校的。同样,家长也很少思考学校时如何教育、管理学生的,两个组织(群体)之间处于“双盲状态”。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上学”,学校明白“学生到了学校怎么管理怎么教是我的事情”,致使学校无法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家长无法了解学校对于孩子的管理和发展到底怎样?那么,寄宿制学校实施家校合作后,家长有机会进入学校,真正站在“为着自己孩子发展”的视角,观察和审视学校的管理现状及发展情况,对于一些学校“有意忽略”或很少关注的地方提出意见、建议,引起寄宿制学校相关人员的关注,家长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是“天然”的监督者,对寄宿学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意义深远。

2.寄宿制学校实施家校合作的劣势

依据系统论观点,一个系统最佳运作过程是系统内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达到最佳的协作状态。寄宿制学校的家校合作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间能够实现最佳协作是家校合作实现最佳状态的有效保障。但是,云南民族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存在一些显著问题,难以形成最佳组合以实现系统优势。

一方面,家庭教育的边缘化。云南民族贫困地区低龄寄宿学校中家庭教育的边缘化体现出“主动边缘化”与“被动边缘化”的特征。“主动边缘化”即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随着学生进入寄宿制学校很少时间待在家里,便直接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让渡给了学校,并有足够的信心认为“学校能够教好我的孩子”、“我若能教好孩子,还送他去学校干啥?”……这是当地一些家长的普遍教育心态。反过来,他们所进行的家庭教育是处于较低层次水平。因而,家长便退居孩子教育幕后,成为孩子教育的边缘群体。“被动边缘化”即官方现在还没有正式的有关家校合作的专门法律制度、政策文件前提下,加之云南民族贫困地区寄宿学校:学生多、管理滞后、应试思维主导教育、社会存在上的“非合法性”,以及现实情况的复杂性,不考虑或者直接忽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合作成了理所当然。对于少数有进行家庭教育意愿的家长来说,一扇校门“锁住了”儿童也隔绝了家长,即便在儿童回家的短暂时间里,由于多数寄宿制学校条件不具备,也是忙着一些生活琐事。例如,洗澡、洗衣服、准备口粮等,很少有机会安心坐下来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

另一方面,寄宿制学校仍处于粗放水平阶段。云南民族贫困地区的寄宿制学校,大多数在之前走读学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校的基础设施多是原来走读学校基础上的“小修小补”,很少有严格意义上按照国家标准建立的现代化寄宿学校;同时,寄宿制学校的教师等人员也是由原来被撤并学校的人员组成,他们中很多都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缺乏转型后寄宿制学校要求的其他专业素养。因此,从整体上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和人员队伍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寄宿制学校处于粗放发展阶段。家校合作应该由专业人员、科学设计、严格制度和具体活动场地组成,在云南民族贫困地区普遍分布的粗放水平阶段的寄宿学校,首先面临的是专业人员和活动场地的问题,家校合作的一系列活动是一个专业化程度极高的过程,没有专业人员参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寄宿制学校实施家校合作的机会

国家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政策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随后国家又相继出台了《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加强西部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2011年,云南省政府颁布《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补贴标准”。云南民族贫困地区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将迎来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学生膳食营养等方面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国家2004-2007年的4年间,共投资100亿中央专项资金,支持云南等尚未实现“双基”的地区。投资建设内容包括教学、学生生活和教辅等方面基础设施。并从工程的布局规划、政策要求、资金使用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地方——县级——省级政府的责任,强调地方政府具有组织实施“工程”的职责,县级政府要组织专人对工程实施进行监管,省级政府要制定工程实施的规划。同时,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坚持“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建设原则,“新建和改扩建后的校舍最低使用寿命必须在50年以上,要坚决杜绝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1]这些都为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从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的高度,说明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重要意义。并从政府指导积极部署、试点先行点面结合、结合实际改善创新、安全第一落实规章等方面对营养改善计划进行政策要求。又从组织领导、管理规范、检查监督等三方面力争将营养改善工程建设成为“民生工程”、“放心工程”、“阳光工程”。[2]至此,国家从2011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5年多来,涉及29省13.7万所学校的超过3360万学生获得该计划支持。[3]

