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隋丽娟,于英,刘亚男
(山东省高密市中医院护理部,山东高密261500)
术中低温危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李娟,隋丽娟,于英,刘亚男
(山东省高密市中医院护理部,山东高密261500)
术中低温对手术患者造成了严重的损伤,本文综述了围手术期及术中低温发生的机理、危害及防治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医护人员如何制定详尽术中低体温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降低术中低温的发生率及减轻其危害。
低温;术中防护;创伤;围手术期
人的核心体温是恒定的,常维持在36.2℃~37.5℃,临床上将核心体温低于36℃时称为低体温。低体温在麻醉和手术中比较常见,术中由于代谢、手术区皮肤蒸发及输液将带走患者大约30%的热量。有文献报道,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1]。全身麻醉诱导后,外周血管扩张以及中枢体温调节能力下降使患者体温下降0.5℃到1.5℃并进行热量重新分配,最终导致低体温[2]。但术中低体温可诱发术中术后心血管突发事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影响凝血功能,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等。现就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的机理、危害和护理干预进行以下综述。
1.1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自身体质较差,术前禁食及恐惧心理、紧张情绪都可以引起患者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加强。当手术麻醉后,由于神经元大量的被麻醉,人体产热量会大幅度降低,导致患者在术中的低体温,尤其是老年人[3]。
1.2 低温环境患者长期处于低温环境是造成术中低温的首要因素。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其低温环境就开始影响患者的体温。部分研究表明,当患者在术中环境温度19℃~21℃时,至少有50%的患者将出现低体温。手术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2℃,并且采用快速空气对流,这对接受手术的患者影响极大,容易导致婴幼儿及老年人术中低体温。
1.3 手术因素手术时间的长短、暴露的面积及部位直接影响了术中患者的体温[4]。手术时间越长、暴露面积越大、手术切口越大,患者体内及消毒的水分从手术对象带走的热量越多,就越容易造成患者的低体温。
1.4 创伤引起的低温一般认为创伤引起的低温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休克代偿。支持论据为因创伤可以反射的引起低血压、低氧血症,造成大脑缺血,进而下丘脑供血不足,损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得体温调定点下移,机体出现体温降低的现象。第二种是代谢衰竭。人体创伤初期引起耗氧量减少,代谢缓慢,使得人体体温降低。如果在这种抑制相后期体温并不升高甚至降低就会引起创伤后单相反应进展,造成患者持续低温[5]。
1.5 麻醉对体温的影响当进行全麻时,患者意识丧失、肌肉松弛,产热量减少。同时麻醉剂可以引起血管扩张,机体散热量增加,体温下降。健康人的恒定体温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进行调节完成的。麻醉剂引起患者意识丧失的同时,造成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缺失。使得机体体温调定点下移,患者出现低体温现象。手术时间超过2 h或者全身麻醉超过3 h均可引起术中患者低温现象[6]。
1.6 其他危险因素术中常规的输液、输血、纱垫填塞及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组织可以引起被手术者的体温降低。同时消毒时间过长,过长时间的暴露身体等其它手术操作亦可引起术中患者低体温。
2.1 凝血功能障碍低温是凝血功能紊乱的最重要要原因。体温的降低使得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且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功能减弱,低温降低了凝血酶相关酶动力学活性,诱发血小板释放肝素样因子发挥抗凝作用,抑制了凝血功能,造成血液凝血障碍。重大创伤患者易形成低温、酸中毒和凝血障碍三联征。
2.2 机体基础代谢的改变及药物代谢延迟基础体温下降10℃,机体基础代谢减少1倍。体温降低1℃可减少7%的机体需氧量[7]。低温可以影响药代动力学,增加麻醉剂在体内代谢的时间从而增加药物的药效,不利于术后麻醉恢复。并且低温还可增加布比卡因的心脏毒性,对多巴胺作用产生抵抗等[8]。
2.3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低温初期对机体循环系统的直接影响是增加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基础代谢。但患者在术中由于麻醉剂影响,心脏出现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抑制心率,降低心脏神经传导速率,减少心输出量,从而造成心脏及组织缺血。低体温降低了机体代谢率,机体对氧需求降低,影响机体的氧化代谢率,加重了心脏缺血的形成。
2.4 增加切口感染机率当机体体温降低时,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增加,体循环血液中的氧气不利于扩散到组织中,容易造成组织的缺氧。缺氧使得机体白细胞介素生成减少,体内促炎因子及抑炎因子失衡,同时降低了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使得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增加了术中及术后感染几率[9]。
2.5 其它危害低温与手术死亡率密切相关,尤其是创伤严重者。低温持续2 h,有24%患者在ICU死亡,而体温正常者只有4%。同时低温还抑制呼吸,影响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平衡。
3.1 术前访视术前一天对患者的病情、年龄、手术部位及方式、麻醉方式、心理状况进行充分评估是否有发生术中低温的可能及几率。注重心理护理,加强术前心理疏导,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
3.2 调整手术室室温,避免低温环境低温环境是造成术中低温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调整手术间温度、湿度,以减少患者机体辐射散热。22℃~25℃手术室内温度有利于患者体温保持及手术进行。同时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暴露,必要时使用保温毯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术前进手术室时使用保温棉被遮盖。婴幼儿手术消毒时,由于暴露面积相对于婴幼儿体质量较大,可在手术床边使用暖风机加温。
3.3 增强术中保暖意识,加强术中体温检测增强手术室护士保暖意识,充分认识到术中低体温对患者的伤害及严重后果。手术中加强体温检测,尽早发现低体温,尽早处理。
3.4 手术床的准备术前对手术床积极进行升温处理,尤其是患者为老年及婴幼儿。可用电热毯及热水袋预热,根据需要及时调节温度,但在电热毯上需铺一次性中单,以防漏电引起事故。同时准备好保温毯以备使用。
3.5 术后保温术后积极掌握病房环境温度,监测患者体温、心电,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充分供氧,补充热量。对于严重低温及心功能有缺陷者,尤为注意。避免快速升温,每小时2℃~3℃为宜。
4.1 积极的护理干预,缩短了患者住院日,节约了社会资源。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2015年各科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比较
4.2 根据2015年手术后访视记录结果,各取样本30份妇科患者病例,比较行微创手术时,冲洗液实施升温与不升温处理的体温变化,发现升温处理后,术后发热人次明显减少。
术中低温对手术患者可以造成严重的伤害及后果,尤其是危重患者、老年患者及婴幼儿。一旦发生术中难以纠正,并且容易引起医护人员的忽视。这需要护理人员增强术中低温的预见及处理能力,术前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手术对象由于负面情绪引起术中低体温的概率,同时掌握防治术中低体温的技能及手段,提前采取综合保温措施,减少并发症,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1]Hirsch AT,Criqui MH,Treat-Jacobson D,et al.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detection,awareness,and treatment in primary care[J].JAMA,2001,286(11):1317-1324.
[2]宋祎昀,宋秀玲,王君丽.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6):125.
[3]郑小春,吴蓓茸,李松莲,等.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7,14(6):70-71.
[4]马绪伟.腹部手术60例术中低体温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6):86-87.
[5]Gentilello LM.Advances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othermia[J].Surg Clin North Am,1995,75(2):243-256.
[6]仓静,张俊峰,薛张纲,等.术中保温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1):35-38.
[7]蔡文训,董振明.围术期非人为低温[J].河北医药.2001(7): 539-540.
[8]曾翔英,周莉.浅低温体外循环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术1100例的手术配合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3):50-51.
[9]李蕊,胡华.术中低温预防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2):96-9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