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分析

2017-06-19 15:20郭汉法李忠菊赵燕蔡秀英
当代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交藤方药失眠症

郭汉法,李忠菊,赵燕,蔡秀英

(山东省肥城矿业中心医院专科病区,山东肥城271613)

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分析

郭汉法,李忠菊,赵燕,蔡秀英

(山东省肥城矿业中心医院专科病区,山东肥城271613)

目的探讨中药对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对60例失眠患者进行辩证施治,运用中药煎剂治疗,并且综合评定。结果失眠患者经过服用中药治疗后均有良好效果。治愈率:91.67%,好转率:8.33%。结论中药治疗失眠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中医药;失眠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全世界约有27%的人遭受失眠的困扰[1]。中华医学会统计材料表明:中国约有3亿成年人患有失眠症[2]。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与压力也逐步增加,再加上由于每个人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承受能力不一样或者疾病等因素的困扰,失眠、焦虑的人群逐渐扩大[3]。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失眠会导致人体内所有系统的功能紊乱,诱发各种疾病。苯二氮卓类药物进入临床后虽作为抗焦虑和失眠的一线药物,但该类药物易产生耐受、依赖和成瘾,致使相当一部分失眠者睡眠恶化。中医药治疗失眠以其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失眠的主要临床表现有(1)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 min;(2)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超过2次或者更多;(3)睡眠浅而多梦,夜间睡眠累计不超过3~6 h;(4)存在日间残留效应,次日晨感觉头昏精神萎靡,怔忡健忘,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4]。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与情志所伤,劳逸失调,饮食不节及素体虚弱,或久病未复等因素有关;主要病机为思虑劳逸,伤及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气郁化火,肝阳扰动;心胆气虚,心神不安;食滞痰热,胃气不和。以上因素皆可扰动心神而致失眠。临床证候有虚有实,并可由实致虚,由虚转实,以及虚实夹杂等。治疗时必须按症求源,审因论治。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失眠属虚者补其不足,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属实者,

泻其有余,消导和中,清化痰火。虚实夹杂着,补泻兼顾。失眠的治疗除针对病因辩证施治,以治其本,还可对症投药,酌加养心安神之品,以提高疗效。我们对失眠患者运用中药辨证论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山东省肥城矿业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的住院患者。男20例,女40例,年龄29~45岁,平均年龄(37±2)岁。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5],失眠症的诊断标准筛选患者,且由患者本人或其法律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失眠的临床症状分为七种类型。见表1。

表1 失眠的临床类型及入组比例

1.2 治疗方法暴怒伤肝型:多由情志不遂,暴怒伤肝,肝阳亢奋不敛,扰乱心神所致,治疗宜平肝理气,滋阴潜阳。方药:白芍、石决明、夜交藤、牡蛎、木香、夏枯草、龙胆草、黄柏、知母、珍珠母、莲子心、牛膝、生地。

胆虚不眠型:多因工作失意,精神受到刺激,心虚胆怯,痰气留滞所引起。治疗宜镇惊涤痰,交通心肾。方药:半夏、枳实、竹茹、陈皮、茯苓、酸枣仁、远志、五味子、熟地、人参、夜交藤、甘草、生姜、大枣。

思虑伤脾型:系因操劳过度,忧愁多虑,劳伤心脾。治疗宜补益心脾。方药: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

心肾两虚型:多因疲劳过度,酒后房劳,精气损伤,肾水枯竭,心失所养引发。治疗宜补肾固精,养心安神。方药: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神、丹皮、知母、黄柏、柏子仁、枸杞子、麦冬、当归、石菖蒲、玄参、甘草。

心阳亢盛型:系因温热伤阴,心火独旺,内热薰蒸所致。治疗宜养阴清热,交通心肾。方药:黄柏、知母、龟板、牡蛎、夜交藤、地骨皮、生地、珍珠母、石斛、白芍、麦冬、琥珀、朱砂。肝胃不和型:系因恼怒伤肝、肝郁气滞,食停胃脘,扰乱心神。治疗宜理气消食,和中安眠。方药:厚朴、槟榔、焦麦芽、藿香、木香、陈皮、白芍、神曲、夜交藤。

阴虚火旺:症状:心烦不寐,心悸不安,腰酸足软,伴头晕,耳鸣,健忘,遗精,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治法:滋阴降火,清心安神。方药: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黄连、黄芩直折心火;芍药、阿胶、鸡子黄滋养阴血。两方共奏滋阴降火之效。若心烦心悸,梦遗失精,可加肉桂引火归元,与黄连共用即为交泰丸以交通心肾,则心神可安。

1.3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睡眠时间达7小时以上,头晕、心悸等临床症状消失且感到精力充沛。好转:睡眠时间达5、6小时,有梦,头晕减轻,记忆力增强,感到精神佳。无效: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头晕、心悸等临床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程及疗效比较60例失眠患者经过中药治疗,症状均缓解,治愈率达90%以上。见表2、表3。

