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综述*

2017-06-19 15:27珊,付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标语景观语言

高 珊,付 伊

(浙江财经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综述*

高 珊,付 伊

(浙江财经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语言景观是社会语言学一个新兴的领域。通过梳理国内研究语言景观的相关文献分析语言景观研究的发展脉络。通过与语言景观相关的城市个案研究、地名研究、户外标语研究、公示语研究及牌匾研究,考察语言景观的研究热点。认为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着语料来源过于单一、数据分析不够详尽、理论运用不够完善、历时考察不够丰富等4个问题,并对语言景观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语言景观;发展脉落;研究热点;研究建议

过去的十几年中,“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自LANDRY R & BOUHIS R Y于1997年发表《语言景观与民族语言活力——一项实证研究》[1](P23-49)一文后,“语言景观”开始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国内语言景观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进行考察分析。

一、语言景观研究的发展脉络

语言景观概念的正式提出在1997年,作为专业术语传入我国也是在近十年期间,但我国学者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已开始对语言景观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对语言景观概念引入前、概念引入后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探究语言景观的发展脉络。

(一)相关研究的萌芽

李丽生[2](P1-7)认为国外研究语言景观这一领域始于上世纪70年代,ROSENBAUM对耶路撒冷某条街道的英文标识进行研究,开创了国外研究语言景观的先河,但是“语言景观”准确的概念并未正式提出。1997年,LANDRY R & BOUHIS R Y正式提出“语言景观”一词,2006年,学者对语言景观的研究达到高潮。

相比国外研究而言,国内“语言景观”的研究起步要晚一些。章柏成[3](P14-18,77)认为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并从9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万永坤、原一川[4](P17-20)认为上世纪90年代是国内研究语言景观的发轫时期。认为“语言景观”这一概念传入我国前,国内学界对社会公共空间标牌的研究已经萌芽。通过搜索 “路牌”“广告牌”“牌匾”“街道名”“地名”“店名”“公示语”“户外标语”8个检索词,笔者发现对“地名”研究的论文数量最多,且在知网中收录的文献中最早从语言学视角研究“地名”的是陈建民1979年发表的《地名小议》[5](P336-337)一文,这表明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学者已经开始对语言景观的内容开始研究,只是当时学界并未引入“语言景观”的概念。郭熙[6](P243)就指出地名是社会历史和语言的记录,不少学者都使用语言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地名,地名与语言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关于地名研究,我国学者的研究重点在地名的规范化问题和实例研究两个方面。如李运富[7](P11-19)指出地名标准化的原则。邵宜[8](P61-63)指出广东地名与其三大方言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地名的规范化问题。郑张尚方[9](P16-18)从音韵学角度具体阐述了古代吴越地名的特点。盛爱萍[10](P267-273)从语音、语义角度分析温州地名中的方位词。

(二)概念引入后的发展

1992年司徒尚纪发表《广东方言地理分布及其文化景观》[11](P174-186),这是我国首次出现“语言景观”一词,该文谈到地理分布不同造就不同的方言文化景观,这并不等同与当今研究的语言景观。孙利《语言景观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12](P153-156)是真正意义上引入国外概念后的文献,这表明“语言景观”的概念在我国学界被正式提出。本文以1992年为时间轴起点、在“知网”数据库以“语言景观”为检索词,检索条件为主题、篇名、关键词,分别得到目标文献3027篇、213篇、30篇,经过筛选去重,笔者获取有效性文献134篇,以此为参考依据从发表时间、关键词两个角度对语言景观进行分析。

1.发表时间

文献的年度发表量可反映出该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和变化轨迹。本文以134篇有效文献为样本来探究语言景观研究的发展脉络。

由图1可知,90年代起国内学者开始对“语言景观”进行研究,自1992年至2010年,该领域的论文数量较少,且增幅较小,表明该课题研究走势相对平缓。2011年至2016年,论文数量开始增多,这是由于国外关于语言景观的论文集相继问世,大大推动了国内语言景观的发展。2014年论文发表数量陡增,达到24篇,此后3年均保持较高的数量值。这一现象说明近3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状况良好,研究热度不断上升。图中的指数趋势线逐渐上升,这也表明该课题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且呈上升趋势。

