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靖
摘 要:在新课程的浪潮冲击下,小学数学经过革新风暴的洗礼,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势在必行。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标“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课堂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法,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育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取得相应的进步。立足学生学情,着重探讨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为家庭背景、智力水平、学习方式以及后天努力程度的不同,这也决定着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大不相同。数学教师应当摒弃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运用一双慧眼,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分层教学,保证层层有对策,层层有提高,使不同层面上的学生都能取得一定的进步,实现学生共同发展。
一、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
世界上很难找出两片相同的树叶,这是生命的奥秘。人作为万灵之祖也有这种特性,在现实中即便是双胞胎也会有或多或少的差距,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事物之间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个大的方面。数学教师应当明确自身的教学职责,须知学生并非生产商品,自身并非生产机器。决不可将学生全部打造成一个标准。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突出差异,将学生身上的差异适当放大,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例如,从刚踏进小学校门开始,他们的差异性就一天一天的显现出现。告别了幼儿园的咿呀学语,成为一名小学生。这个阶段的他们在学习能力没有太大的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难看出:由于学习方法、家庭教育、观念意识、后天努力等等方面不同,他们的学习情况慢慢也显示出不同,学习成绩差距逐渐被拉大。比如,在教学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小明和小亮刚入学的时候,小明的成绩比小亮好,但差距并不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高年级小亮的成绩突飞猛进,完成了对小明的超越,最后小明与小亮不可同日而语。这些教学情况并非偶然,这也是课堂引入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
二、分层教学法遵从的原则
课堂引入分层教学法,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教师作为课堂中的决策者、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应当认知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分层教学课堂中,数学教师的实施者,学生是执行者。首先,数学教师应当立足学生学情,按照学习能力的差异分层。为了全面认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考试测验、课堂观察、走访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做综合考量。科学记录与归纳、理性分析。按照一定的比例科学划分,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A、B、C三个层次)对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此外,课堂座位的编排也应科学分层,应当遵循“优等生带动次等生”的方式编排,旨在让优等生发挥好的带头作用,在学习上帮助次等生,解答他们的疑惑,引导和启发次等生;另外,为了让分层教学能够顺利开展,数学教师可以提前提醒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减轻学生的思想包袱。给学生吃一颗定心丸,告诉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只是一种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轻松执行。
分层教学五大原则:
1.学生学习能力相近原则
2.学生成绩差距微弱原则
3.学生之间指引启发原则
4.数学教师调控原则
5.感知进步原则
三、分层教学法在课堂的运用策略
1.学生分层
数学教师通观全局,充分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这是学生分层的重要依据。将搜集的信息科学整理和归纳,进行初步分层;另外,还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秉性和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细致划分,进行二次分层;将学生分成上、中、下三个等级,A、B、C三个层次,最后合理编排座位完成学生分层。
2.教学目标层次化
依據新课程标准,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为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层次上的学生在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保持一致性。
学生家庭背景、先天智力、学习方法等条件不同,他们在性格秉性、兴趣爱好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接受知识的能力,口算和心算能力,实践解题能力高度程度也存在不小的差距。针对这一现象,制定教学目标必须有弹性,给学生留有进步的空间,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弹性发展。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相关知识时,可以将教学目标分四个层次:
(1)每个学生必须掌握“个位满10向十位进1”的含义。
(2)课堂训练,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并且正确的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试题。
(3)要求优等生在习题训练推理、比较分析以及概括能力有所提高。
(4)次等生能够解决所有的疑问,并且能进行一些简易拓展训练。
上述中第一和第二目标是对全体学生提出的,第三目标则针对的是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第四目标则针对的是次等生提出的目标。
因此,数学教师应当深度剖析教材,遵从课程标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学目标明确化,严格区分全体目标、层次目标,这也是教师科学备课、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
3.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过程分层这也是分层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最难操作的部分,数学教师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做好备课,做好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教师的“教”开始,引导学生“学”,教师是教学的发起者。因此,掌握提问艺术是数学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难度不同的问题,问题必须具有启发性、引导性,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一些难度较高,拓展教材类的问题让A层生回答,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更上一层楼;难度适中,基础类问题让B层生回答,满足他们进取欲望;简单、基础面问题让C层生回答,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将他们学习动力延续下去。
4.作业分层
课下作业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教师能够通观全局的重要手段。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状况,可以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作业分层主要是为了教师能够更好地分层教学进行“取样”调查。
例如,可以给C层学生布置一些题量少、简单的作业,容易完成,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给B层学生布置基础作业的同时,还可以配有少量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目,适当培养他们的能力;A层学生除做B组题外,适当增设一些思维拓展性的题,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相应的进步,最终达到全面丰收的效果。
总之,分层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开展过程肯定存在各种困难,教学任重而道远。但是须知“玉汝于成”数学教师应当以“滴水石穿”的耐心,结合时代特性,以学生为主,学生分层、教学过程分层、教学目标分层、作业分层,层次分明。这要求教师能够通观全局,保证层层有进步,层层有提高,突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缩小同学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取得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王银美.简论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2(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