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学霞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因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初中历史一直遭到学生的忽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历史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历史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学会扮演多个角色,做演讲者、评书人,同时用一些新颖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历史教学;“两能一有”;趣味教学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学好历史应该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但在实际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历史课一直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如何让学生爱上历史课,作为一名从事多年历史教学的初中老师,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历史老师应该对自己的课堂角色有个定位
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的“复读机”,不顾及听课者的感受,就怪不得学生上课睡觉打盹。笔者认为,历史是鲜活的,历史课要变得生动有趣,历史老师也要变得“鲜活”,具体来说,要做到“两能一有”。
1.能说: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做一个演讲者、评书人
当我们面对一个优秀的演讲者时,很容易被他的情绪感染,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他的思想。记得上大学时,有一位历史老师上课时能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背诵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哈姆雷特》,他投入的神情特别吸引学生,让枯燥的外国文学史一下子变得非常有魅力。历史课中有的事件特别适合演讲的形式。比如,戊戌变法六君子中的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拒绝逃走而被捕,他临死前做了一首慷慨激昂的诀别诗。笔者在课堂上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演讲式展示,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物为理想赴死的大义凛然。
评书很多都是历史故事的演绎,想想我们为什么会迷恋听评书呢?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故事生动又有悬念。历史老师也可以把历史课设置的比较有悬念。在很多课堂上,笔者尝试设置悬念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比如,讲到夏商周时,为什么禅让制在启时就结束了?讲到西汉那段历史时,刘邦本是一个市井无赖,为何最终能建立大汉王朝呢?这些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当然,评书人的语言魅力、手势动作、面部语言都是可以学习的技巧。
成为优秀的演讲者、评书人,需要积累一定的文学历史知识,平时多练习朗诵,多看相关视频,当然还要有在学生面前表达的勇气。
2.能演:历史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扮演角色
百家讲坛讲师在谈到历史教学中说道,学生之所以爱听他的课,原因之一就是他喜歡把自己变成历史人物。笔者也尝试过这种方法。比如讲三国历史时,设置诸葛亮舌战群儒的一场戏,让学生参与进来,老师扮演诸葛亮,取得不错的课堂效果;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劝说蒋介石抗日的一幕,老师也可以生动地再现出来,同时把必要的知识点融入进去。
3.有墨水:历史老师要知识渊博,方能游刃有余
历史教师需要不断充电、储备知识,做一个学生眼中学识渊博的人,这是一种很有磁场的个人魅力。通晓古今中外历史,但又不能限于专业知识,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博览群书,哲学、政治、地理甚至文学、艺术都应该涉猎。著名历史老师袁腾飞就是一个典型,他各方面知识都很丰富,历史课旁征博引,讲得特别生动。
具备了“两能一有”,历史老师还应该短时间内抓住学生注意力,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听课状态。有研究表明,一个事件开始的前两三分钟是人们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历史老师应该好好把握这关键的几分钟。
二、借鉴“趣味教学”的技巧
1.在电视剧、电影中学习历史知识
笔者在讲完唐代历史,对盛唐经济、文化、服饰进行全面解读后,给学生播放了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片段,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点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知识点融入进去;讲北宋历史时,则以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画面细节去认识北宋的方方面面。这种直观的影像、图画,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知识点也容易记忆。《甲午风云》《从奴隶到将军》《地道战》等就是学习历史知识的好素材。
2.让学生参与到历史剧的表演中
初中生具有孩子的心理,他们对历史小故事有较大的兴趣。为了迎合这种心理,笔者尝试选取比较有故事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参与表演。比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节中,笔者鼓励学生编排一个历史剧,从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到海战到割地赔款,活灵活现地塑造了为国捐躯的“邓世昌”等历史人物。通过半个小时的历史剧,学生既记住了相关知识点,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有趣的形式解读知识点
有趣的表达形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容易记忆,受到学生的欢迎。比如利用诗词、讽刺或者幽默的形式。革命思想家章炳麟在描述慈禧太后对于晚清统治的行为时,作诗一首《讽慈禧太后七十生辰诗》:“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言简意赅地勾画出慈禧卖国求荣的一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自设情景。鸦片战争后中国陆续与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介绍这些不平等条约的危害程度时,笔者用了“不列颠人推开了门,美利坚人撞倒了墙,法兰西人则扒了房”来进行解读,使学生对《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的危害了然于胸。
借鉴其他学科术语,使历史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可引用正弦(或余弦)函数在某一特定区间递增的性质。政治学中的价值规律、通货膨胀,物理中的振幅、相对论,化学中的催化剂等都可以应用到历史课的讲授中。
参考文献:
[1]臧嵘.历史教材与教学纵横谈[J].课程·教材·教法,1987(7).
[2]王进.谈历史学习与兴趣教学[J].才智,2009(1).
[3]祝冬梅.历史课的学习离不开兴趣[J].成才之路,2008(17).