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外治法的原发性痛经干预规律探究*

2017-06-21 09:22石岩庞立健刘创刘勇明刘妍彤王斯涵吕晓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年3期
关键词:关元外治法临床试验

石岩,庞立健,刘创,刘勇明,刘妍彤,王斯涵,吕晓东**

(1.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沈阳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110847)

基于中医外治法的原发性痛经干预规律探究*

石岩1,庞立健2,刘创2,刘勇明1,刘妍彤1,王斯涵1,吕晓东1**

(1.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沈阳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110847)

目的:分析总结中医外治法干预原发性痛经规律,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检索2014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将符合要求的文献建立成数据库,按照标准筛选后,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针灸疗法在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中数量最多,且远超过其它中医外治法。其中,单纯针刺疗法和单纯灸法的理论研究都远远超过临床试验。原发性痛经辨证针刺治疗穴位出现频次最高的是三阴交,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为关元、地机,并确定了22条经典的穴位配对(组)。结论:中医外治法干预原发性痛经,以针灸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且以三阴交、关元、地机为主要穴位,共有22条经典穴位配对(组)。

中医外治法原发性痛经文献研究干预规律

近年来,痛经逐渐成为困扰青年妇女的最常见问题,严重的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因内科治疗疗效确切,治疗机理明确,现在常用治疗方法多为内治法。随着近年来痛经的研究日益增多,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应用研究也逐年深入,但其治疗机理研究较少,仍处于发掘阶段,本文旨在通过查阅近3年的相关文献,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角度总结分析了中医外治法干预原发性痛经规律,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1]是指女性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在初潮之后的几年内,经期或者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阵发性、痉挛性疼痛,重则放射至腰骶部及大腿内侧,甚则晕厥的一类妇科疾病[2]。西医治疗痛经主要应用止痛解痉药和激素类药,虽起效快捷,但停药后易复发。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但往往多为内科法治疗。近年来,随着对原发性痛经的研究日益增多,中医外治法治疗PD的临床应用研究也逐年深入。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筛选出近三年的相关文献,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分析、总结中医外治法干预原发性痛经的规律,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

1 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

1.1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穴位贴敷[3]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手段,是一种内病外治的治疗方法。它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辨证取穴,通过透皮吸收和穴位刺激的双重作用,使贴敷的药物作用于皮毛、穴位、经络,从而发挥调节机体功能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中药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主要选择三阴交、中极、次髎等穴位作为主穴,并根据辨证,随症加减取穴。刘欢[4]研究证实,穴位敷贴能够使原发性痛经患者痛经程度明显改善。

1.2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可通过调节人体血液微循环,改善子宫及附件的微循环,解除痉挛性收缩,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金亚菊[5]以足三里、三阴交作为穴位进行治疗后,治疗组血清β-内啡肽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说明针刺足三里、三阴交能提高患者体内镇痛物质β-内啡肽的含量,从而缓解痛经的疼痛症状。

1.3 耳穴治疗

耳为宗脉之所聚,与人体脏腑经络联系紧密。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是内在疾病反应于外的反应点,故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刺激相应的反应点对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林星辉等[6]研究表明耳穴贴压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具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体内PGF2α、PGE2水平和PGF2α/PGE2值有关。

1.4 推拿治疗

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是通过纠正骨盆紊乱,改善盆腔血流及血供状态,来达到减轻或消除痛经症状的目的。唐妮[7]将推拿疗法与口服布洛芬的镇痛效果作比较,结果显示,在第一、第二个月经周期中,口服布洛芬的镇痛效果较推拿疗法强,但从第三个月经周期开始,推拿疗法镇痛效果开始超过口服布洛芬的效果,与布洛芬的镇痛效果相比,推拿疗法显示出镇痛的积累效应,其远期疗效更明显。

1.5 其它治疗

通过查阅近3年其它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文献与书籍发现,除上述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医外治方法之外,拔罐、中药熏洗、膏药、脐疗、穴位注射、导引术、穴位埋线、物理疗法等外治法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效果,并且两种或两种以上中医外治法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痛经在临床上很常见,且临床效果优于单一外治法治疗。

2 文献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进行“主题-原发性痛经-模糊-合并-主题-治疗-模糊”的高级检索,检索时间控制为:2014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共检索出文献1 017篇。