2.关键词

关键词是用来表达文献的主题内容,因此从高频关键词中可窥探该领域的整体研究方向。在现有的134篇有效文献中,共有532个关键词、出现724次,平均每篇文献有4个关键词。笔者筛选出高于平均值的关键词共有12个,从关键词的内容来分析关于“语言景观”研究的整体状况。

表1 关键词与分布数量表

如表1所示,对于“语言景观”研究的热门领域分别在宏观范畴、研究角度、研究理论、研究对象等4个方面。首先,在宏观范畴上,出现“语言景观”“语言政策”“语言”“社会语言学”等关键词,展示出该领域研究的宏观面貌,表明该领域研究隶属于社会语言学范畴,且语言景观背后可以反映出官方的语言政策。其次,在研究角度上,“语言景观”的研究是从词汇、语用、语码转换等方面进行研究,出现 “语用”“对比”“翻译”“翻译策略”这些高频关键词,还有如“修辞”“辞格”等低频关键词也可反映出该领域研究的角度重在语言本体研究。再次,在研究理论上,高频词“目的论”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引入目的论,此外还有言语行为理论、言语社区、图式理论、评价理论等。最后,在研究对象上,语言景观主要是研究户外的语言,包括路牌、广告牌、街道名、地名、商店名以及政府机构的符号,因此出现“公示语”“地名”这些高频关键词。综上可知,语言景观在理论研究、实例研究上均实现了一定的发展。

二、语言景观研究的热点聚焦

国内学者关于语言景观的研究综述类文献已有10余篇,如李丽生[2](P1-7)对国外语言景观的兴起、定义、以及功能、主题均进行详尽地研究描述,章柏成[3](P14-18,77)对国内的语言景观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从论文数量、变化趋势、学科领域、基金信息、机构信息、研究主题等6个方面入手对究现状进行分析,万永坤和原一川[4](P17-20)则从理论构建、理论应用、实例研究3个层面分析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本文将对语言景观概念引入后的研究进行梳理以考察语言景观的研究热点。

(一)语言景观的城市个案研究

我国学者多以狭义语言景观的视角展开城市个案研究,如围绕北京、上海、天津、澳门、昆明、西安、宁波、上饶、石家庄、常州等城市,且研究多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地区。对城市个案的研究,反映出不同城市语言景观的特色。如邱莹[13](P40-49)对上饶市语言景观进行搜集,主要选择中心街区的商业店名、道路名称以及国家5A、4A级景区标识等三类,考察上饶市语言景观的特点。张媛媛、张斌华[14](P45-54)对澳门多语状况研究时,选择4个区域,包括中心城区、郊区、旅游文化区以及外贸区,每个区域选取商业街道和居民生活两条街道,搜集得到官方和非官方的标识。方佳[15](P21-25)对常州5个区的部分交通道路英译名称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外籍人士进行问卷调查测试英译名的有效性。

但其中也不乏对少数民族聚集地进行语言景观的多语研究。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与汉语的语码取向反映出语码的功能、地位及语言景观背后的语言政策。如李丽[16](P208-209)以甘肃甘南州夏河县为例进行乡村的语言景观研究。通过对当地标语中的汉语、汉语拼音、藏语和英语进行语码数量、标牌特点(语码凸显程度、语码大小、字体颜色、字体同异)的比较分析,得出汉语为通行语言的结论。

