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段单元复习课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2017-06-19 16:35王金亭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单元复习课第一学段现状分析

王金亭

[摘 要]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起着温故知新、查漏补缺的重要作用。很多单元复习课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复习目标“无的放矢”; 复习内容“味同嚼蜡”; 知识梳理“雾里看花”; 查漏补缺“主次不分”。针对以上四种状况,给出相应的改进策略:目标定位要“准确”;内容选择要“翻新”;知识梳理要“清晰”;查漏补缺要“实在”。

[关键词]第一学段;单元复习课;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30-02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对帮助学生系统性地掌握基础知识,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复习、整理能力较差,加上低年级段的教师常以练习代替复习,对知识的整理都是直接包办,学生进入第二学段的学习后更是不知所措。下面将根据第一学段单元复习课存在的不良现象,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现象一:复习目标“无的放矢”

单元复习课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和依据,对课堂教学起方向标的作用。在设计单元复习课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进行深度思考,只是将网络上或有关参考书上的教学目标摘录到自己的教案上。显然,这是一种轻视目标设定的做法。复习课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大量的练习和讲解,那疲劳的题海战术只会使学生厌倦复习课。因此,在制定复习目标时,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复习要求,目标要细致可行,杜绝空泛或抽象的口号。

应对策略:目标定位要“准确”

教学目标的实施应该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体现,切勿通过“一个目标一道题目,师生一问一答”来完成。在设计单元复习目标之前,教师要摸清学生的知识起点,例如哪一部分知识学生还没有掌握,哪一部分知识学生已熟练掌握并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制定本单元复习的教学目标。如果目标定得过高,容易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目标定得过低,会使大部分學生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如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的整理和复习”一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分钟,会读写几时几分;让学生知道1时=60分,学生推算经过的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教学难点是“推算经过的时间。教师在制定该复习目标时首先要考虑学生可能存在的知识漏洞。学生在推算时间的时候,对于跨点的钟面时间容易搞错,比如4时50分过15分钟是5时5分,可有的学生会给出4时65分或4时5分等答案。为此,教师要制定补漏目标,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都能有所提高。

现象二:复习内容“味同嚼蜡”

有的教师上复习课时完全照搬教材的习题,一题一题练下来,再对答案,就算完成复习了。有的教师认为熟能生巧,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去做,缺乏相应的归纳整理和解题策略的渗透。这样的复习,好比炒冷饭,学生味同嚼蜡,会的本就会,不会的仍不会,复习课效果自然不佳。

应对策略:内容选择要“翻新”

小学数学知识点散、面广、内容多,复习时间短,要想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尤为重要。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要把关注点放在重难点、易错点、疑惑点上,精心编制复习例题,让学生通过辨别、对比等进一步巩固知识,从而达到补“漏”的作用。比如“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整理和复习”一课的开始,教师可出示4个数字“7、5、8、0”,让学生用这4个数字组成一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并不通过计算猜测哪个算式的得数最大。学生就会列举出如下算式:

708×5 508×7 507×8

780×5 580×7 570×8

807×5 805×7 705×8

870×5 850×7 750×8

教师问学生:“要想找出哪个算式的积最大,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快速筛选?(估算)说说你是怎么估的?黑板上哪几道算式的得数可能最大?现在要准确地挑出哪一道算式的得数最大,你有什么办法?”通过这样的设计,自然会引起学生计算的兴趣。

教师利用核心问题“哪个算式的得数最大”对复习内容进行了“翻新”,把口算、估算、笔算这些学生学过的知识与方法串联起来,使知识形成一个整体,学生对这样的复习课兴趣浓,积极性高。

现象三:知识梳理“雾里看花”

数学是一门结构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头脑就像一个盒子,知识就像一颗颗珍珠,复习就好比将珍珠串成一串串项链,再放进盒子,便于查找、提取和使用。平日的教学中,知识点都是分散呈现,如电影的故事梗概,学生即便忙得不可开交,也难以跟上教师的步伐。如果教师上复习课还是“照本宣练”,练一题讲解一题,不去梳理、总结,学生得到的就是一些零碎、没有联系的知识点,就好比盒子中乱七八糟放着的珍珠。好的复习课就是要将这些珍珠串成串,即把各块知识点按一定的标准梳理成线,利用线再梳理成面,方便学生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应对策略:知识梳理要“清晰”

在单元复习当中,教师可以边板书边梳理,也可以先梳理再板书,把单元中分散的知识点在复习的过程中重新进行整合。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再阅读进行复习,也可以通过填表、填空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复习内容。比如“100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这一单元的复习,教师可先按照教材呈现的知识点引导学生逐一巩固,再利用图示帮助学生进行梳理。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什么?

生1:数数、读数、写数、数位顺序表、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

师:假设把这些内容梳理成一朵花,谁是花蕊?

生2:数位顺序表。

师:为什么?

生3:因为数数、读数、写数、数位顺序表、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都和数位顺序表有关系。

师:是的,这些知识点都建立在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之上。如果把数位顺序表看成花蕊,那么其他内容可以看成花瓣。(教师顺势板书完成花的形状。)

这样的梳理直观形象,能让学生把头脑中杂乱、无条理的知识进行了“点—线—面”的清晰整合,同时教会学生归纳和总结的方法,使学生做到学一点懂一片,以后复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也可以用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方法进行复习梳理。清晰的脉络式梳理方式,不但沟通了知识横向或纵向之间的联系,还使知識系统化,便于学生记忆、提取。

现象四:查漏补缺“主次不分”

复习的功能之一就是查漏补缺。在复习前教师要摸清学生的“漏洞”在哪里。有的教师主次不分,总要求学生“齐步走”,殊不知学生之间存在客观差异,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切忌搞“一刀切”。比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的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画线段:先画一条4厘米的线段,接着画一条比1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最后画一条比5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此类题学生都会做,完全可以快速带过。对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才需要设计对比练习,并且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应对策略:查漏补缺要“实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上课、作业等情况,预先诊断学生的哪块知识存在短板,需要进行加强或强化,这样就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进步,达到复习目标。如复习长度单位时,对于“1米-6厘米=( )厘米”这样的题目,有的学生填4厘米。对此,教师应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帮助做错的学生找到出错的原因:没有看清题目,还是米与厘米的进率弄错了?如果是没有搞清楚米与厘米的进率,可以借助米尺,让做错的学生观察1米和1厘米的长度,以及1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让学生重新确立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关系。课堂上还可以设计过关练习,每一次都让学生主动出示自己犯的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课后再把相对应的补充练习发给他们,让学生一一完成。

总之,教师要发挥复习课的功能,让每一位学生在复习课上都有所收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林伟扬.如何让单元复习更有效[J].教学月刊,2011(9)

[3] 应旭阳.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J].教育信息报,2009(6).

[4] 张成军.在“生动”与“深刻”之间有效回首[J].小学教学参考,2011(5).

[5] 朱希萍.例谈复习课设计四种类型[J].教学月刊,2010(12).

(责编 罗 艳)

猜你喜欢
单元复习课第一学段现状分析
读题百遍 其义自见
方寸之间 独具一格
“话题式”教学对于提升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效果的研究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例谈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