4.寄宿制学校实施家校合作的挑战

寄宿制学校实施家校合作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家庭和社会两方面,家庭方面的挑战集中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下家庭人员结构变化,改革开放下家庭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社会方面的挑战,信息化时代下信息膨胀,任何信息都可能成为公众焦点,为寄宿制学校发展构成潜在危险。同时,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深度推进与深入发展,以平等意识和维权意识为代表的民主化进程,需要学校积极应对许多维权和侵权事件。

一方面,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变化。计划生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以来,对我国家庭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云南民族贫困地区家庭多是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但也有一些父母不顾国家政策超生孩子,一个家庭的学龄儿童增加,也增加了家庭负担。同时,云南民族贫困地区由于经济落后,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许多家庭的青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寻求发展机会,衍生出家庭异地分居、留守儿童、儿童隔代抚养等系列问题,这些对寄宿制学校与寄宿儿童的发展十分不利;改革开放后,外来思想进入,人们的思想逐渐开放,婚姻问题的观念和态度越趋开放,结婚和离婚变得不是很严肃,成了随意的事情,导致离婚率攀升,单亲家庭、组合家庭等问题增加,儿童跟随父母一方进入新家庭面临诸多问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能通讯工具的普及,手机等通讯设备成为儿童平时的重要“玩伴”,手机上瘾、视力下降等问题增多。家庭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势必给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学校在教育教学职能之外,还需要与更多的缺陷家庭的家长、儿童相处,还需要对现代压力下焦虑而敏感的家长交流沟通。同时,寄宿制学校教师还需要通过崇高的师德与关爱,感化“不负责任”的父母树立对养育子女的热情和责任感,让他们知道自身对子女的责任及应尽的义务。这些曾经被学校视为“家庭琐事”——与教书育人无关,在寄宿制学校实施家校合作过程中“不期而遇”。

另一方面,信息化和民主化浪潮。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手机等信息技术产品的普及,整个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任何人、任何事都可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社会舆论导向亦非媒体专属,任何个体都可以通过媒体平台发表信息。在云南民族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低层次的水平,难免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近人意的地方。当寄宿制学校实施家校合作,那么,家庭成员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寄宿制学校,了解寄宿制学校的基础设施、食堂卫生、校园环境、学生宿舍等情况。如果在某一方面家长对学校的认识与自身期望落差过大,家长便有可能通过自身的媒体平台,将这一现状“公之于众”,网络信息传播和扩散速度惊人,一旦处理不当或者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将会由个体事件升格为公共事件,其后果很难想象。

民主化是随着权力意识和平等意识所体现的。就目前的条件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无法让寄宿制学校实施“家庭式学校”的标准,难免对个别儿童照顾不周,儿童在具体活动中可能出现意外,家长为了维护儿童的权利,可能要寻求司法途径处理。因此,寄宿制学校在从事社会公益服务的同时,也需要具备相关的法律意识,应对家长维权方面的挑战。平等权利深入人心,儿童在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中也开始寻求在学校中的平等权利,对于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提出自己的抗议,也难怪有教师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殊不知,其背后是儿童平等意识的觉醒,因此,对于许多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传统观点的教师挑战不小,唯有教师积极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并在自身行动中积极落实才能有效应对挑战。

二、理论透视:寄宿制学校中家校合作的SWOT应对策略分析

1.寄宿制学校中家校合作的SWOT矩阵

SWOT矩阵 Strengths(优势) 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 S-O策略 W-O策略Threats(挑战) S-T策略 W-T策略

根据Houben等人的理论,在SWOT分析框架基础上可以形成S-O、W-O、S-T、W-T四种应对策略。[4]其中,S-O策略是最佳的应对策略,能够最大限度整合寄宿制学校的内在优势以及来自国家、社会的支持。W-O策略主要是利用外部的机会改善寄宿制学校家校合作的现有发展困难,借助外力引领促进家校合作。S-T策略使用寄宿制学校在家校合作中的独特优势,将可能面对的挑战降低到最低范围。W-T策略则是需要借助第三方应对策略的优势,改善寄宿制学校劣势和外部存在的挑战所造成的“双重困境”,这就需要制定一个科学评估自身劣势和现有挑战,预测潜在危险和机会的应对策略。[5]

