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前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挑战,新课改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应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着手,用爱来引导学生,陶行知先生以“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的彻底献生精神,把满腔热忱和真诚爱心倾注给每一个孩子。我们要用爱来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自我阅读理解能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理解和吸收信息的认识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教师应通过对阅读技巧的指点,阅读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最终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的要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能力。就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阅读教学的最高理想境界。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逐步培养才能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诺曼所说的那样:“期望学生学习但不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有的教师虽然有学法指导,却流于形式。其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热情
陶行知先生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认知过程中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我们说:没有情境的教学如同一杯清淡的白开水,学生是品不出味儿来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阅读,这样学生才会入情入境,读出味来。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明确阅读学习目标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就是教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学习方法,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与方法可使学生终生受用。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第一、指导预习,做好课内阅读。由于小学生定力差,开始时我就用课堂上的时间集中指导课文阅读预习方法,从读课文到边读边想,然后借助字典查找自己不认识的字与词语,使学生慢慢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堂效果相对来讲就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课内自学能力的训练,同时也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了条件。第二、训练学生默读,快速阅读与精读相结合。新课标对不同阶段的小学生做了不同的要求,因为阅读时并不是单纯的运用某种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将其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第三、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每一次阅读一篇文章,我们都会制定一个目标,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具有明确阅读目标的意识很重要。有了明确的阅读目标可以带来高效的阅读,但如果阅读目标不明确则可能适得其反。刚开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自己的阅读目标,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只有在阅读时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阅读学习目标,才可能更主动的去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探索能力,而不是盲目的跟着老师走。
三、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注意、记忆和思考。”只有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与文章在感情上产生共鸣。首先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其次是注重反复朗读,在读中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大致了解,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再次是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会因为生活经验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时,即使是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判。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激情才不会被破坏,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要通过这一学习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初步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通过示范和示例的教学去“示法”。
四、阅读后鼓励学生反思,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在完成了对文本的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地反思本篇课文,针对文章的结构、布局,优美的句子以及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意蕴进行认真的剖析,从诗歌中学习优美的语言,从记叙文中学习清晰、有条理的叙述方式,从说明文中学会解说事物,阐明事理。总之,对文本的阅读不应当仅仅停留在阅读中,更应该在阅读之外进行认真的反思,让学生由课堂阅读学习走向课外实践操作,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实现多方面能力的全面提高。
五、做好课外阅读,拓宽交流空间
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延伸。而好多的学生在读的时候却不知从何下手,如何去读?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授学生采取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是我们教师要教会孩子学会学习的方式之一。所谓泛读,即广泛的读,泛读求广,只求其大意,不深挖其內涵,各取所需,通过泛读来满足学生课内的学习或丰富写作知识上的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相关的书报的相关内容,以便更好的学以致用。所谓精读就是对所阅读的文章要集中精神、逐字逐句的的去阅读,精读求深,在阅读中做到由表及里。通常,精读我们可以去粗取精的读,读通读透读烂几本书,让学生从中读出问题、读出灵感。精读要求全身心的投入,在教授阅读方法时我们要教会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器官,做到四到,即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同时在读的时候,让学生手中握住一支笔,这样,学生在遇到好的词汇、句子甚至段落时都可以圈圈画画,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养成做批注的习惯,边读边想。
总之,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语文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实践,加强阅读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理念,要重视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把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放到使学生获得较高的独立阅读能力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