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用教学策略?有效培养计算能力

2017-06-20 09:07范文伟
教师·中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学探讨案例教学计算能力

范文伟

摘 要:数学计算一直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加强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一直是教师的不懈追求。文章结合一些教学实例,主要从如何吸引学生参与数学计算、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提升计算的技巧与速度等进行探讨,旨在为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给予一些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案例教学;教学探讨

数学计算应该是每个公民必备的技能之一,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可见加强计算教学、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方面。目前,大部分学生计算较差。针对基础差的学生,需要重点辅导,使其掌握基本的算法。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鼓励学生发现好的计算方法。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并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文章结合笔者长期教学经验,略谈一些实践所得,旨在为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给予一些改革的建议。

一、引进生活元素,诱发计算兴趣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从学生的认识世界中寻找创设教学情境的机会,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引入小学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除法估算”时,教师不妨设计以下两个教学情境:

A:上杭县某小学开学初正在为学生预订校服,假如每套校服56元,四年(3)班要预定36套,请你们估计一下,老师带了2000元够吗?

B:上杭县某小学举行一次“梅花山虎园春游”的活动,假如车票每人35元,四年(1)班一共有38人,外加3位老师,请你们估计一下,老师带1200元够吗?

创设以上“接地气”的教学情境,不但能极大地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情境以良好的诱因激发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萌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六年级的“百分数的应用”教学复习中,笔者曾有个如下片段教学:

教师课前出示一份关于某企业“闽西八大干”近几年年产值统计数据。

师:刚才我们统计数据,能提出哪些有关百分数的应用题?

为了便于统一说明,各小组以萝卜干产值为例进行命题。教师课件数据表格特意出示萝卜干数据:萝卜干今年产值约360万元,去年产值为288万元。小组合作交流,整理反馈。展示各小组的成果:

(1)去年产值是去年的百分之几?360÷288=125%。

(2)今年产值是去年的百分之几?240÷300=80%。

(3)去年产值比今年多百分之几?(360-288)÷280=25%。

(4)今年产值比去年少百分之几?(360-288)÷360=20%。

師:各个小组表现得非常好,根据以上4个问题与萝卜干产值数据(360万元与288万元),你们还能再提出哪些百分数的数学问题?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让所学知识回归生活,通过生活中的实践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让抽象的计算获得生活经验的支撑。由于每个学生经历迥异,对不同的生活经验进行一番梳理后提炼成数学计算策略,让学生真正感悟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二、构建活动平台,掌握计算策略

要使学生会算就必须使学生明白怎样算,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加强如何掌握法则和算理的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紧密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算理,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实践告诉我们,多样化的算法可有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思维,鼓励学生以个性化的独特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促成学生个性化的科学发展。

例如,在教学“计算器探索规律”时,小数除法和乘法都是小数位数比较多又很难计算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又很准确,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笔者针对这一特点,抓住了学生的好奇的心理特征。当铃声响起,笔者便在黑板上依次誊写出:1÷22=0.04545……;2÷22=0.09090……;

3÷22=0.13636……学生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老师,接着笔者趁势说:“这里面藏着数学的奥秘,想知道吗?”接下来让学生验证老师写出的结果是否正确,其后笔者组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并分析其中的数学规律,并要求学生结合其所发现的数学规律对5、6、7等数字除以22的结果进行计算。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真实学情,依托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走出先前的被动学习状态,转而投入主动学习之中,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表面积”章节时,笔者在上课前给学生布置一项做纸盒的任务,还可以布置贴近生活的问题性作业。

比如,将自己想象成一个“粉刷匠”,那么在粉刷教室时需要粉刷几个面;假若自己的是装修房子的工匠那么要将教室的地板全部贴砖,需要贴多少等,通过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来逐渐形成空间观念。

又如,在制作一个储物无盖的圆柱形容器时,底面面积和高度给定,如何计算其表面积等。

三、精心设计练习,提升计算技能

数学学习离不开相应的练习,练习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而计算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一定量的练习,因为“只讲不练是假把式,讲多练少是虚把式”,只有充分利用不同形式进行多维练习,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当然,这些练习是有计划、有目的性的,不是漫无目的!那种认为练习越多越有效的机械重复的做法,只能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的泥淖之中。

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教师就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一定量的练习,多设计一些针对性强、趣味性浓、思考度活的题目,必要时需要考虑学生以往练习中经常出错的地方,不妨重点开发此类错题资源,让其在纠错中提高计算正确率。

比如,五年级“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练习,一天设计几道,让学生们限时完成,以达到训练的目的性:

如3.68+7.56-2.68;4.8×100.1; 0.25×16.2×4;(1.25-0.125)×8; 56.5×9.9+56.5。

此外,要多设计些有代表性的典型题目,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运算,从中找出最简便、快速且最不易出错的方法。这样既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沈晓峰.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4).

[2]周亚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1999(7).

[3]丁丽金.小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策略例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6).

(作者单位:福建省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探讨案例教学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基于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探讨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