2.寄宿制学校中家校合作的SWOT应对策略分析

优势 劣势寄宿制学校中家校合作的SWOT应对策略分析矩阵S1促进低龄寄宿生形成家庭和学校生活认识,克服时空隔绝困境;S2有助于家长与教师间建立“教育共同体”;S3激励寄宿制学校进行科学化改革;W1家庭教育的边缘化;W2寄宿制学校仍处于粗放阶段水平;机会O1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O2学生营养改善计划S1S2S3O1O2策略:整合内外部优势明确寄宿制学校与家庭合作目标;W1W2O1O2策略:结合寄宿制学校问题及国家在学校建设和学生营养改善进行法律制度建设;挑战T1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变化T2信息化和民主化浪潮影响T2S1S2策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克服时空阻隔,建立家校合作平台;T1S2策略:结合现在家庭结果与生活方式变化,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意愿,提高家长素养;

三、创生整合:家校合作的实施路径

在寄宿制学校家校合作的SWOT应对策略分析矩阵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寄宿制学校应该采用S1S2S3O1O2策略、W1W2O1O2策略、T1S2策略、T2S1S2策略构建家校合作的实施路径。具体应该从明确家校合作目的、法律制度的设计、家长素养的提升、合作平台的建立等四方面进行实施。他们之间是一种有机联系、开放互动的关系,“以学生为本”是家校合作建立的重要前提,它指引着家校合作持续不断发展;形成系统的家校合作法律规范系统是家校合作的坚实保障;家长在教育子女、家校合作的意识、能力和方法等素养的提升是家校合作高质量的基础;以社交软件为依托的家校合作交流平台是家校合作实施系统的重要载体(如下图)。

(一)明确合作目的

家庭和学校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共同认可和追求的目标,这是家庭与学校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基础,有效改善长久以来形成的以利益关系疏密程度衡量和参与家校合作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将家校合作立足点和落脚点拓展到学生的长远发展上,将利益关系主导的价值取向拓宽为对生命本真追求的宏大目标上。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心,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家校合作都必须遵守和坚持这一先在前提。具体到寄宿制学校实施家校合作而言,一方面,要求学校按照“以人为本”的目的对寄宿制学校进行总体规划,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室布置、儿童学校生活安排等方方面面都应该体现人本关怀,突出对低龄寄宿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家长应该把儿童发展作为伟大的事业来看待,虽然儿童长期寄宿学校,但是家长对于儿童的关心与呵护都应该在任何有条件的情况下充分表现,积极加强和学校之间沟通交流,努力为学校解决儿童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协助学校的基本工作为儿童发展“保驾护航”。定期或不定期到在时间允许条件下,到寄宿学校看望儿童,为其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让低龄寄宿儿童尽快适应寄宿生活。

(二)完善制度设计

依据制度学派的观点,人类社会实践需要通过制度为纽带来调节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学校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实践,也需要制度进行调节以实现学校组织与其他组织或群体之间的协调发展。世界许多国家在完善家校合作之间的理论和实践的成功尝试已经证实,以法律制度明确教师、家长、寄宿学校之间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是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方式。例如,美国著名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对联邦政府支持下的学校、家庭与学校合作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二者合作的具体形式必须以书面化呈现,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前提下落实。[6]反观我国家庭与学校之间进行积极合作与交流,虽然已经得到了广泛共识,由于没有具体制度为保障,家校合作随意性和差异性在各校间差异较大,各校怎样开展家校合作、家校合作的具体形式全凭该校教师和领导层决定。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对家校合作的开展情况亦没有列入学校的考评体系中。究其原因,我国关于家校合作的具体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现有文件对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关系定位指出:“家庭应该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显然家庭教育相较于学校教育来说,属于学校教育的从属部分,家庭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的权力、义务和责任等边缘化程度严重,家长在家校合作话语系统中处于弱势地位,话语权大大减弱,家庭与学校失去了平等对话的机会,家校之间合作异化为学校主导下的合作。因此,完善家校合作应该从法律制度的建立,作为深入推进家校合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与国家的寄宿制学校相关政策协调配合,针对不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各级政府在制定和细化具体的政策法规,设计一整套联系紧密、体系完整的家校合作制度。