2.2 数据筛选标准与方法

2.2.1 纳入标准

明确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明确诊断原发性痛经的文献。

表1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整体情况

2.2.2 排除标准

(1)动物实验研究;(2)标题无具体外治法的穴位研究和护理类研究。

2.2.3 文献评价与筛选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剔除符合排除标准的文献;再将已筛选出的文献进行对比,将相同题目不同作者的文献分别计数,主题内容相同年限不同的文献统一计数。

2.2.4 数据预处理

将外治法相同不同治疗机理或外治法相同名称有差异的文献,进行统一处理。如火针、温针等针灸范畴统一为“针灸”;针刺与灸法同为针灸治法,同一治法治疗归为一类分别计数;针药并举、穴位注射、中药熏洗、拔罐等归为中医外治法其它范畴。

2.3 数据分析

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运用频数、率、百分比进行数据的统计描述,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采用IBM SPSS Modeler 14.1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21.0软件进行分层聚类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按上述标准,符合标准文献共472篇。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3.1 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整体情况

由表1可知,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数量最多,且远远超过其他中医外治法。针灸疗法疗效显著、治疗成本较小,故临床治疗具有很大优势,是治疗原发性痛经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根据大数据下文献内容可知:推拿、贴敷、耳穴、穴位埋线、内外合治、综合治疗等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独具中医特色,且治疗效果明显,但关于临床和科研的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2 单纯针灸治疗PD研究情况

如表2所示,从研究最多的中医外治法—针灸治疗着手,对其具体理论研究和临床试验进行定量研究,可知单纯针灸治疗中理论研究比临床试验研究丰富,其中以单纯针刺治疗干预的研究最为突出,为中医外治法之最;临床试验对原发性痛经研究所采用的样本量小,只进行小范围的临床疗效观察,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理论研究与临床试验研究需同步进行,故单纯针刺的临床试验有待深入研究。

3.3 单纯灸法治疗PD研究情况

对单纯灸法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如表3所示:单纯灸法干预的理论研究数量高于临床试验,其中以艾柱灸的理论研究最多,热敏灸、艾条灸也较为常见,天灸、药泥灸、意守灸、圈竹盐灸研究较少且研究方向过于单一。单纯灸法的临床试验有待进一步研究。

3.4 基于数据挖掘的原发性痛经针刺治疗穴位与辨证研究情况

研究发现,原发性痛经辨证针刺治疗穴位出现频次为121次,证型7类。如表4所示,频次≥4次的穴位有:十七椎、水道(双)、次髎、血海、三阴交、中极、地机、合谷、气海、太冲、关元、足三里;出现频次最高的是三阴交,第二位、三位分别为关元、地机。根据此数据进一步挖掘,进行聚类和关联分析,研究其穴位之间相互联系属性、配穴特点,寻求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穴位关联性及其配穴特点。

采用IBM SPSS Modeler 14.1统计软件对高频穴位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穴位配对的配伍规律,设定最小支持度为11%,最小置信度为60%,结果见表5。研究发现,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存在22条经典的穴位配对(组),分别是:地机-次髎;三阴交-合谷;太冲-合谷/太冲;太冲-合谷/三阴交;三阴交-子宫/中极;中极-子宫/三阴交;中极-子宫;三阴交-子宫;三阴交-太冲-关元;关元-肝俞;太冲-合谷;三阴交-合谷;三阴交-太冲;肾俞-命门;关元-命门;肾俞-肝-俞关元;关元-合谷-太冲;关元-合谷-三阴交;关元-合谷-三阴交-太冲;关元-太冲-中极-三阴交;三阴交-太冲-中极-关元;三阴交-中极-关元。

采用SPSS2 1.0统计软件中的分层聚类分析法对高频(频次≥4次)穴位、证型(按同类证型进行数字编号,数字顺序无特定含义)进行分析。以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作为度量方法、Ward’s method作为聚类方法,Agglomeration schedule生成聚类树形,结果见图1、图2。分析发现,临床上针刺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穴位构成复杂,可选择的穴位较多,再加之体质因素、各医家辨证用穴习惯不同等造成以变量(穴位)进行系统聚类时过于分散,不利于分析证型与穴位的相关性规律,故选择在此基础上应继续优化。

表2 单纯针灸治疗PD研究情况

表3 单纯灸法治疗PD研究情况

表4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常用穴位(频次≥4)

4 讨论

本研究试图总结中医外治法临床疗程规律,但因治疗方法不同,治疗时间的选择不同,间断时间不同,治疗疗程不同,其治疗疗程规律有待在大数据下进一步挖掘与探索。与此同时,大量数据表明中医外治法治疗PD的理论研究较临床试验丰富,但缺少公认的、可重复的治疗方案