(二)语言景观相关的地名研究

地名是语言景观的组成要素之一,地名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早,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且研究也较为深入。该研究多集中在地名的规范化、地名中的词汇及音义考察、地名的文化语言学考察等。如李运富[7](P11-19)提出地名语文标准的内容、问题等,并指出地名语文标准的六大原则:理据性原则、区别性原则、同一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简易性原则 、习惯性原则。盛爱萍[17](P55-61)以温州为例,具体阐述了温州地名的词汇通过对温州地名中方言词的考察,提出了地名方言词规范的三条原则。钱小飞、侯敏[18](P129-135)运用计算机语言学理论对地名进行分词碎片分析,并对地名中的词汇进行重组,从而了解中国地名的基本组成及地名汉译英问题。侯友兰[19](P45-52)从绍兴地名入手分析地名的文化内涵。

(三)语言景观相关的户外标语研究

户外标语是语言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对户外标语的研究成果颇丰。通过“知网”数据库检索“标语”,可得语言文字类研究文献17490篇,其中户外标语研究的文献有408篇。胡范铸等[20](P26-29)指出户外标语的研究问题、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给户外标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学者对户外标语的研究集中在标语的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方面。如聂桂兰[21](P30-32)对江西吉安的过期标语口号按照发布时间分类,并对标语现状进行分析,讨论过期标语的功能。陈佳璇[22](P33-35)对潮州的计生标语进行语用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来检验标语的语用功能性。李德超、王克非[23](P65-70,96)以上海世博会标语的翻译为例,提出不同标语应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四)语言景观相关的公示语研究

我国学者对公示语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数量也颇多。公示语研究多侧重于翻译角度,通过对具体城市公示语的研究或使用西方语言学理论对公示语进行考察,进一步探讨公示语翻译的策略、原则等。如戴宗显、吕和发[24](P38-42)探讨公示语的翻译与功能的关系。贺学耘[25](P57-59)指出公示语的翻译应结合中西文化差异、文化习惯、语言使用特点等,展示出公示语翻译的策略。刘法公、徐蓓佳[26](P47-50)用文本分析理论为指导提出公示语翻译的三原则:简洁、同一、易懂。牛新生[27](P63-67,94)运用感召功能的理论对宁波公示语的翻译错例及翻译方法进行分析。

(五)语言景观相关的牌匾用语研究

牌匾是商业店铺的信息展示牌,也是语言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对牌匾用语、商业店名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硕,多从牌匾的词汇、语音、语法、修辞及用语规范化等方面研究。如李现乐[28](P64-70)以北京的店名为例,对商店的命名方式进行考察,总结商业店名的命名特点并结合国家政策及语言规律提出规范化建议。岑慧雯[29]对澳门的商号根据经营范围进行分类,并从结构、语音、修辞等用语角度探讨该地商号名称的特点。范文嫣[30](P115-116)通过对牌匾用语的语音特点、语法结构特点分析来研究当今人们追求时尚或复古的文化心理。

除了对语言景观的内容进行研究外,我国学者还提出了语言景观的研究方法及新视角。语言景观较为成熟的两个研究方法为场所符号学和SPEAKING理论。金怡[31](P59-62)从理论基础、研究重点、主要观点及研究展望4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尚国文、赵守辉[32](P214-223,320)具体阐述了SPEAKING理论的含义:S(setting and scene)代表语言标牌的置放背景,P(participation)代表语言景观的建设者和参与者,E(ends)代表设立语言景观的目的,A(act sequence)代表语言标牌的呈现方式,K(keys)代表“文字密度、信息的明确程度及语码选择”,I(instrumentalities)代表语言标牌的风格,N(norms)代表规约,G(genre)代表语言标牌的类型。国内学者还提出了其他语言学领域的理论,如王振庆[33](P76-80)提出用关联原则研究英译标牌,金桂夷[34]运用目的论研究景区公示语的译名,王昌杰[35]提出用功能对待理论分析景区翻译材料,何菊英[36]使用框架理论探析商业广告标语与性别的关系,于海[37]从顺应关联理论分析北京旅游景区的译文。此外,还有语用翻译、模因论等。