(三)提高家长素养

图1.寄宿学校与家庭合作实施路径要素关系图

由于资源交换的弱关系依赖,家庭在家校合作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家庭总是被动以学校安排的任务和具体工作作为家校合作的“动力触发源”,家庭很少主动以具体形式对学校提出要求。一方面很多家长还没有建立家校合作的意识,导致家庭不可能主动去向学校提出要求,进行交流合作;另一方面,更多家长还不具备进行有效家校合作的能力和方法,即使家长主动想与学校进行交流沟通由于能力与方法的欠缺,很多情况下这种想法都做空。家长是家校合作的重要一方,因此,提高家长在教育子女与学校沟通交流的意识、能力和方法意义重大。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长久地依赖通过建立家长学校,即以制度化的教育方式对家长进行教育意识、能力和方法的系统教授,诸多的实践过程已经证明收效甚微。原因在于,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角色,制度化的教育不是进行成人教育的有效方式,成人极强的学习调控机制和目的性,说明成人学习应该以非制度化的自我教育为主,学习以具体问题的解决为目的。所以,对于家长的教育应该改变过程的教育模式,以家长的自我教育为主体,针对家长遇到的具体问题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教育系统为辅助,积极为家长教育子女,投身家校合作过程创造条件。

(四)建立家校合作平台

“科技是把双刃剑”现代信息技术为寄宿制学校实施家校合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家庭与学校之间创建新型沟通合作关系提供机会。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等通讯工具的普及“人手有手机”,在云南民族贫困地区也能基本达到每个家庭最少一部手机,以手机为载体的社交软件APP将为建立家校合作平台提供有效支持;另一方面,云南民族贫困地区地形复杂,寄宿制学校隔学生家普遍较远,学生和家长往返家庭和学校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在路上,空间上的距离则可以依托现代技术进行解决。利用博客、微信、QQ、 BBS、RSS、Tag等深度挖掘与开发,建立家校合作平台,具有理论可行性和现实需求性。[7]

[1] 教财[2004]3号.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Z/OL]. [2004-4-7]. http://www.chinalawedu.com/ falvfagui/fg22598/18808.shtml.

[2] 刘延东. 在部署实施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EB/OL]. [2011-11-24].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111/t20111124_127049.html.

[3] 营养改善助力“健康中国”[N/OL]. 人民日报, [2016-8-31].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 xwfbh_2016n/xwfb_160830/160830_mtbd/201608/t20160831_277158.html.

[4] Houben G., Leniek, Vanhoof K.. A Knowledge Based SWOT-analysis as an Instrument for Strategic Planning i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1999(2):125-135.

[5]马鸿雁,贺德亮. 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1-85.

[6]杨晓,李松涛. 基于共生理念的家校合作改革构想[J]. 教育科学,2013(5):14-18.

[7]岳盼盼. 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小学家校合作平台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09.

The Implementable Path of Cooperation of Family and Boarding School——Form the SWOT-analysis’ Perspective

WANG Ya, LI Xiao-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China)

This study is used SWOT’ model to explore cooperation of family and boarding school.It’s build on SWOT’ matrix and countermeasures’ analysis basing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boarding school through SWOT-analysis, and establishing the implementable path of cooperation of family and boarding school,including clear implementable aim, legal system design, ascending parents literacy and building cooperation platform.

boarding school; cooperation of family and boarding school; SWOT-analysis

G459

A

2095-7408(2017)02-0006-07

2017-03-17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云南民族贫困农村地区低龄寄宿儿童的现状与改善措施研究”阶段性成果。(BC15015)

王亚(1990- ),男,四川都江堰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李孝川(1979- ),女,云南罗平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村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寄宿制家校家庭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