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冠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洞察国家发展大势,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论。十八届五中全会围绕发展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五大发展理念”的根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遵循和继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
“五大发展理念”在回答时代课题中对辩证唯物主义作了重要发挥。
(一)坚持了辩证唯物论的物质观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遇到的最普遍的关系、最基本的矛盾。“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正确估计而提出的。习近平指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的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树立这个最大的实际。”[1]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新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任务,是必须坚持的工作方法。“五大发展理念”正是为应对我国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产生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特征,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制定科学的执政方略,“五大发展理念”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历史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二)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
五大发展理念强调要“坚持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的灵活运用。在“五大发展理念”中,每一个理念也都有其独特的地位,与其他四个理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从内容上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者互为前提;从逻辑上看,第一动力、内在要求、重要体现、必由之路、本质要求五者层层推进;从执行上看,五者必须同时推进,不可偏废其一。要善于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和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着眼大局,统筹规划,防止顾此失彼,关注每个理念间的关联性。
(三)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五大发展理念”是立足于我国的长远发展目标而提出的,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的观点的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还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打破不符合社会需求的旧思想、旧制度,推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新理念、新制度。“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本身也是一种理论创新。一是发展目标的创新,“五大发展理念”赋予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均衡性和公平性;二是发展动力的创新,“五大发展理念”强调转化发展动力,要求需求侧和供给侧协同发力;积极拓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经济、蓝色经济等的空间,以拓展新空间培育发展的新动力;三是发展方式的创新,要推动发展方式由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能型,从主要依靠政府向政府和社会协同发力转变;四是发展路径的创新,创新是基点,协调是节奏,绿色是底色,开放是格局,共享是目的。
(四)坚持了认识论的实践观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以当前我国的“十三五”建设实践为基点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十三五”建设的实践,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一系列现实问题,准确把握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指出,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2]“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会推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需要注意的是,强调实践对于理论的优先性,并不是否定理论的重要性。实践的深入发展不断孕育出新的理论内容,而实践的深入发展又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二、“五大发展理念”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五大发展理念”紧密结合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在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丰富、拓展了这条“新的发展道路”。
(一)坚持了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发源地,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3]在“十三五”这一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党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发展主题,坚持生产力标准,旗帜鲜明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强调以创新为发展提供动力,以协调保持发展的持续性,以绿色保障发展的健康永续,以开放拓宽发展方式,以共享体现发展的本质要求,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持以物质生产为基础。可见,“五大发展理念”贯穿着“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思想,是对生产力标准的全面理解和准确运用,必将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坚持了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原理
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前进的。准确把握好这两对矛盾运动是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只有既解决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的问题,又解决好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问题,这样才能产生综合效应。”我们党在制定各种方针政策时始终坚持把这两对矛盾运动综合起来考究,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治国理政思想。为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准确把握当前复杂多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这有助于进一步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而推动社会的繁荣发展。
(三)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創造者的观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的时代体现和具体运用。五大发展理念始终贯穿着“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这并不是口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用无数实实在在的行动体现着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精准扶贫、教育改革、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切实的保障。人民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才会更加拥护党。因此,“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必定能够汇聚起全国人民的力量,共同践行这一伟大的理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
[3]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