表2 失眠患者的疗效比较

表3 失眠患者的疗程比较

2.2 典型病例

2.2.1 王XX,男,40岁,失眠半年,睡眠不实,多梦纷纭,心慌,惊悸,头晕,倦怠,易出汗,体型消瘦,面色苍白,舌少苔质红,脉细弱。中医诊为失眠:心肾两虚型。治法:养心气,益肾阴,交心肾。方药:夜交藤30 g,知母10 g,黄柏10 g,龙眼肉12 g,地骨皮15 g,合欢皮12 g,龟板胶10 g,炒枣仁15 g,柏子仁12 g,阿胶12 g,山药15 g,熟地12 g。因心主汗,汗为心之液,因心气不固,而易汗出。故方中用柏子仁、龙眼肉、阿胶等助心气。又因肾藏精,肾虚精少则见头晕乏力,方中用龟板、熟地等滋补肾阴,加之夜交藤,炒枣仁安神。患者服药二剂后,梦减少,汗出亦减少,但睡眠仍易醒,并且醒后难以再眠,舌质红,脉细,再以上方加党参18 g,五味子10 g以助滋补之力,佐麦芽15 g,陈皮10 g,芳香快脾助胃气,连服五剂自汗止,睡眠增至6~7 h,再服五剂,患者睡眠恢复正常,无其他不适感,气血复,脉力增,临床治愈停药。

2.2.2 李X,女,45岁。因与邻居出现矛盾,吵架郁怒,气逆上冲,胸闷善太息,烦躁不安,头晕,神情痴呆,不能入睡,症已二十余天,曾在某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现感头晕,耳后胀痛,彻夜不眠,舌苔白厚质黯,脉弦数。中医诊断为:失眠,暴怒伤肝型。治法:疏肝解郁,安神定志。方药:石决明25 g,夜交藤30 g,白芍12 g,木香10 g,知母10 g,黄柏10 g,龙胆草10 g,郁金12 g,竹茹12 g,牛膝12 g,羚羊角粉0.4 g(冲服),服药三剂,渐能入睡,肝郁略疏,神情安定,仍感头晕,耳后胀痛不尽,上方加夏枯草15 g,生龙骨15 g,黄芩12 g,去牛膝清抑肝热,连服七剂,已能安眠,诸证均消,照常操持家务,无不适感,临床治愈。

2.2.3 于XX,女,41岁,初因操劳过度,忧愁多虑,气血大伤,心失所养,失眠5年不愈。曾去某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每夜睡3~4 h,多梦易醒,头晕脑胀,精神恍惚,饮食减少,肢体疲倦,心慌气短,面色晄白,舌淡,脉细。中医诊为:失眠,思虑伤脾型。治法:补益心脾。方药:夜交藤30 g,当归12 g,合欢皮12 g,白芍12 g,远志10 g,茯神12 g,珍珠母15 g,柏子仁15 g,炒麦芽12 g,生山药15 g。服药三剂,饮食增加,去白芍而重用滋补,加何首乌25 g,龙眼肉15 g,炒枣仁15 g,沙参30 g,龟板10 g,服药七剂后气血渐复,已能入眠5~6 h,精力充沛,头晕减轻,脉细。因病程较久,嘱其连续治疗,再服二十余剂后,睡眠如常,能够做一般家务劳动,临床治愈。

3 讨论

失眠古称“不寐”、“不得卧”或“目不暝”,始见于《难经》。失眠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以睡眠时间、深度及消除疲劳作用不足为特征的一种病证[6]。主要表现为经常入睡时间不足或睡眠不熟。中医认为人的正常睡眠是由于阴平阳秘,心神安定所致,阳气由动转静时,即为入睡,阴气由静转动时,则为清醒。可见阴阳之气的相互转换是形成正常睡眠和清醒的基础。失眠则是由于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或病后体虚等原因导致阴阳失去平衡,神明被扰所致。病位主要在心,影响到肝、胆、脾、胃、肾。中医治则的哲学核心是“平”,提出“以平为期”,明确以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内环境处于稳态为中医治则的直接目标。中医药通过调和阴阳治疗失眠,抓住了失眠的本质,通过双向调节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兴奋与抑制的过程,增加机体免疫力,提高记忆力,达到标本兼治、建立自然的睡眠周期,从而彻底治愈失眠症。本组60例失眠患者,经过辩证施治,采用疏肝泻热等法,使机体调节到阴平阳秘,心安神明。疗效满意,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近70%的病例在两周内治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成为人们的生活理念,中医药治疗失眠正是这种新理念的完美体现,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所青睐,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值得广泛应用。

[1]张颖,李利东,区俊.“三位一体”脑平衡疗法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3):39-40.

[2]于红梅.失眠患者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和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临床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22):195.

[3]赖萍,李静.中西药合用在治疗失眠症方面临床应用进展[J].当代医学,2011,17(12):27-28.

[4]陈金林.失眠的中医分型论治体会[J].当代医学,2009,15 (36):156.

[5]陈彦方,崔玉华,吴文源,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版)[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6]王永炎,李明富,戴锡孟,等.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2-13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053

猜你喜欢
交藤方药失眠症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家庭解酒方药集锦
中医药抗癌应重视扶正方药的应用
运用夜交藤引起腹泻1例的思考
秋燥皮肤痒,夜交藤洗浴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治神经衰弱
“体-量-效”方药关系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