此外,国内学者提出语言景观研究的新视角,建议与生态语言学、语言经济学等领域结合来探究语言景观研究的新思路。如杨金龙[38](P49-53)认为生态语言学研究多重文献、少实证,而语言景观恰好弥补生态语言学的缺陷,两者结合可以推动生态语言学的发展。尚国文[39](P83-91)指出语言景观可以与语言经济学结合,可更好探究语言景观构建的经济动因和政策规划。

三、语言景观研究的启示

(一)研究存在的问题

国内在语言景观的发展态势是逐渐上升的,且在理论研究和实例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当前研究成果的数量还是相对较少,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着如下四个问题。

第一,语料来源过于单一。在实例研究时,语料大多来自于城市的商业地区以及旅游景区,所涵盖的领域也以商业领域居多,因此在进行语言景观的研究时,存在这语料来源过于单一的问题。一些特殊的研究对象,包括电子显示屏、依附在墙壁、车身以及衣物上的语言符号没有得到学者的关注与研究。除上述语料外,朱永生[40](P82-86)认为话语分析不仅应研究语言本身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更应关注语言与图像、声音、颜色、动漫等其他意义表现形式的关系。葛俊丽[41](P68-80,134)指出语言景观中的符号景观研究更注重空间的多模态分析,包括任何视觉、听觉上的东西。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景观除了关注语言符号之外,还应该将研究视角延伸至其他模态形式,如图像形式、音频形式、视频形式、颜色形式等。

第二,数据分析不够详尽。部分文献在分析得到商业性标牌的样本数据时,只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分析原因,没有真正结合当地的语言政策,也缺乏对语言景观设立者以及接受者的深入调查、研究,因此得到的结论多为猜想,不能被证实。而对政治性标牌、公益性标牌及其背后隐含的权势关系、身份象征的研究更为稀少。

第三,理论运用不够完善。当前的语言景观研究中,相对成熟的理论框架大多来自于国外,并且真正的语言景观理论并没有成熟,国内的研究也大多引用国外的研究理论。在实例研究中,使用理论分析时也多在翻译领域,运用翻译领域的理论,并没有形成对语言景观自身理论的运用。

第四,历时考察不够丰富。在笔者已掌握的文献中,大多数文献都是进行共时平面的研究,对具体地区的语言景观进行调研。因此,从历时角度研究语言景观仍然是学者们应该关注的研究方向。

(二)研究建议

笔者针对语言景观研究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关研究建议。

首先,扩大语料来源。调查研究不局限于商业领域,行政领域、医疗领域以及教育领域都应该全面涉及,且应关注特殊的语言景观,包括电子显示屏、车站的音频和视频等。

其次,分析应该深入。对不同的语言景观进行分类,如政治标牌、公益标牌、商业标牌等,运用语言景观的两个系统理论对语言景观进行实例分析,拓宽对标牌的研究方法,并结合相关语言政策和行政管理条例等探究语言景观背后的权势地位。并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法对语言景观的设立者以及接受者进行调查,验证数据分析出来的结论是否可靠。

再次,增加共时考察的研究。关注城市中心地域和郊区的各类语言景观在语言表达是否一致,从场所符号学的语码取向、字刻、置放等角度,分析得到城市和郊区的语言使用差异性。同时关注郊区的语言景观的不规范现象。

最后,增加历时考察的研究。同一城市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景观会折射出社会变化发展的脉络,因此历时考察也是语言景观应该关注的角度。历时考察的难度在于语料的搜集,数据太少或太单一会影响结论是否正确,因此,历时研究应注重语料的搜集整理。

四、小 结

国内对于语言景观的研究在宏观范畴和微观领域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表明语言景观景观在我国的发展是呈现一种上升的态势。但是,当前的研究仍然存在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实例分析不够全面、研究方法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希望未来语言景观的研究可以与我国语言生活的舆情结合,与我国多民族文化结合,从而实现全方位、多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1]LANDRY R, BOURHIS R Y.Linguistics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an empirical study[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16).

[2]李丽生.国外语言景观研究评述及其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4).