目前,随着医疗诊治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和进步,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也日渐增多。中医学作为国粹,其内涵博大精深,关于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认识和研究必将进一步深入,为临床治疗PD提供更广泛的思路。中医外治法对于PD的治疗虽有很大优势和发展空间,但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①大多数文献报道所采用的样本量小,只进行小范围的临床疗效观察,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②临床上辨证分型及辨证依据与治疗依据尚缺乏客观性和统一性,治疗机理模糊不清,易影响临床真实疗效的判断。③外文文献较少,无法全面展示中医外治法在世界范围内的治疗情况。应进一步通过文献分析系统、循证医学及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中医外治法进行确切的研究,评价其疗效。相信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进行资源整合、大样本实验的机会增多,同时加大统计分析工作,可以找出诊断和治疗PD的最佳技术与

方法。④中医外治法干预原发性痛经治疗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系统挖掘与研究。联合针灸学、生物学,借助数、物、化、微电子学等领域的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和最新研究成果,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将针灸作用机理和经络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对此进行科学、严谨的设计和研究,并系统而深入地开展与其相关的各项研究,这样就可能为最终阐明针灸的作用机理和经络的实质奠定坚实的科学依据,从而更有效地指导针灸临床,而且对中医学的现代化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⑤有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与针刺安慰对照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针刺疗效等同于安慰剂效应[8]。以往认为有效的针刺疗法却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有效,这种局面可能是临床试验较少、样本量不足等方法学缺陷所造成。但是,当前作为对照的安慰针刺,在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亦是针刺疗效不能被证明的原因之一。

表5 原发性痛经针刺治疗穴位关联分析

图1 原发性痛经辨证针刺治疗高频穴位聚类分析

图2 原发性痛经辨证针刺治疗证型聚类分析

1乔丽,乔云英,张卫东.原发性痛经的病因分析及治疗进展.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2):31-32.

2谢洪武,刘福水,焦琳等.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及经期常见伴随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时珍国医国药,2016,27(9):2187-2189.

3霍丽霞,张浩济.原发性痛经穴位贴敷治疗研究进展.临床误诊误治,2016,11(29):113-114.

4刘欢.原发性痛经的中药临床运用规律及中医体质特征调查分析.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13.

5金亚菊.女大学生痛经情况调查及针刺干预对血清β-EP及生殖激素的影响.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0-12.

6林星辉.耳穴贴压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前列腺素及β-内啡肽等的影响.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5.

7唐妮.捏脊疗法对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即时止痛效应的临床观察.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4-25.

8刘慧林,张琰,李静道,等.针灸临床研究针刺安慰对照方法的设计与实践.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12):1133-1135.

Study on Intervention Rule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Shi Yan1,Pang Lijian2,Liu Chuang2,Liu Yongming1,Liu Yantong1,Wang Sihan1,Lv Xiaodong1
(1.Graduate Schoo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China; 2.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China)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intervention rule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external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evidences for clinical treatment.Articles on TCM external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published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search in the CNKI from January 1st,2014 to January 1st,2017.After standard screening,the frequency analysis,cluster analysis and association analysis were condu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cupuncture was the mostly used TCM external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which was far more than other types of TCM external treatments.Theoretical studies on single usie of acupuncture or single use of moxibustion were far more than clinical trials.The acupoint used with the highest frequency in primary dysmenorrhea treatment was SP-6 Sanyinjiao.RN-4 Guanyuan was the second and SP-8 Diji was the third.A total of 22 classic acupoint combinations were identified.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main external intervention method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was acupuncture with SP-6,RN-4 and SP-8 as its main acupoints.There are a total of 22 classic acupoint combinat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primary dysmenorrhea,literature study,intervention rule

10.11842/wst.2017.03.004

R271.11+3

A

(责任编辑:默啸筝,责任译审:王晶)

2016-12-07

修回日期:2017-02-2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4年度中医药行业科研项目(201407001-7):慢性疼痛中医止痛康复技术评价与推广研究,负责人:吕晓东。

**通讯作者:吕晓东,本刊编委,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慢性疼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关元外治法临床试验
《针灸大成》关元穴应用规律探析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应对早期麦粒肿
抗疫中第一个获批临床试验的中药——说说化湿败毒方
胰腺癌所致疼痛的中医外治法
独灸关元穴效应探析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艾灸三阴交和关元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肿瘤治疗药物Tosedostat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