[3]章柏成.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进展与前瞻[J].当代外语研究,2015(12).

[4]万永坤,原一川.国内语言景观研究进展述评[J].英语广场,2016(5).

[5]陈建民.地名小议[J].社会科学战线,1979(4).

[6]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7]李运富.试论地名标准化“语文标准”的原则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2(2).

[8]邵宜. 广东地名分布的特点及地名标准化问题[J].语文研究,2004(4).

[9]郑张尚芳.古吴越地名中的侗台语成份[J].民族语文,1990(6).

[10]盛爱萍.温州地名中的方位词[J].方言,2004(3).

[11]司徒尚纪.广东方言地理分布及其文化景观[J].东南文化,1992(Z1).

[12]孙利.语言景观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13]邱莹.上饶市语言景观调查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6(3).

[14]张媛媛,张斌华.语言景观中的澳门多语状况[J].语言文字应用,2016(1).

[15]方佳.语言景观视域下道路名称公共标识英译调查与研究——以常州市市区道路为例[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5(1).

[16]李丽.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景观分析——以甘南州夏河县为例[J].校园英语,2015(30).

[17]盛爱萍.温州地名中的方言词及其规范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4(2).

[18]钱小飞,侯敏. 中文基本地名识别[J].语言文字应用,2009(3).

[19]侯友兰.绍兴地名语言符号特点及文化内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1).

[20]胡范铸,聂桂兰,陈佳璇,张佳.中国户外标语口号研究的问题、目标与方法[J].修辞学习,2004(6).

[21]聂桂兰.标语口号:劝说和宣告功能丧失之后——江西吉安乡村“过期”标语口号的调查[J].修辞学习,2004(6).

[22]陈佳璇.正确的观念和“?”的措施——广东潮州计划生育标语的行为动词分析[J].修辞学习,2004(6).

[23]李德超,王克非.标语翻译的文本分析和翻译策略——以上海世博会标语的翻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0(1).

[24]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中国翻译,2005(6).

[25]贺学耘.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

[26]刘法公,徐蓓佳.公示语汉英翻译原则的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2).

[27]牛新生.从感召功能看汉语公示语英译——以宁波城市公示语为例[J].中国翻译,2007(2).

[28]李现乐.社会用字中的外文使用状况调查——以街道牌匾用字为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9]岑慧雯.澳门商号用语探讨[D].广州:暨南大学,2001.

[30]范文嫣.牌匾用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内涵[J].湖北社会科学,2006,(8).

[31]金怡.语言景观之场所符号学研究述评[J].宿州学院学报,2016(6).

[32]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2).

[33]王振庆.从最佳关联原则出发议作为语言景观的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

[34]金桂夷.目的论指导下的中国景区公示语英译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4.

[35]王昌杰.从功能对等看人文景观资料的英译[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36]何菊英.从框架理论角度探析商业广告标语与性别的关系[D].泉州:华侨大学,2014.

[37]于海.关联顺应理论视域下旅游文本的英译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38]杨金龙.语言景观:生态语言学研究新视角[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6).

[39]尚国文.语言景观的语言经济学分析——以新马泰为例[J].语言战略研究,2016(4).

[40]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

[41]葛俊丽.语言与空间:语言景观研究视角[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4).

[责任编辑 铁晓娜]

Literature Review of Domestic Language Landscape

GAO Shan,FU Yi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8,China)

Language landscape is an emerging field of social lingu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pers published time and keywords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macro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the study of language landscape. And through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earch method carries on the microscopic analysis to the language landscape research. There are 4 problems in this field: the source of corpus is too single, the data analysis is not exhaustive, the theory is not perfect and the diachronic investigation is not rich enough, and the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landscape.

language landscape; development pulse; research focus; research suggestion

2017-03-01

高珊,在读研究生,从事语用学研究。

H0

A

1009-1734(2017)05-0073-06

猜你喜欢
标语景观语言
景观别墅
标语变变变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语言是刀
标语变变变
“滥挂标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